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假日酒店刚开张营业不久,凯蒙·威尔逊便着手建造更多的假日酒店。1952年9月,他在报纸上刊登整版广告,宣布第一家假日酒店已开张营业,同时列举了接着将开张的三家假日酒店及其地址。一家定于下月开张,地址在第51南高速公路,另外两家都定在1953年开张,分别位于第61南高速公路和第51北高速公路。
这一做法,当时遭到不少的人非议——威尔逊竟在没有购地或租房协议的前提下,提出了三家假日酒店开张的时间表。结果表明其雄心壮志多少有过分,但并不严重。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在孟菲斯一个地方建成、投入营业的客房就共计448间,从而使他在当地的旅馆业市场上成为一名主要的经营者。
1953年,威尔逊与住宅营造商全国联合会副主席华莱士·约翰逊成为合作伙伴,共同经营假日酒店。威尔逊把这一点看作是向全国铺开假日酒店的一条途径。他们迅速同成百上千家已经在营业的旅馆取得联系,使假日酒店当时就能采用各家旅馆已经实行的预订制度和营销计划;通过向其他的住宅营造商兜售建造假日酒店的计划和许可证,他们在本行业率先采用了特许制度,把它推向了全国。
1962年2月,第400家假日酒店在印第安纳州的温森斯开张。凯蒙斯·威尔逊曾向妻子多萝西作出要开办400家假日酒店的预言之后,不仅过了10年就实现了预言。“好啦,把第400家假日酒店开张之事告诉给多萝西,这大概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乐趣之一吧。”
到1972年,假日酒店公司在各地开设的假日酒店共有1405家,分布在美国的50个州以及20个国家和地区,一年服务的旅客达7200万人。威尔逊的观点是将汽车旅馆办成大众服务。他已经把这个观点转变成普遍存在的现实。假日酒店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历史上分布最广,从而也就是最为庞大的连锁旅馆。
威尔逊不断去设立自己的目标和野心,不断地尝试实践,又不断地将自己的野心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赢得了不断的成功。
有志者因为一时的处境艰难,而被人瞧不起,甚至被人欺负的时候,他的鸿鹄之志是很可能被人视作是痴心妄想的,也是将成为庸人、闲人的谈笑对象的。
不过,“野心”一词,毕竟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对自己期望过高,能力有限而实际上达不到目标所要求的程度。此外还会因各种外在条件的限制、机遇不好等等,本来有能力却也无法实现目标,本来的雄心,最后沦落得“野”了一点。即便如此,“野”一点不亏什么。只要能及时发现、及时承认、及时调整、不再去一条道走到黑就行。
无论是“野心”还是“雄心”,两个词里头都有点冒风险的意思。谁能在一开始没有奋斗的时候、没有尝试过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行?试过了,不行,放弃,一点不丢人,合情合理,将来也不会后悔。
每天自信多一点
当我们有了雄心壮志之后,我们还需要每天鼓励自己,每天重塑和加强自己的信心。这是因为目标的实现、成功的到来从来就不是一个朝发夕至的过程,我们将会遇到别人的非议和不解,遇到不断的失败和打击,面对自己的沮丧和退缩,面对一日复一日的平凡和平淡。所以,为了使自己坚强起来,为了不坠凌云之志,我们有必要每天对自己说:“我能行。别人做到的,我能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球王贝利的名声可谓是如雷贯耳,但是让人无法相信的是贝利曾是一个自卑的胆小鬼。“我为什么总是这样笨?”当时的贝利可没后来潇洒自信。当他得知自己人选了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一种前所未有的怀疑和恐惧使贝利寝食不安。贝利终于身不由己地来到了桑托斯足球队。
“正式练球开始了,我吓得几乎快要瘫痪。”他就是这样走进这支著名球队的。第一次教练要让他上场,还让他做主力前锋。紧张的贝利半天没回过神来,双腿好似长在别人身上一样,每当球滚到他身边,他都好像看见别人的拳脚朝他打过来。他就是被逼上场的,而当他一旦迈开双腿,便不顾一切地在场上奔跑起来,他眼中便只有足球了,恢复了自己的足球水平。
事实上,那些让贝利深深畏惧的足球明星们,其实并没有一个人轻视贝利,而且对他还相当友善,如果贝利自信心稍微强一些,也不至于受那么多的精神煎熬。
如果态度是建立自信的基础,决心就是把态度坚定地纳入生活的技巧。成功学家卡耐基在他的书中、演说中、私人咨询中以及在培训班上把这种说法提出来。“如果我们当真要改进自己,我们就必须养成新的习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性格不过是我们习惯的累积,我们的习惯就是我们自己。”卡耐基常常说到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四原则,以帮助人培养新的、理想的习惯:
第一,以我们所能有的全部热忱开始。谈到如何培养新习惯,还没有人提到班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在年轻的时候就订出一张表,列出他要自己培养出来的13点特性,他称之为13点美德。他每个星期专心培养一种美德,13个星期以后,再从头开始,一再反复做。他了解习惯只是重复,而重复就是习惯。
我们之中大多数人,有时候会下很好的决定,但不久就把它忘了,富兰克林不会忘,日复一日保持了下去。他把这种努力当作一种游戏竞赛,永远不让自己的热忱冷却下去。因此,我们从富兰克林学到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如果我们想培养新习惯,那我们就得以自己所有的全部热忱开始,把培养新习惯看成是我们心目中最重要的事。然后新习惯自然会带给我们美好的事物,并不断地提醒我们。新习惯或许会增强我们的健康,或许会增加我们的人缘、收入或我们的自尊。继续利用这些好处提醒自己,直到我们的热忱达到沸点。
第二,抓住每一个机会实行我们的新决定。有一个叫威廉·史丁哈德的人,曾经是个闷闷不乐的人。但是有一晚,威廉·詹姆斯跟他谈到微笑的好处之后,他决定开始学习微笑,而他毫不犹豫地就开始了。
第二天早上他就开始学习微笑。从这天开始,每天吃早饭的时候都能看到他微笑。那天早晨他对他所遇到的每个人微笑,他对那些从来没有看到过他微笑的人微笑。
