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一等宫女筑梦者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揭其面目(第3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揭其面目(第3页)

他的眼里有着无限的感慨,一刀将冲上来想要擒他的人砍死,如果不是他后来起了贪念,这华国的大好河山他为什么不能据为己有?因此他错过了吞并华国的最好时机,在靖难之役上没有倾全力助胡国攻陷周思成的大军,当时的他握着华国的机密夜夜在院子里踱步,他想要为自己付出的几十年寻求一个合理的补偿,他也有资格成为华国的新皇帝。

他在胡国也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父亲是胡国八大部落的首领之一,母亲却是华国女奴,自小因身据胡华两国血统,人人都肆意地欺辱他,为了争一口气,为了母亲能有好日子过,他才会向父亲提议潜入华国,除去第一将军世家这个阻碍胡国铁骑进取华国的障碍,父亲那一夜才第一次睁眼看着他这个衣衫褴褛的儿子,眼里有着算计之意。

那一夜过后,他踏上了到华国的征程,离开了故土,一离就是五十年啊,人生能有多少个五十年?离时他尚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此时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手中的大刀肆意的舞动,如行云流水般地带去了多条人命。

他不甘就此被抓,两眼看向荀真,只要抓到她,兴许可以以此为人质逃出帝京,当年他逃了一次,没有理由现在不能逃,可惜她并未将那个小太子抱出来,那个才是最有价值的人质,不过她也不差,帝王一心一意钟爱的女人。

宇文泓时刻警惕地看着莫罕儿,当看到他原本的三角眼,现在明亮了许多的眼睛盯着荀真时,已是向荀真的方向踏一步,挡在她的身前,沉着脸看着莫罕儿连杀数人意图跳过来。

孙大通也紧张起来,忙着侍卫及太监将帝王与荀真二人围起来,不让他们有一点闪失,然后让一群弓箭手围着,不敢怠慢。

荀真的目光却是落在身前高大的背影之上,有他在,她安心得很,在场之人都一脸紧张,惟独她能悠哉地吃着东西。

宇文泓看到柳晋安准备从中空处跳过来,遂道:“拿箭来。”

孙大通忙将弓箭递给宇文泓,宇文泓冷冷一笑,目光与莫罕儿的目光对上,手却是弯弓搭箭,瞄准他的右手腕,三只冷箭“咻”地一声射出。

莫罕儿知道宇文泓是不会下令让弓箭手将他射死,但也不曾想到他能拉开一弓射三箭,当箭向他而来时,他挥掉其中一箭,脚步一错,避开了一箭,哪知最后一箭却是射到他的手腕处,手腕中箭后一疼,握刀的手一松,大刀就此离去,从中空掉下去砸到了戏台上,好在此时已无人唱戏,故而无人受伤。

他却是刚好一脚搭在离皇帝只有丈许的横栏上,一侍卫持刀一拦,遂从横栏上摔向里面的木头回廊上,顿时数把大刀指向他的脑袋,此时俨然已是输了。

宇文泓将弓箭扔给孙大通,挑眉道:“莫罕儿,你输了,来人,将他押到天牢以待发落。”

“爹。”柳太后轻喃一声,看到自己苍老的父亲手脚被缚的狼狈样子,心如被针刺一样,双目不由得恶狠狠地看向宇文泓。父亲向她坦承身世太迟了,不然她当日一定不会让这个不能掌控的人坐上皇位,如果换成是那位七皇子或是三皇子也好,局面一定比现在好。

安幸公主的脸色发白,两手紧紧地攥紧母亲的手,现在才知道她身上有胡国的血统,这让她如何能抬起头来?目光含怨地看着兄长的背影,都是他,她才会落魄至此,没有了柳轲,只能如行尸走肉般生活,这都是兄长害的。

一代权相只能被人如拴狗一般地拉下去,即使他想要走稳一点,但那些个侍卫不会给他机会,手中的绳索一松一紧,看他跌在地上像狗吃屎一样,他们方才觉得解恨,这胡国奸细谋害忠良,罪该万死。

