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视频剪辑开局 盘点十大帝王 > 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择(第2页)

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择(第2页)

他可以很好的弥补朱元璋杀气过重的特点,让朝廷和国家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这也是朱元璋选择朱标甚至是朱允炆,而没有选择朱棣的原因。

然而不幸的是,太子朱标先于朱元璋去世。

无奈之下,朱元璋选了皇孙朱允炆做继承人,虽然朱允炆也是仁义之人,但他毕竟是晚辈,是很难靠自己压制住那些手握兵权的皇叔藩王们。

因此,朱允炆在上位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然而,朱元璋特意为朱允炆挑选“铿锵三人组”虽然都有一定的特长和优点,但却都过于脱离现实,甚至是过于理想化了。

齐泰是朱元璋时期的进士,黄子澄本来是状元,只因紧张没能回答对朱元璋自己的出生日期,导致被降低为探花。

这两位都是学儒家的行家,提起理论知识那是一套套的。

而方孝孺则更不简单,他的老师是大学者宋濂,自身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甚至被朱元璋藏着舍不得用,特意留给了下一任皇帝当“诸葛亮”。当然,方孝孺比诸葛亮还是差了不少。。。

这三位儒家学者为人都很正直,他们也都是好人,而且他们对朱允炆对大明的忠心也都是无可挑剔的。

只是他们和朱允炆一样,把自己放错了位置,既然是当朝重臣,就不应该整日以学术治国,那只能是书呆子才干的出来的傻事。

后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在这三位“卧龙凤雏”加“冢虎”的辅助下,朱允炆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削藩。

最后削着削着,朱允炆把自己的皇位削没了,“铿锵三人组”把自己也削没了。

不过这三人倒也硬气,没有愧对读书人的气节。

齐泰被捕之后宁死不屈,朱棣下令就他处死,家人则被灭九族,唯一幸存的6岁儿子被发配边疆,一直到明世宗时才被赦免。他的女眷更加可怜,她们被惩罚世代为官妓,每日到军营供士兵玩乐。

黄子澄的命运和齐泰差不多。京师被攻破之后,朱棣亲自审问他,黄子澄抗死不屈,朱棣恼羞成怒下令将他肢解而死。黄子澄的家人被灭九族,幸存下的女眷世代充当官妓。

而方孝孺是最惨的。

因为他拒不投降,而且又拒绝为朱棣草拟诏书,还大言不惭的说“诛我十族又如何?”

结果,他真的被灭了十族,而方孝孺本人也被朱棣凌迟处死。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挑选的接班人和辅佐之人都有些不太恰当。

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他希望大明在一位仁慈的君主领导下休养生息,但却忽略了他们身上那种脱离现实,过于主观理想化的缺陷。纸上谈兵,这其实也是大部分读书人的通病。

。。。。。。

再看看朱棣选择继承人和继承人的辅佐之臣,就不得不佩服朱棣的看人眼光了。

朱棣的儿子中,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是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

长子虽然身体不好,长得很胖,但是他胜在性情仁厚,且是嫡长子,天生就占据着继承者的优势。

而次子朱高煦则是朱棣的翻版,非常英勇,在靖难之役中有多次的精彩发挥,朱棣一直在二人之中徘徊,不知道选哪一个做接班人比较好。

后来,朱棣在征询大才子解缙的看法时,解缙道出了一个关键点——“好圣孙”!

意思是朱高炽有个好儿子朱瞻基,就是这一点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事实证明朱棣的选择十分正确,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二人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他们加起来也只有十一年,但是他们却开创了华夏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仁宣之治”。

当然,要是朱棣没有说那句让朱高煦一直耿耿于怀,乃至于造反的话,就更完美了。

朱棣配备给儿子和孙子的智囊团也是三个人,但是这三个人比建文帝的那三位可强多了!

他们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和杨溥。

他们三人是内阁重臣,历经四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