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不拒绝成长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接纳 > 第6章 加速成长借助他人力量(第2页)

第6章 加速成长借助他人力量(第2页)

仔细倾听别人的大道理和意见,尝试一下,会有不同的收获,如果真的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不是收获很大吗?也许你有时虽然口里答应,但还是按自己想法去做,固执己见。“听人劝吃饱饭”,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多么实在的一句话。

工作中凡不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往往屡遭失败,而那些虚心的、能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往往会成为更为出色的人。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请你一定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在你钻进牛角尖、不知所措的时候,要记得这句话,仔细想一想,认真试一试,这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况且,在工作中,并不是周围的每个人都愿把大道理讲给你听的。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会积极寻找大道理,以免自己在工作中犯下本可以避免的错误。既然有人愿意帮助你少走弯路,你为何不虚心接受?大道理如果是正确的,你为何不听?

3。善于合作,通过团队的力量推动自己前进

正如一首歌中唱的:“一根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善于与他人协商与合作的人能够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借助团队力量达到自己原本达不到的高度。

杰克·韦尔奇说:“在一个公司或一个办公室里,几乎没有一件工作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大多数人只是在高度分工中担任部分工作,只有依靠部门中全体员工的互相合作,互补不足,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团队造就个人,个人成就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把各种人才聚合在一起。大家会在工作中对别人进行了解,在沟通中能发现别人的许多优点,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取长补短,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可以改变自己以前不好的工作习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就像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一样。一个人只有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孤芳自赏的人常常会有孤掌难鸣的苦恼。纵观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可以发现,真正取得竞争优势的人首先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完全靠单枪匹马而稳操胜券的人并不是经常出现的,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专业分工精细而又合作共处的时代。

我们每天都要做许许多多的事,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不断地寻求帮助,提高自身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合作是成功的快捷方式,只有懂得合作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

几年前,有一家世界知名的公司要招聘4个部门主管,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蜂拥而至,通过几轮全面而细致的考试,终于有16个人凭借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能力闯过重重难关,进入了最后的面试阶段,这一轮的面试由该公司的总裁亲自主持。

总裁让助理把考试过程中需要的资料分别发到了每位面试者手中,然后他郑重地说:“祝贺你们来到这里,我也很高兴见到你们,能够来到这里就足以说明你们都是某个领域、某一专业的优秀人才。我希望你们都能够留下来,但可惜的是,你们当中只有4个人能够留下来,因为现在只有4个空缺职位,因此今天我们不得不淘汰其中的12位。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能在今天突围出去,那么他明天就会成为我的同事。”

总裁看了看面前跃跃欲试的16位人才,接着说道:“我不再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了,现在我开始宣布这次考试的题目——请大家拿好各自手中的材料,这次考试就是要每个人根据现有的材料完成一份策划案,当然你们可以运用所有能用到的方法。另外,你们要分成4组,每组4人,具体是谁和谁一组,你们自由组合。下面大家开始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

两分钟后,这16位面试者已经自由组合成了4个小组。总裁又说:“从左往右排,这4个小组分别称为A组、B组、C组、D组。现在,大家可以开始着手自己的策划案了。30分钟以后我再来。”说完,总裁离开了房间。

30分钟以后,总裁助理按照划分的小组分别把每个人的策划案送到了总裁手里,总裁仔细看了大家的策划案,然后大声宣布:“D组的四位成员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我们?请问您选择他们的理由是什么?”总裁的话音刚落,其他12位面试者就提出了疑问。

这时总裁说:“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因为你们每个人手里的材料都是不全面的,而且每个人的材料都不一样,只有D组的四位成员互相研究了别人的材料,所以他们每个人做出的策划案都比较全面。更可贵的是,他们还结合所有成员的意见,取长补短,制作了一份非常完美的小组策划案。而其他三组的成员都只顾着自己手中的任务,既不向其他成员借阅材料,也不把自己手中的材料借给别人,所以做出的策划案都十分片面。”

接着,总裁又说:“我们公司需要的是具有协作精神的优秀人才,因此,尽管其他人也很优秀,甚至在某些方面比D组的四名成员还要优秀,但是公司的发展仅靠某一个人的优秀是远远不够的。”

成功的生存,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任何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但当他依靠着一个团体时,他的力量会变得异常巨大。

