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菜根谭诵读 > 第6章 达观人生篇(第2页)

第6章 达观人生篇(第2页)

这就是人心受到感召的力量和改变。也许有人认为克制忍让是卑怯懦弱的表现。其实,这正是把问题看反了。古人说得好:“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头脑简单的无能之辈,才会为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各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而能放手时则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才正是心胸豁达、雍容雅量的成功者所应具备的高贵个性。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人际交往中应当求存同异,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要容纳别人的缺点,原谅别人的过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LM〗〖BT2〗〖ML〗〖XCYU。tif;%50%50;X-*4;Y-*5〗4.不念旧恶,宽容礼敬

原文: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译文:〖HTK〗对待品行不端的小人,对他们抱严厉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事在于不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对他们抱恭谨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于对他们有礼。

人类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叫仇恨。仇恨使人失去理智与原本善良的本性,仇恨使人变得心胸狭窄和冷若冰霜,使人丧失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变的没有了感情的动物,变得自私与冷漠。仇恨是一把无形的剑,可以把人的心灵扭曲成丑陋的奇形甚至失去人性。

其实有时只是一点误会而已。人应当忘记仇恨,因为仇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的人仇恨的感情不能淡忘,有时甚至比爱更强烈了。

一位有些名气的女歌手,失恋后怨恨和报复心使她的面孔变得僵硬而多皱。她去找一位著名的化妆师为她美容,这位化妆师深知她的心理状态,中肯地告诉她:“你如果不消除心中的怨和恨,我敢说全世界任何美容师也无法美化你的容貌。”这句话值得我们沉思。满腔的仇恨对自己又何偿不是大大的伤害和折磨呢?

对待小人的缺点和过失,我们常常心生憎恶,不去教育,那么小人依然还是小人,或者是连人带事一起批评,而不是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对事不对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伤害了小人的自尊心,使他们丧失了改过自新的信心,所以,洪应明认为,与其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真正去爱一个人。

慈航法师在鼓山当衣钵(职事名称)的时候,一天上厕所忘记带卫生纸,就向正在他身旁上厕所的寺中一位茶房头索取。原来茶房头是个坏心人,他把用过的给慈老,弄得慈老一手的大便,茶房头这样捉弄人,要是别人一定很生气,可是慈老没有。

一天,慈老搬房间,那位茶房头来了,慈老对他说:“你来得正好,请你帮我看守一下东西,我把这棉被先搬去,马上就来。”不一会儿,慈老回来时,发现他抽屉里的100元银洋少了六七十个。

正当他感到惊奇时,灵机一动,这不是茶房头还有谁?但这不能揭穿,揭穿了对一个人的名誉有很大的影响,钱少了有再来的时候,失去名誉的人怎么恢复呢?慈老想到这里,就装做不知道。

过了一会儿,茶房头告辞了,临别时,慈老反而再拿出500块银元送给他。他不肯接受,慈老告诉他,人生互相帮助,他现在当衣钵,每月有20元,这一点给他拿去用没有关系,这样他才接受了。

不久,寺中很多人怀疑茶房头哪来这么多的钱?房头说是慈航法师送给他的。又有人问慈航法师是不是真的?如果换作是别人早就揭发茶房头的窃盗行为了,但宽宏大量的慈老始终不肯说一句茶房头的不好。向怨恨的人行布施,而不说怨恨的人的坏话,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

慈航法师开示说:“对人要有包容性,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就是人家有亏待我们的地方,也要原谅他,给他一个忏悔改过的机会,把恶人感化回头,这才是真正度了他。

对待比自己地位、声誉高的人,一般人都会去以礼相待,在这种情况下,最难做到的是礼节有度,而不是恭敬过度,甚至流于奉承谄媚,所以,一件平凡的事也足以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德行。

〖LM〗〖BT2〗〖ML〗〖XCYU。tif;%50%50;X-*4;Y-*5〗5万象空幻,达人达观

原文: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译文:〖HTK〗有权有势,人们就奉承我,这是奉承我的官位和乌纱;贫穷低贱,人们就轻蔑我,这是轻蔑我的布衣和草鞋。可见,根本不是奉承我,我为什么要高兴呢?根本不是轻蔑我,我为什么要生气呢?

