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向解放军心得体会 > 第四章 誓言如钢责任无疆(第2页)

第四章 誓言如钢责任无疆(第2页)

带着眼泪用冰雪掩埋了班长之后,陈俊贵和战友继续上路。没过多久,副班长罗强也无声无息地倒下了。陈卫星和陈俊贵在摸索山路的途中掉下山崖,所幸被哈萨克牧民所救,才保住了性命,把施工官兵被困暴风雪的消息报告给指挥部。

1500多名战友得救了,可是22岁的班长郑林书,21岁的副班长罗强,却永远地在天山上长眠了。陈俊贵和陈卫星因严重冻伤,腿脚留下了重度残疾。3年后,天山独库公路通车,牺牲的英雄们总算可以安息了。

·一句承诺,一生守护

陈俊贵因严重冻伤,在医院接受了长达4年的治疗。病情好转后,他复原回到了辽宁老家,当地政府为他安排了一份电影放映员的工作。随后,他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平淡安逸,但他时刻都在想念着自己的班长,更没有忘记班长临终前说的话。

当陈俊贵决定去寻找班长的父母时,他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对方家的详细地址和父母姓名,因为他与班长只相处了短短的38天,唯一知道的情况就是,他是湖北人。这要怎么去找呢?于是,陈俊贵重返当年部队的驻地新疆新源县,想着能在部队找寻到蛛丝马迹。谁知,老部队在独库公路竣工后就迁移并编入武警部队的序列,他在当地费尽周折,还是一无所获。

来到班长的墓前,满心的愧疚让陈俊贵不禁落泪。那天,他和班长说了很多知心话。为了能弥补愧疚之情,能离班长近一点,1985年冬天,陈俊贵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带着妻儿回到了天山脚下,回到了班长身边,并在离班长坟墓最近的一个山坡上安了家。

在跟随陈俊贵来新疆前,妻子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可真到了这里,才知道苦日子远远超出她的想象。由于陈俊贵的腿受过伤,无法从事重活,一时间也找不到工作,全家人的生计只能靠妻子打零工赚钱,结余还要为陈俊贵治疗冻伤的后遗症,日子朝不保夕。那些年,他们举家食粥,常常因为给孩子交不起学费而遭受白眼,可陈俊贵从来没有后悔过。

他原本计划在新疆待上三五年,找到班长的父母、完成他的遗愿后,就回辽宁老家,谁知这一待就是二十几年。就在他寻找班长父母无望的时候,老战友陈卫星和烈士罗强的父亲从广东来为班长扫墓,陪他们前来的部队干部带来了老部队的消息。陈俊贵很快与老部队取得了联系,找到了老班长家的地址,部队还派人陪他一起到湖北慰问烈属。

在湖北罗田,陈俊贵见到了班长郑林书的姐姐。原来,班长参军后只探过一次家,原因是父亲病重。父亲去世后,家人怕影响他的工作,一直没有告诉他。直到郑林书牺牲时,他也不知道父亲过世的消息,而他的母亲也在2003年去世。得知班长的双亲均已过世,陈俊贵在两位老人的坟前落下了悔恨的泪水,责备自己没有早点过来看望他们,没有替班长尽孝。

唯一可以告慰的是,总算来到了他的家,完成了他的嘱托,告诉他的父母,此生自己将永远守护班长,他不孤单。

·天山深处的守墓人

为了纪念在筑路工程中光荣牺牲的英烈们,1983年政府在尼勒克县修建乔尔玛烈士陵园,纪念碑碑座的正面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在筑路施工中光荣献身的指挥员英名,而今这里已经成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党员模范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它的意义恰如碑文所言——人是躺下的路,路是竖起来的碑。

同年,尼勒克县委、县人民政府找到陈俊贵,希望他能为乔尔玛烈士陵园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他解决了城镇户口和事业编制。这更加坚定了陈俊贵为班长和筑路英烈们守墓的决心。不久后,他将班长郑林书和副班长罗强的遗骨迁到乔尔玛。

2008年12月,尼勒克县再投资60多万元,建立了烈士纪念馆。如今的陈俊贵,不仅在乔尔玛看护陵园,还当起了义务讲解员,把一件件烈士事迹讲给前来瞻仰的人们。曾经从生死线上走过来的他,愿意用一生为班长和筑路英烈们守候,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陵园看护者,可他已经把一份沉重的责任融进了自己的骨子里,那份责任就是——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并铭记天山深处的筑路英雄!

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

● 细节决定成败

1485年,英国国王查理三世准备和凯斯特家族的亨利决一死战,此次战役决定着英国的前途和命运。战斗打响前,查理派马夫装备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马夫发现马掌没有了,就对铁匠说:“快点给它钉掌,国王还要骑着它冲锋陷阵呢!”

铁匠回答说:“你得等一等,前几天因为给所有的战马钉掌,铁片已经用完了。”

马夫不耐烦地回答:“我等不及了。”

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面弄下了四个马掌的材料,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而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马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了。

铁匠对马夫说:“我缺少几个钉子,得花点时间砸两个。”

马夫急切地说:“我告诉过你,我等不及了。”

“没有足够的钉子,我也能把马掌钉上,只是它无法像其他三个那么牢固。”

“能不能挂住?”马夫问。

“应该能,”铁匠回答,“但我没有把握。”

“好吧,就这样吧,”马夫叫道,“快点儿,不然国王会怪罪我的。”

铁匠凑合着把马掌钉上了。

很快,战役开始了。查理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军。突然,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倒在地,查理也被掀翻在地上。受惊的马跳了起来,国王的士兵也吓坏了,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上来。

查理在空中挥舞着宝剑,大声喊道:“马,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传唱这样一首歌谣:“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它的意义就在于告诉人们:细节决定成败。

凯撒大帝曾经说过:“在战争中,那些重大事件往往就是一些小事情造成的后果。”对军人来说,只有命令和任务,没有大事小事之分,交到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都必须认真做好。

要知道,普通人的纰漏和失败,也许仅仅意味着一个小小的事故,或是损失一定比例的奖金。可对于军人来说,手中的权力、肩上的担子、身上的任务都有着与普通人截然不同的危险性和严重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司令官收到消息,法德前线阵地上的一个法军的秘密指挥所遭到了德军的轰炸,人员伤亡十分惨烈,当地最高指挥官身亡,文件设备损失殆尽。这对于当时的法军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因为,这个指挥所隐蔽良好,一直以来都承担着重要的侦查和部署指挥任务,称得上是当地法军的绝对中枢。

法军高层十分重视这件事,下令彻查秘所受袭事件。原本,他们以为是自己内部有德军的间谍,并在电报通信方面做了调整,可没想到,最终调查推断,导致秘所暴露的罪魁祸首很有可能是殉国指挥官豢养的一只宠物猫。显然,这位指挥官在战地中,依然保持着法国人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和生活情调。只可惜,那只猫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温情的陪伴,还有死亡的号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