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事,在军中成为笑谈。
旁人都说太子无用,只是个长得妇人之塌、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在边关将领们心里,他只怕不如元平侯姜梁的地位高。
这几年,西北的士气越发低靡。
假如还是先皇在时,不可能随便就丢了一个固原镇。
那等重镇,假如不取回,朝廷的士气会更加低落,蒙古部落总有一日要打到京城的。
皇帝是必须亲征的。
这次的亲征,他尚未走,就像照妖镜,把太子的本性照得原形毕露。
太子的毛病,是皇帝从前知道的远远要多。
从前皇帝觉得,太子尚有可取之处。太子是个性格温和又善良的孩子,但是他情绪容易激动。
说得好听些。太子叫恩怨分明;说得难听点,太子就是任性。
他这种性格,假如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这么直爽又热情,颇有人缘的。
但是作为君王,他这种性格,就是他致命之处。
这次的准备亲征,让皇帝把太子看了个透。
皇帝已经心凉了半截。
而如今这件事,太子分明就是想报复朱仲钧上午驳了他的话,根本不去查就把晋王拖到了皇帝面前。还当着皇帝的面。既讽刺朱仲钧。又辱骂晋王。
若他仅仅是儿子,皇帝也能原谅他。
但是,他是太子。
他的行为,轻率又鲁莽。假如天下托到他手里。迟早要大乱的。
换太子并非易事……
皇帝此前最关注的,还是出征之事。调兵需要一个月。他没时间先去去想太子的事。
再有一个月,他就要出征了。
他真的不放心把京城交给太子。
所以,他把顾延韬先抬到了首辅的位置,再留下朱仲钧。他在太子面前拔高朱仲钧的地位,甚至当着朱仲钧骂太子,就是想让太子明白:朱仲钧是皇帝最信任的人,皇帝不惜太子的颜面……
太子若是得罪了朱仲钧,就是得罪了皇帝。
可惜。从今天的事情上看,太子根本没有领悟到皇帝的意思。也许他领悟到了,但是他根本不怕。
他大概觉得,他的太子之位是坚固而无法动摇的。
他根本不需要讨好皇帝。
这点,皇帝既失望又心惊。
*****
晚上。朱仲钧回了平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