也许你能力卓越,但是不屑于和其他人一起成长,仅靠你个人的能力,公司这辆大车也不能前行一步,因为个人的能力再出色,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都是杯水车薪。只有与同事一起成长,才能共同推动公司的进步,从而成就自己。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个思想。”一个人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取得一定成就,但是若能把个人的能力与别人的能力结合起来,则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比尔·盖茨是微软集团的创始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比尔·盖茨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是他一个人创造的。其中,现任微软总裁史蒂夫·鲍尔默对比尔·盖茨的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物。

微软在成立初期,曾经一度陷入重重危机。比尔·盖茨虽然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天才,但在管理方面却有些欠缺。比尔·盖茨也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学校期间,他就是一个沉默内向的人,参加的绝大多数交际活动都是好友鲍尔默极力鼓励的。

史蒂夫·鲍尔默也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反应敏捷、判断准确、知识面广、善于把握商机,是一个天生的管家,很早就开始了商业实践。

鲍尔默在高中时,就担任了小篮球队的经理人。当时的教练给了鲍尔默很高的评价,并且称赞鲍尔默是他当时见过的最好的经理人。球队需要用的球和毛巾从不会乱放,总是放在它们应该放的地方,在那时候他就是团队精神的典范,因而,整个队伍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于是,比尔·盖茨决定去找鲍尔默。1980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游艇上以5万美元的年薪说服了当时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鲍尔默加入微软,这两位性格迥异的好友通力合作,书写了一个创造财富的神话。

一滴水要想不干涸的唯一办法就是融入大海,一个员工要想生存的唯一选择就是融入企业,而要想在工作中快速成长,就必须依靠团队,依靠集体力量来提升自己。

在荷兰,有一句这样的格言:“靠一根手指,连一个小石子也拾不起来。”合作会增强力量,分裂会削弱力量。如果你想要获得工作的效果,那么从现在开始就积极融入团队,与同事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吧!团队合作,是员工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重要特征,是工作的有力保障,是个人成功的基石。

4。化折腾为力量,骨干员工都是折腾出来的

想成功,就必须能折腾自己,并能经得起折腾。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敢折腾才有机会,经折腾才能成长,善折腾才会成功。

折腾是什么?汉语词典里“折腾”有三种基本解释,即翻来覆去、反复做和折磨。所谓折腾,就是没事找事,无事生非;就是朝令夕改,忽左忽右,就是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不必要的事情。

而在现代职场中,折腾又有了新的定义。折腾,首先要有一种主动做事的精神。自己应该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立足本职,立足自身岗位,立足现有条件,把自己的事做好。第二,不要仅局限于、满足于、放任于每天的一般性的工作,职场竞争十分激烈,不进则退。第三,折腾自己、充实生活、丰富人生。没有经历太多折腾的人生不是精彩的人生。

我们要善于折腾,懂得化折腾为力量,成功蕴含在“自我折腾”中,企业的骨干就是折腾出来的。在大家都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时候,那些骨干力量不断在充电,不断在“折腾自己”,最后他们走上了管理层,而其他人却仍在原地踏步,这就是折腾与不折腾所带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很多员工害怕折腾,抵制折腾,心浮气躁,一折腾起事情来满腹怨言,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他似的。这种员工的结局几乎是一致的:在岗位上碌碌无为、平平淡淡,把自己套在自己设置的笼子里,每天都在抱怨和不满中生存。

相信大部分员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职场上的骨干、成为一名管理者,但仅有梦想是不能成为骨干的,就像并不是所有怀着将军梦的士兵都能成为将军一样。职业成长的人生道路犹如爬楼梯,是个不断向上的递进过程。如果没有到达楼顶,无论站在哪层台阶上,都不能说已经成功。骨干要想不断攀登职业的阶梯,还需要经受来自组织、环境以及自我的不断磨炼。

在美国NBA职业篮球队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篮球飞人——乔丹。乔丹之把以能够获得如此的成绩,是因其教练的一句话,正是因为这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当时,乔丹还是个不太知名的普通球员。在取得一场比赛胜利后,乔丹和同伴们沾沾自喜地畅说胜利的过程,而教练却未露出过多的笑容。他把乔丹叫到一旁,并没有像乔丹想象中的那样夸他,反而对乔丹进行了很严厉的批评。其中一句话使乔丹永铭于心:“你是一个优秀的队员,可是今天的比赛场上,你发挥得极差,完全没有突破,你离我想象中的乔丹还差很远。你要想在美国篮球队一鸣惊人,必须时刻记住——要学会折腾自己,你不能安于现状,你要学会自我淘汰,淘汰自我满足的你,否则你就不会有寻求完善的心……”乔丹谨记教练的这句话,在不懈的努力下,他的球技得到了迅速提高,终于进了芝加哥公牛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