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人生50年规划的时候,他的父母正为无法负担他的学费、生活费而发愁。他也有过到快餐店打工的想法,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定了,因为这与他的梦想差距太大。他决定向松下学习,通过创造发明赚钱。
他开始逼迫自己不断想各种点子。一段时期内,光他设想的各种发明和点子,就记录了整整250页。
最后,他选择了其中一种他认为最能产生效益的产品——“多国语言翻译机”。但这时问题马上来了,他不是工程师,根本不懂得怎么组装机子。但这难不住他,他向很多小型电脑领域的一流技术专家请教,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构想,请求他们的帮助。
大多数教授拒绝了他,但最终还是有一位叫摩萨的教授答应帮助他,并为此成立了一个设计小组。这时孙正义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手上没有钱。于是,孙正义又想出了一个主意——等到他将这项技术销售出去后,再给他们研究费用。他的想法终于征得了教授们的同意,并与他签订了合同。
产品研发出来后,他到日本推销。夏普公司购买了这项专利,并委托他再开发具有法语、西班牙语等7种语言翻译功能的翻译机。这笔生意一共让他赚了整整100万美元。这个时候,孙正义才19岁。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除了要有积极的心态和正确方法外,还要不断尝试,勇于坚持。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我们轻易地放弃了,那么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我们勇敢地去尝试了,坚持了,结果则很可能让我们喜出望外。不到最后不能分出胜负——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牢记的。
章蓉刚从旅游学院毕业后,来到一家著名饭店当接待员。参加工作不久,她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位来自美国的客人焦急地向值班经理反映,来中国前,他就预订了美国-北京-哈尔滨-香港的联票。但是,由于疏忽,一张去哈尔滨的机票没有及时确认,预定的航班被香港航空公司取消了。如果不能及时赶到哈尔滨去签定合同,将给他的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
酒店的老总当即指派章蓉和另外一位老接待员解决这一问题。她们一起到民航售票处,向民航的售票员介绍了有关情况,希望她能够帮忙解决这一问题。
但售票员的回答是:“是香港航空公司取消的航班,和我们没有关系。”章蓉想为客人重新买一张票,但又被告知,去哈尔滨的票已经全部卖完了。
她们再一次向售票员重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外国客人,如不能及时赶到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但售票员的回答仍然是:“对不起,我也无能为力。”“难道就再没有别的办法吗?”章蓉问道。售票员说:“如果是重要客人你们可以去贵宾室试试。”她们立即赶到了贵宾室,却被拦在了门口,工作人员要求她们出示贵宾证。
章蓉不甘心,又重申了一遍情况,但工作人员还是不同意让她们进去。她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假如要买机动票,应该找谁?”得到的回答是:“只有总经理。不过我劝你们还是别去找了,现在票紧张得很!”
碰了这么多次壁,同去的老接待员已经灰心丧气了,她拉着章蓉的手说:“下面的人都这么说了,票这么紧张,很多人都会托关系找票。再去找总经理,恐怕更没希望了。算了吧,还是回去吧,反正我们已经尽力了。”
那一瞬间,章蓉也有点动摇了,但很快她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毫不犹豫地走进了管理票务的总经理办公室。见到总经理后,章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讲述了一遍。总经理听完之后问:“你干这个工作多长时间了?”得知她刚刚参加工作,看着她满是汗水的脸,总经理被她认真负责的态度打动了,说:“我们只有一张机动票了,本来是准备留下来给其他重要客人的。但是,你的敬业精神和对客人负责的态度让我非常感动。这样吧,票就给你了。”
当章蓉把机票送到望眼欲穿的客人手上时,客人简直是喜出望外。酒店的总经理知道这件事后,当着所有员工的面对她进行了表扬。不久,她被破格提拔为主管。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要放弃。当一个偶然被关在冷藏车厢的人被发现时,已经手脚冰凉、全身紫青,完全是一副被冻死的症状,在人们愤怒地责怪司机的疏忽大意时,司机却发现那天他并没有打开空调——关在车厢里的人是被自己绝望的意念“冻死”的。当一个困在沙漠中8天的探险者被营救出来时,他告诉人们,是生存的希望让他战胜了饥饿、干渴和寒冷。
当我们将一件件“很难办”、“不可能”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加上百折不挠的意志办到后,对我们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让自己屈服的了。
成功就是将一件件现在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的过程。
点燃梦想——让野心成为自驱力
野心是一个贬意词,用好听一点的说法是雄心。野心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基础,是我们行动的源动力。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是对士兵的“野心”的最好鼓励和说明。世俗观念中,“野心”这个词并不好听,然而许多成功人士都是因为自己有一颗“想当元帅”的野心而最后如愿以偿的。如果没有野心,他们照样会流于平庸。其实,野心就是雄心,就是目标,就是方向。
