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国工匠金银币 > 第119章 大师挽留尹德芳(第1页)

第119章 大师挽留尹德芳(第1页)

寸祖仁大师把尹德芳叫到自己的小会客厅,拿出银壶银杯,给他泡了一壶上好的茶。

然后,寸祖仁才慢慢地告诉尹德芳,这大半年来,他技术已经非常精湛了,其实把他硬生生地留在自己的银匠作坊,有些自私,主要是为了完成客户的工艺银壶订单。

现在,订单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寸祖仁大师觉得尹德芳已经学到了银壶一片造的精髓,完全可以出师了。

但是,作为寸祖仁这么多年见过最得意的徒弟,他还是舍不得让他过早离开自己的银匠工坊。

银匠学徒学艺没有满一年。

没有满一年,师傅不让徒弟出师,徒弟也只能乖乖地听师傅的话。

寸祖仁大师暗想,人生一辈子,做到绝对幸福圆满,绝对不可能。

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尽量做到谨慎谦卑,尽力而为。

培养一个制作银壶的熟练银匠师傅,需要七八年之久,聪明的学徒,也要三年。

而尹德芳虽然学艺所有的时间加起来,还不满两年,他已经达到别人学了七八年的银匠师傅水平。

培养一个熟练的银匠师傅是难事,培养一个省级的银匠大师非常难,培养一个国家级的银匠大师,那才是难上加难。

想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需要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

需要一级一级的认可,先是县级,市级,然后到省级,最后才到国家级。

成为一名国家技能大师或者工艺大师,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少则要一二十年,多的要三十年左右。

试想一下:一个人,一生中能有多少个三十年?

在寸祖仁大师的眼里和心里,尹德芳是一个德、才、艺兼备的银匠。

他身宽体胖,少言寡语,胸膛敞亮,阳光磊落,为人忠厚老实,对人宽宏大量,拥有大智慧,大格局。

将来他必将成大器,成为一代银壶名匠名师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样的徒弟,求之不得,可以说是万里挑一,只能靠缘分。

如果某一天,尹德芳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国名匠,自己脸上也有光啊。

不但自己是国家银匠技能大师,自己还能培养出国家级的银匠技能大师,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

在银匠大师寸祖仁看来,尹德芳制作银壶的工艺水准,已经具备大师级的工艺水准,完全可以从寸祖仁大师这里出师了。

现在的尹德芳,他的银壶一片造技艺技法基本成熟,他完全可以回到浙江,独当一面,开一家银匠工坊,开馆收徒授艺,把银壶一片造技术发扬光大。

不过,寸祖仁大师觉得,要培养一个真正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实属不易。

他必须和盘托出自己最核心的银壶制作知识,制作理论,制作技能技法和工艺银壶世界的人情世故。

他真诚地告诫尹德芳,说尹德芳还有一段很长的艰难的路要走。

大师寸祖仁认为,自己当年在西藏八年多的时间,才悟透银壶技艺和文化的真正内涵。

尹德芳必须拓宽眼界,见多才能识广,还需要时间沉淀,他的技艺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尹德芳还需进一步了解西藏的银壶制作技艺技法和日本的工艺银壶制作技艺。

还必须了解西藏藏族人的文化和历史以及日本工艺银壶的传承历史和文化。

当然,还有欧洲地区,远东地区使用银器的一些历史和文化。

只有了解更多的银壶制作技艺,了解世界工艺银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银壶高端的客户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工艺银壶市场的走向。

做工艺银壶,不仅仅为了一门技艺,更重要的是把这么技艺传承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