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太平记豆瓣 > 第七节 郡守韩沙(第1页)

第七节 郡守韩沙(第1页)

连更风暴仍在继续啊,第七更来了!谨以本轮连更,纪念太祖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致以最高的敬意。

帝大中十七年,四月十九,袁州,武荣,集贤书院

“哦,你们原来就是天师的三位高徒啊……”

虽然是大白天,说话的人却已喝到醒眼惺松。放下啃到一半的猪蹄,在满是酒渍的白色儒袍上用力抹了一把油腻,他信手接过张元空递上的张颠私信,只扫了一眼,便放在旁边,道:“很好,很好。”也不知好些什么。

他态度如此轻慢,张元空却一发恭敬起来,道:“家师有言,我等后生小子没甚么见识,只怕做多错多,反坏了朝廷事情,是以入城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要向太……”却见那醉汉眼皮微抬,他反应也是极快,当即改口道:“……向先生请教。”

那人呵呵笑了几声,道:“向我请教?有什么好请教的?”见张元空三人皆神色恭谨,只不开口,便又将信件抓回手上,翻来覆去看了一遭,忽道:“罢,罢,罢!”便站起身来,道:“随我来!”

集贤书院乃是武荣郡内四大书院之首,方圆逾百亩,院内山水俱备,楼阁齐全,那醉汉跌跌撞撞走在前头,脚步倒是颇快,转眼已穿过两重院子,来到一处小阁前。

“你那首不好,看我的,寒岩一夜风雷恶,师子迸断黄金索,骅骝万里追不回,声沈宇宙空山岳……如何,气势大极了罢……”

张元空听里面争吵一片,约有三四个人样子,在谈诗说文,年纪倒都似乎不大,正在想对方带他们来到底有何用意,却听那醉汉提高声音道:“都出来罢!”

(居然是夷人?)

阁内三人鱼贯而出,皆二十出头样子,却一个比一个扎眼:当先两人都金发白肤,高鼻深目,第三个虽是夏人,却又是个和尚。三人一齐向那醉汉躬身道:“见过老师。”态度极是尊重。

那醉汉抬手笑道:“好,好。”向身后三张虚虚一让,道:”喏,这三位是朝廷派来的,专为查验不死树真伪之事而来……“便指向为首一名夷人道:“你给料理干净罢!”

(这位大人……知道自己在作什么么!?)

这一下真是又惊又怒,张元空实在没有想到,张颠之前再三交待,让自己进入武荣之后第一个便要拜会的大人物,行事,竟然会如此荒悖!

……要知道,这可是朝廷在武荣地方的最高象征,是武荣的郡守!

~~~~~~~~~~~~~~~~~~

“韩沙这个人,绝顶聪明,但运交华盖,总是不遂,困处东海,已经将近十年了。”

当听到这里时,张元空还曾经奇怪发问,要这样算起来,那韩沙就是三十多岁便做到了大郡牧守,这怎么也不能说是“不遂”吧?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他错过了些什么啊。”

出身曲邹丘家,很年轻的时候就被目为未来之星,甚至有长者预言,说他一定能在四十岁前成为十哲之一。当他最终决定出仕的时候,很多人都为之遗憾。

随后,年轻的韩沙飞黄腾达,很短时间内,他便成为帝京文官中最耀眼几颗新星之一,三十二岁为侍郎,人人都觉得,十年之内,他一定能够再上一步。

“……然后,楼塌了。”

一位王爷的倒下,是足以惊动天下的事情,与之相比,一个曾经前途无量的文官的陨落,就简直没人会在意了。

……据说他很优秀,据说他有超强的能力,但,他的靠山倒了。

一个以亲王为首的派系倒下时,那是如山崩般的壮美场面,如雨星陨中,韩沙还能挣扎到一个实职,已是非常了不起的结果,也反映出庙堂中人对他理政能力终究还有颇高信任。

初到袁州时,他也的确对得起这份信任,一郡之守有着足够大的权力空间,即使从帝京那里得不到额外的支持,他也自信自己能够作出很多事情。

“他也的确作到了。”

准确抓住了武荣城的关键,从整顿商务入手,韩沙删立了几乎全部相关的制度,大幅整编了原本的税务队伍,同时,他也如其它的地方官员一样,赏劝农桑,教化诗书。

“他做的很好,并借此重新攀上了帝京中的派系……直到,他触怒了武荣城的主人。”

与韩沙所熟悉的那些北方城市不同,武荣,是一座完全不一样的城市。武荣的根基不是麦田,不是桑树,而是那座东南地区最大的天然良港,是每年象涨潮一样流进来,又象退潮一样流出去的商人与金钱们。

从来都没有把这四民之末放在眼里,之前也一直得到夷商们的积极配合,使韩沙看轻了这些在其它地方一直俯首帖耳的商人们,而最后,在一次迫近到了商人们底线的交锋中,这些巨商终于露出了牙齿。

“他的确太心急了……他想要把市舶使的位子取回来。”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武荣设有“市舶使”一职,权限颇大,而在此之前,市舶使却被默许在夷商当中自行产生,朝廷仅是事后确认,赋予其合法性。

这个传统已经持续了五百多年,也有人背后称其为“血约”,因为,第一任市舶使,也是最早进入武荣的夷商世家的当家主,浦家之主,浦寿庚,正是用一位皇帝的血,来为自己的家族争取到了这份权益,这份“岁千万,息其五”的权益。

至于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张颠却不肯再细说,称那些事情应该由弟子们自己去调查清楚。

“总之呢,之后就这样形成了传统,武荣城中的郡守,由朝廷任命,武荣港中的市舶使,却由夷商们自己推举。五百年来,武荣城一共有过三十一位市舶使,全是夷商,全是如此产生。”

但韩沙却不能接受这个传统:天下官职自皇帝出之,非人臣可以自专。那怕以亲王之尊,封疆之重,自行征辟的椽僚们也休想直接为官,总要先转上三转,似武荣这样作法,国家取才大典还有何用?十年寒窗三场文战又有何用?

……然后,他就再一次的惨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