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需容貌,何须打扮自己。”东娘垂眸,是啊,她只是想自己看上去,更亲和一些,至少不会因为那生硬的龙袍,让儿子望而却步。
她伸出手,喜鹊扶住她,两人走到御书房之中。没过多久,只听外边禀报:“十七王爷,大秦太子,大秦宣亲王觐见。”
东娘呼吸一窒,很快,就看见门被推开。
“参见(大唐)陛下。”
那小人走在众人之前,与十七并排。她望着那个孩子,手心都要被自己扎破了。那便是她日思夜想的孩子。
庆云一步步走来,看着眼前这个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女子,忽然有些害怕,下意识的停止了脚步。
东娘已经迫不及待的站起里来,迎了过去:“庆云,叫母皇。”
庆云仰着头,倔强的一声不吭,他的眼睛在闪烁着,像是含着点点星光一般。
十七低着头,有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他沉默着,盘算着其中的事情。
相比之下,柳至君几乎成了泪人,她捂着嘴,不断地啜泣着。
东娘看着不肯亲近自己的孩子,苦笑一下,虽然是早有预料,可是真的看见孩子不肯亲近自己,还是有些难过。她知道事情不能急于一朝一夕,于是收起了想要拥抱她的手,转而看向了柳至君,微微一笑道:“好好的喜事,为什么哭?”
柳至君在忍受不住,扑了过来。东娘单手搂着她,为她顺气,然后摆了摆手,让十七将其余的人都领出去。
十七看了庆云一眼,庆元迟疑了片刻,亦是跟在十七身后走了出去。
待人都离开了,她更是泣不成声,东娘连忙让倒茶:“喜鹊,快点倒茶来。”
怀里的柳至君一僵,擦了擦眼泪,东娘解释道:“初到异地,我不适应,处处找你,便给她取了你的名字。”
她接过水后,让喜鹊也下去了。
柳至君悔恨的说道:“当时,奴婢就不该离开。”
发生动乱之际,她第一时间往宫里跑,可惜被莺歌拦住,直接护送皇嗣离开,没能陪伴在东娘左右,成了她后悔一辈子的事情。
如果可以重来,无论如何,她也不愿意离开主子半步。
只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东娘掀起茶盖,笑着道:“你在又能如何?走了好,省着我牵挂,放心不下。”
柳至君望着她,轻声道:“太子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而已,况且当年的事情,没人和他细说。”
东娘垂眸,放下茶杯:“既然如此,那就不要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