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国银匠免费阅读 > 第10章 初次认识方鲁禅(第2页)

第10章 初次认识方鲁禅(第2页)

于是,准备筹备创办自己的第一家画院——溪月画院。

有了画院,等于有了一个长期交流的平台,接触到更多的画家大咖圈子。

可以参加高级别的画展,提高名声。

拍卖画作和收画徒增加收入,可以以画养画院。

可一去打听房租,他有些傻眼。

一套房子两间店面,一年需要4万多的租金,还不包括画院的装潢费用。

目前,自己手头仅有一万多元积蓄,好友们和方鲁禅的支持,只是口头支票。

福松涛时刻谨记新的师傅的教导,师傅说,你的艺术创作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你得入乡随俗,到咱们当地到处走走看看,了解风土人情,风俗民情,历史文化,历史建筑,工匠大师等。

为了艺术创作,闲来无事。

福松涛就爬到方岩山顶,在丹霞巨石上打坐,听风,听山涛,听山泉流响,听山下叮叮当当的五金作坊传出的敲打声。

此时的福松涛还不知道,在名山方岩山脚下,有一位传奇的五金工匠,正在自家不足十平米的五金作坊里,叮叮当当地敲打一把银壶。

叮叮当当,当当叮叮,工具和金属的碰撞声,富有节奏和变化,极富旋律,仿佛世间最美的音符从山下的作坊飘至山顶,飘向大洋彼岸,飘进卢浮宫。

为了这把银壶,这些年来,这位五金工匠已经敲打坏上百把银壶。

他一直在琢磨,内心不由自主地感叹:古老的银壶一片造技术,为何就这么难呐!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银壶一片造?

简单地说,就是用一把锤子,把一块银锭不停地捶打,延展,壶身厚度仅为1。2毫米,经过多次捶打,最后捶打成厚度仅剩仅剩0。7毫米的,没有经过任何焊接的一把银壶。

整把银壶成型之前,制作工艺过程非常繁琐复杂。

要捶打多少下次呢?答案是近40万次,而且还要用300种不同形状的银匠工具,进行精心制作。

在银壶捶打制作过程,要小心翼翼,稍不留神,一把银壶就敲打成了废品,得重头再来。

一件银壶成品,具体要历经设计,画图,淬炼、灌模、熔接、锤击、敲打、錾刻、镌字、打磨、抛光、镀金、鎏金、仿古、漆艺等,超过15道复杂的工序。

福松涛压根不会想到,两年之后,他即将和这位传奇工匠师傅尹大师结缘,从此走上一条国家工匠大师之路。

福松涛后来结缘的这位银匠师傅姓甚名谁?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位传奇银匠大师傅就是尹德芳先生,他的经历非常传奇,他出生于五金工匠世家。

尹德芳,典型的70后,吃得苦,有自己的艺术追求,敢于创新和开拓的人。

他生得一副标准的国字脸,浓眉大眼,身材魁梧,近一米八的大个儿。

一双大手,皮肤粗糙得很,他的每根手指都比一般人长,超出一般五金工匠师傅的手指差不多半寸。

从唐朝开始,尹德芳的家乡就是做弓弩,兵器的,同时兼做家庭日用五金器具,工具等,原材料主要以铜、铁、锡、铅,制品多卖给普通百姓为主。

一般小作坊,五金工匠们制作的五金产品,很少涉及贵金属金、银、铜。

尹德芳祖上传下来的五金作坊,专门从事锡、铅、铁家用传统五金制品,主打实用,耐用,价格实惠亲民。

这些五金制品,工艺含量不是很高,没有啥工艺附加值,都是实用的五金工具或者家用器具,要量没有量,要附加值没有附加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