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重视心理教育 塑造健康人格 > 第二十一辑 快乐在于停止自己的主张学会变通的技巧(第1页)

第二十一辑 快乐在于停止自己的主张学会变通的技巧(第1页)

1不要过于执着

一位教授在上心理咨询课时听到一位妇女这样的报告:“每当我丈夫挤牙膏从中间压挤时,我就会抓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从尾巴向前面开口处挤嘛!”  这个现象引起教授的注意,为此,教授在全班作了一次调查,看看牙膏该怎么挤。基本上,似乎大家都明白,牙膏应由尾端挤向开口处;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只约有一半的同学知道应由尾端先挤;而其他一半的同学竟认为,挤牙膏应从中间开始挤压!  当然,重点并不是你从牙膏的什么地方开始挤,而是你应该将牙豪挤到牙刷上面,至于牙膏是如何附着到牙刷上的,事实上并不太重要。假使真的有问题,那应是从我们内心制造出来的!  希尔达称这种一成不变的行为方式为“模式”。“我们脑子里塞满了一堆惯性的动作和行为模式。”她解释道,“假使我们无法跳脱自己的固有的思考及行为模式,在与别人相处,他人又希望来点不同的处境时,我们便会被激怒,且会变得跟周遭的人、事、物格格不入。”  当教授跟班上的同学们分享“模式”的概念时,同学们皆承认了自己一些荒唐好笑刻板思考的模式:一位妇女竟为了卫生纸纸卷的方向“错误”而郁闷了半天,她只在卫生纸卷的方向是由墙边向外转时,才会感到满意;另外一位男士则说,每天早上他都会将车停在火车站的某一“特定”停车位,假使有一天别人无意中停了那个车位,他就会有种想法——“今天一定是个倒霉日”还有一位同学说,只要他的慢跑长袜被折叠的方式“错误”,他就会冒出无名火。  希尔达告诉我们道:“真正的解脱之道,就是找出你的模式,然后破除它。找一天开车上班时,挑些不同的路走走;给自己换个新发型;将房子里的家具换换风水,……做任何可防止自己落入停滞不前的新鲜事。”  因此,教授建议那位寻找特定停车位的男士给自己一星期,每天都故意不停那“幸运停车位”,看看会发生什么事。第二个星期他再次来上课时,脸上充满闪亮的笑意,说:“我照着你的建议去做了!不但没有倒霉事发生,我甚至过了好几天的幸运日!”  “现在我们明白,自己以往皆被固有的想法绑住,如今我已解脱,高兴停哪就停哪!”  另一位叫唐娜的学员对于吃麦片粥的碗有个模式,那就是,每天早晨她都会拿起同一个蓝色的碗,吃着同样的早餐——麦片、牛奶和一条香蕉,这成了她每天的例行事项,也成为了一种模式。有一天,唐娜同样走到厨柜前想取出“我的”蓝色碗时,却发现它不见了,这简直太可怕了!“我四处搜寻,结果发现别人正拿着那只碗取用早餐。”唐娜说道,“我有些恼怒并想着:‘他真大胆,竟敢用我的碗来吃早餐!!’我成了那只蓝碗的奴隶(假使不是因为我感觉受到侵犯,也许到现在我仍不自知)。非常幸运地,我突然想起希尔达曾上过的这么一课,念头一转,我告诉自己:‘好吧!这是一个让我从模式中解脱出来的机会……我可以同样轻松的心情去使用另一个碗。’”  “我做到了!而且很神奇地,我完全能如从前使用那个蓝色碗一般享受早餐。从此之后,我从碗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了。”  其实,我们全部拥有自由的心灵,而且不会被任何事物所绑住,除非我们自己认为会;我们全都享有自由,不论汽车停在哪一个停车位,不论使用哪一个餐碗。  活着——真实地活着——我们必须让自己跟周遭的人、事、物融合在一起。我们不能将自己局限于某种不变的形象下,或者认定每件事情只有单一的解决方案。  一位东方的哲学家即说过:“快乐的秘诀在于‘停止坚持自己的主张’。”  我们必须分辨清楚,到底是生活圈住了我们,还是我们自身狭隘的思维限制了自己。能实现快乐的唯一方式是不被任何事物所约束;而不受约束的唯一方式则是——管理好自己的思想。  2不用太过努力