陈涉(陈胜)小的时候,在为人耕田之余对伙伴说出“苟富贵,无相忘”时,却被平庸的小人笑话道,“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当和叔叔项梁躲得远远地观看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的盛况时,项籍(项羽)说出“彼可取而代也”这样的话后,却被叔叔赶紧捂住了口,呵斥说,“不要胡说八道,大逆不道,被人揭发这是会诛灭九族的。”
把自己的志向说成是野心是需要勇气的。这意味着我们从现在开始,已经作好“丢面子”的准备,去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抛开世俗的置疑和偏见,勇敢地实践自己的理想。当没有了思想的顾虑后,我们才能甩开包袱,真正开始特立独行,去做人家不屑做的,做别人不敢想的。当我们吃尽苦中苦,屡尝失败之后,成功终究会“熬”不过我们的无畏和不屈,向有志者敞开大门。
凯蒙斯·威尔逊自1952年创建假日酒店,在不到20年间,他就把假日酒店开到了1000家,并走向了全世界,从而使假日酒店成为达10多亿美元规模的酒店集团,尽管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凯蒙斯·威尔逊仍孜孜不倦,不断改进,永不满足,永远有超越对手成为最强者的野心,有将自己的酒店开到美国每一个州每一个需要酒店的地区,进而遍布世界的野心。
1913年1月5日,凯蒙斯·威尔逊出生于美国南方孟菲斯市西北的西奥拉小城镇。在他仅仅9个月的时候,29岁的老凯蒙斯患了重病,还来不及看到自己的儿子过1周岁生日便去世了。年仅18岁的母亲多尔把威尔逊带到孟菲斯市的外婆家居住。在取得政府补助之前的那段日子里,多尔别无选择,只有走出家门去工作,以养活自己和年幼的儿子。
威尔逊在年幼时就开始干活挣钱了。他的第一次工作是给“奶油面包房”做广告,挣了5美元。他6岁时找到了比较稳定的工作,就是卖《星期六邮报》,每份售价5美分。后来,威尔逊又找到一些挣钱活,如利用晚上的时间在一位大伯家的地下室里制作摇椅、帮食品杂货店做食品装袋的工作等。他自己说:“凡是你能想到的种种临时工作,我都干过。我是世界上最差的学生,因为我一有时间便工作,从而总是感到疲劳。我一到学校,便昏昏欲睡。”
威尔逊后来回忆说:“我的母亲找到了一份工作,给一位牙医当助手,每周工资11美元。后来,她当上了一名簿记员。可是,她一个月的收入从来没有超过125美元。此情此景,你能想象得出吗?回首当年,那是何等艰难的岁月,真是度日如年啊!”
1930年,经济危机的灾难很快遍及美国,母亲多尔也加入不断扩大的失业大军。当时,威尔逊在中央中学读最后一年,他决定由自己去找工作挣钱,肩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了。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于对母亲的回报,17岁的威尔逊对自己说不论自己受多大的苦,也要出人头地,成为有钱人,让母亲过上富足的生活。
威尔逊离开学校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经纪公司内把股票的最新价格写在木板上,每周工资12美元。不久当上了簿记员,每周得到的报酬仍然是12美元,而其他簿记员每周工资为35美元。他要求加工资,但给他一星期只增加3美元。于是,他便离职而去。
年轻的威尔逊不打算为别人工作,于是不得不开动脑筋想办法。他先后卖过爆玉米花,经营过弹球机。
一次,在他获悉有一家电影院正待出售,就发挥了其迅速成长的创造能力和能言善辩的口才,筹措到了必需的资金,终于办起了属于自己的电影院。这家电影院坐落在孟菲斯市郊区密西西北河畔的一个社区内,它叫德索托电影院,威尔逊前往观察后,就去找该电影院的业主。业主要价2000美元,威尔逊认为可以接受此价,但条件是在他将电影院重新开张后才能付款,每周付25美元,直至2000美元付清。该电影院业主表示同意。
紧接着,威尔逊前往全国剧院供应公司,该公司的经营者是鲍勃·博斯蒂克,在威尔逊经营电影院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帮助。那一天,博斯蒂克向威尔逊出售了价值4000美元的设备,全部赊销。就这样,威尔逊又一次在没有做出什么初次付款的情况下,搞起了一项新的经营。
威尔逊经营的第一家电影院,由于管理得当,相当红火。于是,他在博斯蒂克的大力资助下,在孟菲斯市通往机场和拉马尔大道的弯角处建造了一家崭新的电影院,这家电影院又获得了成功。此后,威尔逊开出了一家又一家电影院,几年里一共开办了11家电影院。
凯蒙斯·威尔逊的母亲一直对他说,她多么向往有一幢自己的房屋。到1933年威尔逊20岁时,他积蓄的钱已足够给母亲造一幢房屋。于是,威尔逊付出1000美元在波普拉大街买了一块地,又花了1700美元造了一幢房屋,一共花去2700美元。那个地方当时还未开发,实际上还是农村,可后来该地区已经成为孟菲斯市最繁忙、最稠密的商业地带之一。他曾用这幢房屋作抵押,得到6500美元贷款。这件事给威尔逊很大启示,房产行业蕴藏着无限商机。他说:“如果说,能以1000美元买一块地,以1700美元造一幢房屋,然后以此作抵押借到6500美元,那正是我所向往的经营。”于是,从那一天开始,威尔逊当上了一名房地产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威尔逊应召服兵役,当了一名美国空运指挥部的一名飞行官。
战后,凯蒙斯·威尔逊继续经营房地产、电影院等诸多产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1951年夏天的某一天,威尔逊带着母亲、妻子和5个孩子,驾驶着汽车,兴致勃勃前往华盛顿特区,打算在那里过一个愉快的假日。他们一行进入一家汽车旅馆后发现,旅馆破旧简陋,不堪入目,没有洗澡地方,没有娱乐场所,租金却贵得惊人。而且每到一家汽车旅馆,旅馆对同大人合住一间客房的每一个孩子总是要额外收费,每个孩子加收2美元。当时,一间客房的宿费大约是6至8美元,威尔逊有5个孩子,这样一来,他住8美元的客房变成了要付18美元。威尔逊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旅途中的种种遭遇,使愉快的度假变成不愉快了,因此未等假期届满,威尔逊一家就打道回府。在回家的路上,商人的本能使他的思绪像飞转的车轮那样,转个不停。他想:“我为什么不开个汽车旅馆呢?”
这一次不愉快的度假,竟成为威尔逊开创新事业的契机。
1952年8月1日,威尔逊的第一家假日酒店正式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