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知道蚁贼是何许人呢?”
在崇祯的目光注视下,韩烈侃侃而谈道。
“蚁贼是我大明百姓,是陛下的子民。”
“他们为何从贼,难道是他们天生叛逆吗?”
“答案显然不是。”
“归根结底,是朝廷把他们推到到了叛贼一方去的,而不是百姓愿意投贼。”
“陛下可听过蚁贼,蛊惑人心唱的歌谣?”
“是何歌谣?”崇祯还真没有听过。
韩烈随即高歌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这么一首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歌谣唱出来。
崇祯皇帝瞬间色变,身为大明皇帝,崇祯可不是一个文盲,也不是一个昏聩之人。
虽然他性情乖张,猜忌寡恩,但他也是聪明人。
这么短短一首歌谣,对于贫苦的百姓来说,杀伤力和蛊惑力有多大,但凡有些脑子都想得到。
“好一个蚁贼,这是要亡我大明啊。”
崇祯拍案而起,一脸愤怒的吼道。
“为何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人,向朕说起过这歌谣?”
大殿下的骆养性,王承恩见到皇帝盛怒,不由惶恐的跪倒在地。
至于杨衍一直就在那跪着,压根没有起来过。
“陛下息怒。”韩烈躬身一拜,沉声说道。
“如今蚁贼大势已成,那李自成在襄阳,自称大顺王,要想剿灭,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但俗话说的好,成也王厚,败也王侯。”
“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以前不过是流寇,如今僭越称王,那就是天下共敌。”
“微臣建议陛下下诏,昭告天下地方督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在黄河北岸的山西,河北,山东,湖广,陕西,南直隶设立防线。”
“把蚁贼人马困在河南一隅之地,蚁贼人马,势必缺衣少粮,如此不出一年,民心尽散,朝廷再派精兵出击。”
“一战可定,李自成,张献忠不攻自破也。”
韩烈这个建议,有没有可行性呢?
答案显然是有的。
但是,如今大明的财政,显然不可能支撑,在各地屯兵防守。
这点,崇祯稍微思虑下,便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