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菜根谭诵读 > 第6章 达观人生篇(第1页)

第6章 达观人生篇(第1页)

心开则事开,心郁则事郁

原文:怒风疾雨,禽鸟戚戚;光风霁日,草木欣欣。或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译文:狂风暴雨时,鸟类就会惶惶不安;风和日丽时,草木也会充满生机。可见天地间一天也不能没有和煦的气氛,而人的内心一天也不能失去乐观的心情。

一个身处逆境却依旧能微笑的人,要比一陷入困境就立即崩溃的人获益更多。处逆境而乐观的人,才具有获得成功的潜质,比一般人要强。有好多人往往一处逆境,便立刻会感到沮丧,因此达不到他们的目的便放弃了。

在我们的社会中,没有郁郁不乐者、忧愁不堪者或陷于绝望者的地位。如果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总是表现出郁郁不乐,就没有人愿意同他在一起,人们都要避而远之。

人类的天性是喜欢与和气快乐的人相处。看那些忧郁愁闷的人,正如同看一幅糟糕图画一样。一个人不应该做情绪的奴隶,不可让行动受制于自己的情绪,人应该反过来控制自己情绪。无论我们周围的境况怎样的不利,我们也当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当一个人有勇气从黑暗中抬起头来,向光明大道走去,他身后便不会有阴影了。恰如洪应明所说“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成功最大的敌人,便是思想的不健康,便是以沮丧的心情来怀疑自己的生命。其实,生命中的一切成功,全靠我们的勇气,全靠我们对自己的信心,全靠我们对自己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唯有如此,方能成功。然而一般人处于逆境的时候,或是碰到沮丧的事情之时,或还是处于充满凶险的境地时,他们往往会让恐惧、怀疑、失望来捣乱,故而丧失了自己的意志,致使自己多年以来的目标毁于一旦。有很多人如同从井底的青蛙,辛辛苦苦向上爬,但是一旦失足,就前功尽弃。

突破困境的方法,首先在于要肃清胸中快乐和成功的仇敌,其次在于要集中思想,坚定意志。只有运用正确的思想,并抱定坚定的精神,才能战胜一切逆境。

一个在心智上训练有素的人,能够做到在几分钟内从忧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但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是:不能排除忧愁去接受快乐:不能消除悲观来接受乐观。他们把心灵的大门紧紧地封闭起来,虽然费力在那里挣扎,却没什么成效。

人在忧郁沮丧的时候,要尽量改换自己的环境。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对于使自己痛苦的问题,不要过多去想,不要让它再占据我们的心灵,而要尽力想着最快乐的事情。对待他人,也要表现出最仁慈、最亲爱的态度,说出最和善、最快乐的话,要努力以快乐的情绪去感染我们周围的人。这样做以后,思想上黑暗的影子必将离我们而去,而快乐的阳光将映照我们的一生。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一种永远不回忆过去悲痛事件的习惯,要进入最有兴趣的环境中,去寻求几种能使自己发笑和受到鼓舞的娱乐。有些人在家庭中寻找娱乐,和他们的孩子们嬉戏:而另外一些人则在戏院中、在谈话中,或在阅读富有感染力的书籍中寻求娱乐。

我们应该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达观的面对生活,让自己能活出快乐的每一天。

〖LM〗〖BT2〗〖ML〗〖XCYU。tif;%50%50;X-*4;Y-*5〗2.祸来不必忧,福来不必喜

原文:天欲福人,必先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你会救;天裕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你会受。

译文:〖HTK〗当上天要赐福给人的时候,总是先有意为难你一下,所以,有了难处不必担忧,就看你能不能自救;当上天要降祸给人的时候,总是先给你点好处来骄纵你一下,所以,遇到了好事不必窃喜,就看你是如何消受它的。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和痛苦。很多人遇见不幸的事时,会感觉到上帝对自己不公平,感叹:“上帝为何这般不公?为什么偏偏选择我?”就如同自己已到了世界末日,而这不幸全是上帝所赐。

当上天要赐福给人的时候,总是先有意为难你一下,所以,有了难处不必担忧,就看你能不能自救。忧虑就像不停往下滴的水,而那不停往下滴的忧虑,通常会使人心神不定。走不出忧虑,就走不近成功。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有一个女人已经34岁了,过着平静、舒适的中产阶层的家庭生活。但是,她突然连遭四重厄运的打击。丈夫在一次事故中丧生,留下两个小孩。没过多久,一个女儿被烤面包的油脂烫伤了脸,医生告诉她孩子脸上的伤疤终生难消,母亲为此伤透了心。她在一家小商店找了份工作,可没过多久,这家商店就关门倒闭了。丈夫给她留下一份小额保险,但是她耽误了最后一次保费的续交期,因此保险公司拒绝支付保费。

