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太尉如此心诚,你还不随他去成就一番事业?”
“若是长居于此,恐真会变成一山村野夫,相较于老朽,你正值壮年,莫要负了这一身才华。”
庞德公在一旁撮合着,他岂能不知孔明心中之志。
“若是孔明先生在如此这般扭捏,那关某只好先礼后兵,叫人将先生绑回去了。”
关羽可不就这么说说,他可没什么心情学刘备三顾茅庐。
如果这诸葛亮还想装模作样,他关羽不装了。
毕竟装了这么久,还是很难受的。
“嗷?”
“孔明在隆中时就曾听闻太尉做事不拘一格,看来要将恐明绑回去那也不是说说了?”
“既如此,我还能说什么,只能跟太尉而去,任其差遣了。”
诸葛亮可不傻,他又怎么看不出这关羽的心思呢。
自已无兵无权,手无缚鸡之力,若是被人家强行拉去,那岂不是只有束手就擒了,任其宰割了?
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我有一计,可使太尉轻得荆襄之地。”诸葛亮微微一笑。
既然决定投效,那就应该积极表现。
孔明是这么想的。
“我五十万大军已然进驻荆襄之地,若想取,还不是手到擒来?”
关羽微微皱眉。
“太尉岂不是在拿孔明开玩笑,太尉之兵,皆乃北方士卒,皆不熟水战,若交战,可有必胜之把握?”
“若能胜,想必也是一场苦战。”
“想必太尉心里,十分清楚。”
诸葛亮淡然一笑。
“孔明先生之言不无道理,我军大都北方士卒,不熟南方气候,军中士卒多有水土不服之状。”
“我若想取这荆襄之地,困难重重。”
“若孔明先生心有良策,关羽不吝赐教。”
关羽倒想知道,这诸葛亮究竟有什么策略,能让他轻得荆襄之地。
诸葛亮微微斜眼,嘴角勾出一抹邪笑:“关云长,你这是要将亮架在火炉上烤啊。”
“呃。。。”
“孔明先生何出此言。”
关羽微微一笑,急忙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