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打脸名场面视频 > 3 章(第1页)

3 章(第1页)

的那位妈妈,就是「延迟满足教育」的「忠实信徒」。

现在,很多育儿书和公众号,都会去地介绍所谓「延迟满足」的理念,让家长们面对孩子的要求,不要马上满足,而是要先「等一等」「看一看」,将所谓的「自控力」教育理念付诸实践。

当然,米歇尔本人倾向于认为,这个实验的确反映了延迟满足的能力。

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行为,米歇尔本人认为这种能力不是单纯地硬挺着不吃,而是来源于所谓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能力,就是孩子能够主动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问题,然后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认知和思考的过程。

在棉花糖实验里,那些能够长时间等待的孩子,往往会想出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比如唱歌、睡觉、看别的地方等。

米歇尔认为,这正说明了孩子其实是意识到了近在眼前的棉花糖对自己的强大诱惑,因此有意识地想出了抵抗这种诱惑的办法。

但是,我想问弱弱地一句:一块棉花糖真的能预测孩子的未来吗?

难道米歇尔他忘了自己曾经在1958年做的「种族刻板印象实验」了吗?

孩子他爸爸的作用考虑了吗?

家庭因素考虑了吗?

社会与文化因素考虑了吗?

很快,米歇尔的挑战者就出现了。

2013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理查德·阿斯林(RichardAslin)领导的团队,就重新做了一遍棉花糖实验。

实验一开始,和米歇尔一样,研究者们跟参加实验的孩子交代了规则之后,就离开了房间。

但随后,研究人员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变量,那就是在参加实验的一半孩子中,研究者不准备遵守之前的承诺了,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孩子,将会在棉花糖的诱惑前足足等上15分钟,在等到研究者返回后,却被告知并没有他们期待的两块棉花糖。

可以想象,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会被瞬间「击碎」。

实验结果显示:但凡是经过这次被「欺骗」的经历后,被「骗」的孩子在后续实验中,就不再愿意靠等待来换取更大奖励了,而且在研究人员离开后,那些曾经还坚持等待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他们愿意时间的时间,还不到那些没有经历过「欺骗」孩子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因为研究人员的欺骗行为,让以前愿意等待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在米歇尔眼中的「优秀孩子」,马上蜕变成了「不优秀孩子」。

在经历过被「欺骗」后,他们不仅认为研究人员是不可信的,而且觉得桌子上的棉花糖没准儿也会被研究人员随时拿走,于是马上就变得开始「享受当下」了。

这转变的也太快了吧,米歇尔之前说好的元认知能力呢?

更加致命的挑战,发生在2018年5月25日。

这一天,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TylerWatts)、加州大学的葛瑞格·邓肯(GregDuncan)和权浩南(HaonanQuan)在心理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心理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直接宣称「推翻」了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这三位作者对「棉花糖实验」是这么评价的: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有延迟满足感的能力,而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

在三位研究者发现了当年米歇尔在做棉花糖实验时所犯的致命错误,那就是参加实验的孩子,只有不到90名,而且这些孩子居然统统都来自斯坦福校园里的幼儿园,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有着极为相似的家庭背景,他们的父母基本上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教职员,都是社会精英和高级知识分子,就单凭我们的直觉就能发现,这些孩子将来的前途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于是,三名研究者在新的实验中,将参加实验的孩子数量,整整扩大了10倍,也就是900名孩子。

这还不算,研究者还充分考虑了孩子父母的背景,比如说宗教、种族、肤色、社会和经济背景等等,普通工薪和商界精英都有,高低学历也有,尽量做到多元化。

实验的过程和米歇尔所做的过程是一模一样的,完全复制,你猜猜看,实验结果怎样?

实验结果显示:那些小时候「能不能扛得住棉花糖的诱惑」与「孩子未来发展的好不好」,不仅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而且实验还反映出一个非常「扎心」的结论,那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普遍要比穷人家的孩子,更能抗住棉花糖的诱惑,而且这些孩子更愿意等待,更倾向于信任他人,表现出更多合作倾向」。

相比较而言,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孩子,尤其是非洲裔、拉美裔等,他们更没有耐心去多等一会儿,更加在乎眼前的第一颗棉花糖。

根据上述结论,三位研究者一致认为,孩子的家庭经济背景,也就是他的家庭条件,才是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然,研究者也进一步解释到,这里的家庭条件,并不完全指钱多钱少,而是父母亲是否能为孩子提供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稳定感」。

也就是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