一连串不幸事件让女人近于绝望。她左思右想,为了自救,她决定再做一次努力,尽力拿到保险补偿。在此之前,她一直与保险公司的下级员工打交道。当她想面见经理时,一位多管闲事的接待员告诉她经理出去了。她站在办公室门口无所适从,就在这时,接待员离开了办公桌。

机遇来了。她毫不犹豫地走进里面的办公室。结果,看见经理独自一人在那里。经理很有礼貌地问候了她。她受到了鼓励,镇静地讲述了索赔时碰到的难题。经理派人取来她的档案,经过再三思索,决定应当以德为先,给予赔偿,虽然从法律上讲公司没有承担赔偿的义务。工作人员按照经理的决定为她办了赔偿手续。

但是,由此引发的好运并没有到此中止。经理尚未结婚,对这位年轻寡妇一见倾心,他给她打了电话。几星期后,他为寡妇推荐了一位医生,医生为她的女儿治好了病,脸上的伤疤被清除干净。经理又通过在一家大百货公司工作的朋友给寡妇安排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比以前那份工作好多了。不久,经理向她救婚。几个月后,他们结为夫妻,而且婚姻生活相当美满。

你看,厄运真的不会长久延续下去。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永久的幸运,也没有永久的不幸”,这个例子足以映证这句名言。厄运虽然令人忧愁,令人不快,甚至给人不断的打击,但厄运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它不会持久存在。所以那些遇到倒霉事件、哀叹自己“倒霉透顶”的人,一定要相信:迟早一天我会转运。

当上天要降祸给人的时候,总是先给你点好处来骄纵你一下,所以,遇到了好事不必窃喜,就看你是如何消受它的。

一个人事业太顺利、太气旺会让人失去理智,只看到好的一面,兴高采烈盲目乐观,凭气盛用事而招致危险。因为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而导致败落的例子真是多不胜举。

大家都知道,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倒闭在盖一座巨人大厦上。巨人为什么要盖这样一座超出自己财力、物力,并且可能巨人再有100年也用不了的大楼?巨人大厦原来准备盖38层的,后来为什么涨到70层?

史玉柱解释这个问题:“38层的想法出来不久,1992年下半年一位领导来我们公司参观,看到这座楼位置非常好,就建议把楼盖得高一点,由自用转到开发地产上。于是,我们把设计改到54层。后来,很快又把设计改到64层,此中有两个因素:一是设计单位说54层和64层对下面基础影响都不大;二是我们也想为珠海市争光,盖一座标志性大厦。当时广州想盖全国最高的楼,定在63层,我们要超过它。1994年初又一位领导来视察珠海,同时要参观巨人集团,我们大家觉得64层有点犯忌讳,集团几个负责人就一起研究提到70层,打电话向香港的设计师咨询,对方告之技术上可行,所以就定在70层。”

听了史玉柱的这番话,你的感觉是什么?是不是像儿戏,好像孩子过家家?这样搞企业,怎么能够不败!巨人大厦原来预算为2亿元,工期2年,加高到70层后,预算变为12亿元,工期拖长到6年。后来史玉柱将巨人的所有流动资金都投入到巨人大厦,加上在香港卖楼花的钱,也填不满这个黑窟窿。最后巨人大厦没有盖起来,巨人已经倒下了。

巨人集团倒下后,史玉柱疼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史玉柱说:“目标越大风险越大,如果不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没有必要的组织保证,必然损失惨重。”“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拜非优势所在,却急于铺摊子,有限的资金被牢牢套死,巨人大厦导致的财务危机,几乎拖垮了整个公司。”

现在史玉柱又重新站了起来,曾经的教训可以帮助他避免重蹈覆辙,对后来者也是一个宝贵的警示。

做人要有平常心,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持之以恒、力学笃行,认真做事、本分做人的平静心态。

〖LM〗〖BT2〗〖ML〗〖XCYU。tif;%50%50;X-*4;Y-*5〗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原文: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常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译文:〖HTK〗污秽之地往往有利于各种生命繁衍,清澈的水中通常没有鱼儿栖息。所以君子应当培养包容万物的气度,要容得下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千万不能过于高洁而孤芳自赏。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相处,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就多一分屈辱,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所以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对瓜事很少过问,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人死要面子,在一个无月之夜,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听了以后,对梁亭的人说:“楚亭的人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更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非常惭愧又非常敬佩,于是把这事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也以表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邻。

要做到忍让,就必须具有豁达的胸怀,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时,不能对他人要求过于苛刻。应学会宽容、谅解别人的缺点和过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气量,不能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度。特别是在小事上,如果宽大为怀,尽量表现得”糊涂“一些,便容易使人感到你通达世事人情。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他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