一个人活在世上,目的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人们向往追求的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东西,人们在得到幸福后还会不停的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所以只能说,幸福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所有的人都渴望幸福,追求幸福,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幸福其实只是点点滴滴的心灵感受。人,不管他物质生活充实或贫乏,只要他心里非常安祥,就是在过着幸福的生活。不管他是处在什么样的地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如果心里紊乱不安,这种生活无异是对生命的一种煎熬。

人有了安祥的感受,才是生命的真正享受。人若让内心不安,幸福便无从建立。《左传》上有个诸侯楚武王荆尸跟他太太邓曼说:余心荡。意思是说,我最近心乱得很,安定不下来,心里非常烦乱。他太太说:王心荡,王禄尽矣。你既然失去内心的安祥,你所拥有的一切也将会丧失了。隔了没有多久,楚武王果然去世了。所以只有活在安祥里才是真正的幸福,人若能生活在安祥的心态里,就拥有了永不枯竭的幸福泉源,幸福就会永远追随着你。

沧桑变化转眼事,世上千年如走马。人生不过百年,多么的短暂啊!所以,对于卑微贫困和荣华富贵,对于人情的冷暖和世态的炎凉,要有超然的态度,能够如此潇洒地面对人生,才算得上大彻大悟。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具有“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的旷达胸怀,以他心直口快的个性,能屡遭坎坷而保持快乐,是与他身体力行“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的生存哲学分不开的,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放达,又怎能有“也无风雨也无情”的境界?

当年,苏东坡因为无中生有的“乌台诗案”而遭贬黄州,一个率真的诗人与秉直的官员,遭到了人生重重的打击!他对政治与人生充满厌倦,但没有颓废,一边寄情山水,一边冷静思考,终得了悟,并更加地热爱与享受生命了。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著名的《前后赤壁赋》,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

面对人生的困境,却有着一颗蓬勃的诗心。这是何等超凡美妙的境界?林语堂先生评说他,“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诗意人生。

人生就算再失意,也要多为自己保存一点天真。诗意的生活,不是上天的恩赐,不是你辛苦打拼就能换来的。它在于你心中有天地,眼中有大美,灵魂中有向善的追寻,性情里留一份无所拘束的童真。只要你有着这么一颗诗心,你便可以着手创造属于你的诗意的人生。

人生是一段艰辛的跋涉。人生纷纭复杂,坎坷曲折,决不只是绿叶簇拥的红花,更多的是荆棘杂草中远征的苦涩;也不只是对春华秋实的满足,更多的是经受酷暑寒冬的洗礼。人生在积演了大量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之后,只有从容地迎接命运的挑战,诸多人生难题才能圆满解答。从容是人生的一种坦然,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

一个好的心态,一个阳光的心情,就象沙漠里的一眼甘泉,足以燃起人们求生的欲望,给人以必胜的信心。一个健康的心态,一个自信的心情,一份心里的淡定和坦然,带给人生的是意想不到的成功和喜悦。

〖LM〗〖BT2〗〖ML〗〖XCYU。tif;%50%50;X-*4;Y-*5〗6.风云变幻,苦乐无长

原文:霁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有一毫凝滞,太虚何尝有一毫障塞。人心之体亦当如是。

译文:〖HTK〗万里晴空,转眼又会雷鸣电闪;暴风骤雨,转眼又会皓月当空。自然界的风云变幻,在运行时哪里有丝毫的迟缓凝滞,博大的苍穹,又何曾会运转不灵!为人处事不是也应该如此吗?

人类常常徘徊在痛苦和快乐的边缘上,小心的迈着自己的脚步。原以为它们中间有着遥远的距离,未曾想到二者却相依为邻。于是,拥有快乐远离痛苦成了我们一生的愿望。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我们追求的快乐是那么的短暂,痛苦又不请自来。快乐不是永恒,痛苦只是过程!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这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

生活中,快乐甜甜,也不乏痛苦连连。快乐时无需大喜大乐,因为快乐的长度并不长;痛苦时亦无须大悲大痛,因为痛苦的长度也不长。生活的内容很多,我们不可以全部的拥有。能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也同样能让我们痛苦,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得到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失去而痛苦不堪。

有个年轻人与情人约会,他来得很早,就在树下转来转去。这时候,一位白眉垂肩的老禅师来到他身边,禅师拿出一枚纽扣对年轻人说:“你将纽扣向右一转,你就能跳过时间,要多远有多远。”

年轻人想,我该不会真遇到罗汉大仙了吧?他试着将纽扣一转,情人出现了,正向他递送秋波。他心里想要是现在能进行婚礼,那就更好了。他又转了一下,隆重的婚礼,丰盛的酒席,他和情人并肩而坐,周围管乐齐鸣,悠扬醉人。他抬起头,盯着妻子的双眸,又想现在要是只有我俩该有多好。他悄悄地转动了一下纽扣,立刻夜阑人静……

他飞速地转动纽扣,他有了儿子,后来又有了孙子,转眼间已是儿孙满堂。然后又四处为官,到处受人吹拍,年轻人真是喜上心来!纽扣转到最后,年轻人已是老态龙钟,衰卧病榻,几个不孝儿孙把家产挥霍一空,还狠心地把他扔到荒郊野外。又饿又累的老人终于仰面跌倒,被乌鸦老鼠咬成一堆破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