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今天有棉花糖吃,明天可能就没有,因此等待对他们来说,自己所面临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收益。
这是因为,这日常生活中,「穷人家孩子」的父母,往往因为自身能力和家庭条件的限制,而无法给孩子做出过多的承诺,对孩子的要求,能够满足的情况较少,即使是父母答应了,也可能会变成空头支票。
所以,这些孩子更不愿意去等待。
而那些「富人家的孩子」则不同,他们的父母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也多,自身拥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并且他们对孩子更讲诚信,也更多秉持「公平与平等」的价值观,所以对这些「富人家的孩子」,有的时候,等待的最终收益,要大于等待的风险,因此这些孩子的延迟满足感就更强,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这些孩子,他们的爸妈能够保证他们衣食无忧,就算他们没能做到延迟满足,把棉花糖给吃了,他们也会相信事情终究会美好,即使拿不到第二块棉花糖,让爸妈带他们去吃一个冰激凌也不错。
就是说,「富人家的孩子」对未来有更稳定的预期,并且对外在环境,更加有控制感。
由此,三位研究人员得出了全新的结论,那就是通过新「棉花糖实验」告诉我们的是,孩子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并不取决于他自己,而是取决于他背后的家庭社会背景。
也就是说,家庭为孩子提供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稳定感」,才是一个孩子长大后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心理上的「稀缺状态」可能有人要问了,难道真的是家庭条件的「贫穷」与「富裕」,就能决定孩子的未来吗?
家庭条件不好的人,难道未来就没有希望了吗?
当然不是这样,新棉花糖实验的关键点,其实在于孩子心理上是否获得了「稳定感」,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安全感,这是一种对于未来的稳定预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有希望,有盼头」。
如果从这方面来理解,那些曾经能做到延迟满足感的孩子,后来的成功不是因为他们的自控力有多好,而是他们背后的家庭与他们所处的环境,让孩子心理上获得了持续的稳定感,而正是这种稳定感,给孩子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哈佛大学著名的经济学家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Mullainathan)曾在2013年,与普林斯顿的行为学家埃尔德·沙菲尔(EldarShafir)一起写过一本书,叫《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书中就详细讲述了「贫穷」是如何让人们更加关注短期奖励,而不是长期奖励。
而贫穷的本质状态,就是心理上的「稀缺状态」,并且这种状态会演化成为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就是「稀缺思维」。
这种思维模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只关注当下的得失,尤其是那些跟生存和安全需求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不是自我实现这样的需求。
客观上说,「稀缺思维」是有好处的,这种状态会令我们的大脑,将一切资源都集中在最紧迫的需求上,让人们更敏锐地感觉到一块钱、一分钟、一卡热量、一个微笑的价值。
研究显示,孤独的人更擅长解读表情,穷人更善于控制成本。
但是,「稀缺思维」还有副作用,其中重大的副作用,就是它会不断消耗人的精力和意志力,减少大脑的「带宽」。
穆来纳森举了一个研究例子,就是印度蔗农在甘蔗收获前,会因为资金紧张,导致其智商测试结果比收获后低了整整十几分,也就是说,「稀缺状态」会像魔咒般紧紧「缠住」我们的大脑,令人们的视野变得狭隘,降低思维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通常来说,那些英明圣武地创造力与智慧,更需要大脑分配更多的认知资源,而「稀缺思维」不仅会消耗认知资源,而且还会占用大脑的「认知带宽」。
这种思维方式,在那些整天忙忙碌碌人的大脑里也有类似的情况。
也就是说,穷人对钱想得不是不够多,忙碌的人对时间想得也不是不够多,而是因为他们想得太多了,导致了心理上的「稀缺状态」,从而产生了压力,占用了他们的大脑,白白消耗了认知资源。
实际上,孩子心理上的「稀缺」,不仅包含物质上的稀缺,比如孩子在吃、喝、拉、撒、睡、玩等,更重要的是关系和情感上的稀缺,也就是孩子被关注、被理解、被看见的需要,特别是跟孩子跟养育者之间建立起深厚依恋关系的需要,没有得到及时的满足。
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及时的满足,那么孩子的心理就会进入「稀缺状态」。
「稀缺状态」,最直观的体验,就是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而且越是稀缺,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
那些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家庭关爱,甚至受到父母虐待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就一直处于情感上的严重「稀缺状态」,并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不幸的是,压力会导致大脑中一种叫「糖皮质激素」的荷尔蒙水平异常,从而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可悲的是,由于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