这场宴席带给众人的冲击太大了,真正的柳晋安已寻到,宇文泓着人护送这晖州柳家之人离去启程回乡。

那个叫三叔的花白头发的男子磕头,热泪盈眶地道:“草民谢皇上终于让草民的乡人都能死得瞑目,那一场屠村之谜总算是解开了,也让压在我们心头的一块大石就此搁下。还有那位荀将军,若不是他资助我们上京,告之此事,我们也不可能知道晋安死得如此冤屈……”

荀真猛然看向这个男子,是兄长带他们来京城的?怪不得自回京之后,哥也忙得很,原来还有这等事。

宇文泓挥手道;“此时已了,你们都不用太担心被人寻仇,往后好好过营生吧。”

宇文泓握了握荀真的手,看到她扬唇向他一笑,两人当年都知道昭雪平冤不容易,但总算能还荀家一个清白,也让她不再背负叛国贼后人的名声,扶她起来,“今儿个的满月宴朕十分满意,荀总管事安排得十分妥当。”

“没有,皇上过奖了,不过是安排了戏班子来演戏,哪里知道这戏外戏才叫精彩。”荀真笑道。

朝臣们的目光都向了荀真,除去父辈笼罩在她身上的阴影后,看她与皇帝伉俪情深的样子,不禁在心里惋惜着,这平反来得太迟,祖宗家法不可逾越,不然这女子够格成为国母。

宇文泓携着荀真下了戏楼,柳太后灰溜溜地跟在后面,父亲被抓她一声不吭,只要不引人注目,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

一到了外面空旷处,宇文泓才回头看向柳太后,嘴角噙着一抹嘲笑,“太后意图谋害皇嗣之罪只怕现在已经坐实,加之柳家意图刺杀朕,太后不可能不知情?哦,朕忘了太后身上还流有胡人的血统,那就更是非我族类,念在太后侍候了先皇一场,朕就从轻发落,革去太后头衔,贬为庶人,明日起出发到光陵为父皇守陵以此来赎罪。”目光看向后头的群臣,“众卿家可有异议?”

一众朝臣都看向柳太后,现在看她越来越不顺眼,遂都躬身道:“臣等无异议。”

柳太后不可置信的目光在这些人身上游移来游移去,他们现在就准备将她送到光陵去,“皇上,你不能这样做,就算哀家的身上有胡人血统又如何?哀家是先皇亲封的皇后,是皇上的继母,皇上不能随意革去哀家的头衔。”此时,她手中的凤头权仗猛烈地挥舞着。

“不想去也得去,如若父皇仍在世,早就赐三尺白绫给你了,朕已然是开恩了。”宇文泓道。

“不可以,你们不可以……”柳太后歇斯底里地喊着,随即身子一软。

就在众人紧盯之际,她慢慢地爬起来,眼神颇为凌厉,手中的凤头权仗更是挥得哧哧生风,“小子,看来你没将本宫的话听在耳内?这柳氏之父所犯的错归柳氏之父,又岂能牵扯到儿女的身上?如若这样,当日你身边的女人就应该处死,毕竟她可是担了十几年的罪臣之女。本宫居然有这样不辩是非的后代子孙,本宫亦觉得是耻辱。”

荀真看到柳太后这副样子,遂挑眉道:“元圣皇后?”

“住嘴,本宫的名讳又岂是你可以唤的?荀真,你不过是宫女而已,老实的记住自己的身份。小子,这女子孩子也生了,再留在你的身边不妥,本宫主张将其处死,这样以正华国皇宫的风气。”柳太后将手中的凤头权仗近向群臣,威严道;“你们身为臣子有提醒皇上行差蹈错的责任,可你们却只字不提,任由这个女子祸乱宫廷。柳氏并未犯下大过错,一切都是本宫吩咐她的,所有的责任自由本宫担待,尔等不听从本宫的话吗?”

朝臣们都面面相觑,看到帝王的神色清冷,但手已是握住了荀真的手,又转头一看被元圣皇后附身的柳太后,这第一国母之命不遵好像又不敬,一时间犯难起来。

“一群无用之辈。”柳太后怒骂,“本宫昔日亲笔写下一日为宫女,终身是宫女的宫女守则,现在你们都将本宫的遗旨当成了耳边风不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