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皇明天子 为什么不更了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花鸟使(第2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花鸟使(第2页)

但是,现在孙传庭为了完成大明皇帝的任务,肯拉下脸面,四处去求人,求法练兵,已经非常可贵了。

关宁军大体可靠这件事,朱由检十分确信。

因为朱由检收到了一封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也曾经收到过的奏疏。

【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

这是袁崇焕写给大明皇帝的奏疏里面的一件事,除了夸耀自己平抑粮价的功绩和拓土屯田准备春耕之外,这是这封奏疏里,最重要的一句话。

袁崇焕到了山海关后,第一次给皇帝上书,就提醒大明皇帝,敌人可能绕开关宁锦防线,突入长城之内。

其实关宁军共有十二万的正军领饷,能战之卒约有十万之众,但是这十万之众,只有一万左右的骑卒,不到三万人的步战算是精兵,其余都是辅兵,负责车营等辎重。

在崇祯二年,黄台吉绕道喜峰口破长城攻打遵化之时,袁崇焕的反应也还比较速度,迅速组织了九千骑卒驰援京师,而后面还有三万余的步战,在崇祯三年,崇祯四年,负责收复遵化、蓟门四座重镇。

而且在广渠门前阻击了黄台吉攻打京师之战。

养十二万的骑兵,大明需要一百二十万的马匹筛选,大明哪有那么多的马……

在整个己巳之变中,只有满桂、耿如杞、袁崇焕相继勤王,而宣府还阻拦耿如杞进京。

而在崇祯三年己巳之变后,满桂殉国,耿如杞被砍了头,袁崇焕直接被凌迟处死,这就是勤王的下场。

之后建奴一共五次破关而入,大肆掠夺顺天府、宣府、山东等地。

这五次破关而入之后,代替袁崇焕的总兵祖大寿,再没有带着关宁军勤王,百姓逃难南下而去,这一路上,整个世道彻底乱了起来。

兵灾的可怕,岂止是掳掠那么简单?

人心思动,流匪、邪异趁机作祟,天下民不聊生。

此时的关宁军,还不是那一支由平西王吴三桂率领,从山海关一片石战场,一直杀到了缅甸,把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打死的关宁军。

崇祯十三年到崇祯十五年,大明和清廷在松山城和锦州城展开了松锦之战,大明兵部尚书洪承畴战败被俘,擅长逃跑的吴三桂果断撤离战场,带领少数残兵败将回到了宁远城,以城中四万壮丁,重新训练了一批军卒。

这批人才是吴三桂手中平西军的主力。

那一支平西军和此时的关宁军不同。

而此时的关宁军和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的关宁军,同样不同。

朱由检手里还有一封奏疏,乃是锦衣卫最近查出来的一个窝点,根据田尔耕的反复观察和多日的蹲守,确定了这个窝点,就是建奴尚虞备用处的在京城的总部。

抓建奴是田尔耕的本职工作,本不需要具体汇报,问题就出在了大埧马房这个地点上。

大埧马房,是大明内监御马监设立在京城外的养马场之一,而这个养马场的提督太监名叫杨春、王成德,两人都是大明的太监,但是这两个人,根据田尔耕的查证,的确是建奴的人。

到底是李代桃僵之术,这两个人已经被换了人,还是这两个人背叛了大明皇帝,都需要东厂的配合。

所以,田尔耕才上书请旨,事涉内廷,田尔耕也不得不谨慎。

“这田都督还是很能干的吗?这才多久,凡是他上书,不是抓到了建奴,就是在抓建奴的路上,在抓建奴这件事上,田尔耕办得可谓是雷厉风行,丝毫不见拖泥带水。”朱由检放下了奏疏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

自从大明的明公们不再自杀式的行刺之后,大明皇帝这里需要田尔耕出手的案子,就很少了,田尔耕依旧很忙,他现在一门心思抓建奴。

王承恩笑着说道:“万岁爷恨建奴恨的牙痒痒,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田都督这也算是投其所好,知道但凡是抓了建奴,万岁爷总要在心里念着他点好,将来若是想砍头的时候,念着这点情分,赐下三尺白绫,自缢也好过身首异处。”

“他这么能干,朕为什么要杀他,朕和他说了,堂堂正正,朕说话的话,是不会忘记的,他挺着腰板做人,朕为什么要杀他?”朱由检下意识的回答着,当他看到王承恩脸上的笑意事,就知道自己着了道。

王承恩这一招以退为进,试探万岁爷心里对田尔耕的真实想法。

朱由检摇头的说道:“用不着这么试探,有什么想问的话尽管问就是。何必绕来绕去,还试探朕,用不着这样,为大明尽忠,为大明竭尽所能,朕都不会亏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