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祖仁大师的内心,其实也是矛盾重重。
到底是把尹德芳继续留下,还是让他提前出师呢?
一名银匠学徒工,按照正常的出师时间,银匠学徒至少跟着自己的师傅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整年。
这是处于对技术的保护,也是学习时间的必要保证和最低要求。
按时间上算,尹德芳在他的银匠工坊当学徒工,满打满算,还不到一整年。
问题是,尹德芳现在已经把寸大师的银壶一片造技术的精髓,都学到了家。
没有必要再待在他的银匠工坊。
多待一天就是浪费一天的时间,不利于尹德芳长远的发展。
寸大师不是那种目光短浅,见钱眼开的银匠大师。
如果再不让他出师,仅仅为了自己银匠工坊完成订单,作为一名银匠大师,寸祖仁觉得自己就瞧不起自己。
如果硬是把尹德芳留在自己的银匠工坊继续工作,也不是没有理由,他毕竟没满一整年,把他留下来,在哪里都说得过去。
但是,为了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寸祖仁大师觉得自己的目光,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
在中国这片富饶的大地上,现在从事工艺银壶制作的人数,还不是很多。
还需要更多优秀的人进入这个朝阳产业,让这个行业发展壮大。
尹德芳就是一只展翅欲飞翔的雄鹰。
当师傅的,要学会放手。
一只雄鹰,应该有属于它飞翔的更广阔的天空,应该让它在自己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寸祖仁大师暗想,自己的银匠作坊,强行把尹德芳留下来,顶多多拿一些订单而已,多完成一些订单而已,多赚一些钱而已。
对于这么古老的银壶一片造技艺传承,没有任何价值和贡献。
赚钱,如果能够养家糊口,就足够了。
钱,赚到了一定的程度,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世间很多人,拼命追求三大自由,财富自由,身体自由,精神自由。
年轻时用身体拼命赚钱而非用资源赚钱,到头来,身体拼垮了,也只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
人生在世,不过三万个日子。
更多的时候,一个人,更应该为自己的兴趣而活着,为自己的梦想而活着,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活着。
寸祖仁觉得自己的徒弟尹德芳,他就是一个对工艺银壶制作兴趣浓厚,有梦想,有理想信念的人,应该让他尽早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寸祖仁大师思来想去,最后作出决定,赶尹德芳早日出师,让他前往西藏地区,继续学习银器制作技艺技法。
出师前,给尹德芳举办一个盛大的出师仪式,同时也举行大师自己个人作品慈善拍卖会。
对于寸祖仁大师来说,失去这个爱徒,他有万般的不舍。
当师傅的,不能太自私,更应该让他去学习比自己更优秀的银匠师傅的银匠技艺技法。
为徒弟举办盛大的出师仪式,对寸祖仁大师和他的银匠工坊来说,也是头一次。
当然,也有扩大尹德芳知名度的一面。
同时,拍卖部分工艺银壶。
一部分拍卖所得善款用于当地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