第三,不要允许自己有一次失败。我们不能经常对自己的过失和失败说,“这一次不算”。不管会不会失败,我们开始做的时候一定要尽全力、想尽所有办法,并进行周密的策划。我们应该以一种必胜的决心开展我们的工作。威廉·詹姆斯教授曾经指出,一次失足就像把毛线球掉到地上一样。而线球是要花很多时间仔细绕起来的。因此,我们把它掉在地上一次,就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够再把它绕起来。我们不允许自己用失败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因为失败会让我们花费数倍的时间和精力去挽回。而且,一次的失败都可能让我们的心理留下阴影。
第四,烧掉我们后面的桥。凯撒渡过英吉利海峡,领着他的军队登陆在今天叫做英格兰的地方,他就是照这个原则去做的。当然,他烧的不是桥,而是破釜沉舟,把他的船都烧掉了。他告诉他的军队,他们在敌人境内,没有撤退的工具,他们只能够前进、征服,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前进、征服。这实际也是要求我们以必胜的信念来面对我们的困难和目标。
梁启超对此曾经有过一段精辟的表达,“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无自信心,每处一事,既看得透彻,自信得过,则以一往无前之勇气赴之,以百折不挠之耐力持之。虽千山万岳,一时崩溃而不以为意。虽怒涛惊澜,蓦然号于脚下,而不改其容”。
对有志者来说,信心可以克服万难,化险为夷。
1980年5月,一群度假的游客从斐济群岛的威第雷佛出发,一起搭乘一艘长仅4米的机帆船,到离岸15公里的暗礁上旅游。6人在万里无云的南太平洋上,观赏五颜六色的珊瑚,海面平静,晶莹诱人。下午三点钟,他们启程返航,就在笑声不绝的时候,海面突起风浪,将小艇打翻,几个人被抛人海中,情势十分危急。
大家惊恐慌乱起来,有人主张游回暗礁,有人建议弃船游回威第雷佛。大家七嘴八舌,各执一词。这时,比尔插话了,他是一个有经验的冲浪救生会会员。他打断了大家的话,坚定地说:“最要紧的是我们不要离开船。大家聚在一起还有希望,万一分开,我们只有靠自己的力量,而鲨鱼和海浪随时都会把我们吞吃掉。”
大家看到比尔的话里充满信心,都接受了他的建议。众人齐心合力把小船翻正,只有舱顶露出水面。这个摇摇晃晃的船体,是他们求生的惟一希望。他们在水里共同推着船前进,同时轮流让大家到舱内休息。比尔说:“要紧的是大家采取团体行动,发挥团队精神,保持必能生还的信心。”沉没的船由6个人缓缓向前推着,比尔不断地鼓舞大家,同伴中开始有人不支,只好到船舱里,让别人推着走。经过18个小时的艰苦奋斗,他们最终游回到岸边,死里逃生。
良好的自信心理,使人能够充分相信自己,能够承受各种考验、挫折和失败,敢于去争取最后的胜利。自信心理是后天养成的,是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努力而加以改变的。对于培养自信,我们还可以采用下面的五个简易的方法来实行。
第一,始终想着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许多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认为,自己没有别人那样聪明、漂亮或灵活,总感到低人一等。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发掘和表现自己聪明才智的实际作为。如果认识了自己的自我价值、确立了自信,有了积极的自我形象感,那就会积极进取,充分发掘自己潜在的聪明才智,那么伟大对我们来说仅仅是机会而已。
第二,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去。哲人曾说,每一个人都拥有天上的一颗星,在这颗星星照亮的某个地方,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专属于我们的事业。因而我们必须百折不挠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这需要时间,需要知识、才智、技巧,需要整个心力的成熟发展,不要因为看到别人似乎轻易取得成功而气馁。
第三,时刻想着自己能成功。不少人心中总是出现“完了,这回又得挨骂了”等负面的想法和心理。由于这样不利的信息每天在脑中闪现,就会削弱自我形象感。一个克服这种怯弱自责心理的良好方法是想象。为了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在脑中“看”到我们正在取得成功的形象。在脑中显现你充满信心地投身一项困难的挑战形象。这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在心中呈现,就会成为潜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引导我们走向成功。这种成功的白日梦,是一个能确立成功的自我形象的可以普遍采用的方法。
第四,不要为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是一种信任的期待,会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但是它有时会成为束缚我们的桎梏。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别人成功了,就对自己妄自菲薄,也不要错把人家的期待作为沉重的精神包袱。能真正认识自己的只有自己,凭我们的知识与经验,以及直觉去寻找我们应有的位置。
第五,多找一些志趣相投、真心相等的朋友。最能增强良好自我形象感的途径是使我们感到生活中充满着爱。这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去实现,需要我们付出诚心和爱心。向他人贡献我们的友谊,自然会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使我们不感到孤立无援,也不再那样害怕失败和挫折。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对自己得有信心。信心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一种平静稳定的心理现象,更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美德。有信心的人,总是显得稳健安定,仪态优雅,从容机智;缺乏信心的人,则惶惑畏惧,优柔寡断。信心是精神生活的舵,它维持我们生活的方向;信心是生活的存储器,它使我们强壮有力,无坚不摧。有大信心者,就会有大成功;有小信心者,只能有小成功;没有信心者,则没有成功。
我们的信心也跟我们的健康一样需要我们自己每天去呵护,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