有一个人的话也许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那时他太太刚去世不久,他说,他在整理他太太的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条丝质的围巾,那是他们去纽约旅游时,在一家名牌店买的,那是一条雅致、漂亮的名牌围巾,高昂的价格卷标还挂在上面,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她想等一个特殊的日子才用。讲到这里,他停住了,好一会儿后他说:“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生活应当是我们珍惜的一种经验,而不是要捱过去的日子。我们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但总是说“找机会”。我们常想拥抱一下已经长大的小孩,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我们常想写封信给另外一半,表达一下浓郁的情意,或甚至想让他知道你很佩服他,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可贵。  你真的可以很自在,米兰昆德拉有一本书叫《生活在他方》,我对这五个字有很好的联想,我们的生活总是在远方,都在想:如果明天我有钱,我就可以……但是如果你现在少赚钱不快乐,就算你有再多的钱,我保证你也不会快乐;如果你一个人的时候不会自得其乐,即使嫁了人,娶了老婆,别人跟你一起一样不快乐;如果现在不懂得享受生活,未来也不会享受生活。有人问什么叫做自由,所谓的自由就是:你想要拒绝一个人的约会,已经不需要任何理由,你有权力过自己要过的生活,有权力去自己要去的地方。其实生活很简单。男人跟女人都很喜欢给自己的人生设一个期限,比如说:我25岁一定要结婚,26岁一定生孩子,30岁时一定要一男一女,31岁的时候一定要有房子,所以很多决定就很草率。如果刚开始你找的那个人就不对,往后再怎么努力都不对;有时候,我们常常会觉得结婚了,所有问题就没了,那如果结了婚还有问题,就赶快把小孩生一生,其实你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没解决,在下个阶段只会变大;你对未来不用期待太多,期待太多……老实说挫折感会很深,不如看看你现在做什么事情,会让你觉得很自在,吸收到很多的东西,那个时候你才会觉得人生真的很充实。另外,一个人如果太努力地活给别人看,就会痛苦得不得了,今天如果你相信自己做得还不错,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真的可以很自在。

3也许我们需要一些简单

我们考虑问题,一般只是局限于自我的角度,陷入狭隘、偏执、片面的泥潭难以自拔。然而孩子却往往与我们不同。  英国一家报纸举办一项有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人类兴亡的科学家,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减轻载重。三个人中,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生命;一位是原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原子战,使地球免遭毁灭;另一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够使不毛之地植生谷物,让数以亿计的人们脱离饥饿。  奖金丰厚,应答信件众说不一。巨额奖金的得主却是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的答案是——把最胖的科学丢出去。  我们考虑问题,一般只是局限于自我的角度,常常会感情用事,陷入狭隘、偏执、片面的泥潭难以自拔。这种错误的思维角度也常常使我们缺少必要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就很难做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绩,成功自然也就可望而不可及。]

4适者生存是永恒的定律

一只鲷鱼和一只蝾螺在海中,蝾螺有着坚硬无比的外壳,鲷鱼在一旁赞叹着说:“蝾螺啊!你真是了不起呀!一身坚强的外壳一定没人伤得了你。”  蝾螺也觉得鲷鱼所言甚是,正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发现敌人来了,鲷鱼说:“你有坚硬的外壳,我没有,我只能用眼睛看个清楚,确知危险从哪个方向来,然后,决定要怎么逃走。”说着,说着,鲷鱼便“咻”的一声游走了。  此刻呢,蝾螺心里在想,我有这么一身坚固的防卫系统,没人伤得了我啦!  我还怕什么呢?便关上大门,等待危险的过去。  蝾螺,等呀等的,等了好长一段时间,也睡了好一阵子了,心里想呢:危险应该已经过去了吧!  也就乐着,想探出头透透气时,冒出头来一看,扯破了喉咙大叫:“救命呀!救命呀!”  此时,它正在水族箱里,对面是大街,而水族箱上贴着的是:蝾螺××元一斤。  此时,不知你的感想如何,这篇禅学寓言告诉我们:过分封闭自己的人,都将丧失自我成长的机会,自陷危险之境而不自知!  同样的道理,你也听过煮青蛙的故事吧,当把一只青蛙放进一锅烧得滚烫的开水中时,它一下子就会从里面跳出来,但是把青蛙放在温水里,然后在锅底下慢慢加温,青蛙在温水里自由地游泳,当水温慢慢升高的时候这只青蛙丝毫没有感觉,当它感觉到不舒服想跳出来的时候,双腿已经没有力量——它被煮熟了!  面对改变,我们时常会觉得有些不习惯,或者感觉有些压力,甚至是恐惧,可是我要告诉你:这正是你成长的时刻!  迅猛的变化、爆炸的资讯、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变革,你我之间的距离都不存在了!整个地球也只是一个“地球村”而已!  竞争的游戏规则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人们曾引以为豪的成功经验也在一夜之间褪去了它往日的魔力,“一招鲜”似乎也不一定能吃遍天了……  面对着变化,很多人开始感到困惑、压力……最后麻木或者习惯!痛苦或者快乐!

有一点肯定无疑,我们正在激烈地告别传统,传统的技术、传统的知识、传统的教育、传统的制度、传统的道德,甚至是传统的智慧!变化已经是这个时代惟一不变的特征!  你愿不愿意进入这个充满变化的21世纪呢?  谁都会发现,不管你愿不愿意,时代的步伐总是向前,它不会以你我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会等我们半步!  更多的变化!更多的挑战!当然其中也包含更多的机会!  《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说,在这个时代,你惟一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多!更好!  而学习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  没错,它就是“改变”!  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我觉得“改变”一词还来得不够有力度,不如我们用“颠覆”一词!  颠覆你自己,否则竞争将颠覆我们!  你愿意吗?

5变通才能前进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山,一个叫小水,他们住在同一村庄,成为最要好的朋友。由于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谋生不易,他们就相约到远地去做生意,于是同时把田地变卖,带着所有的财产和驴子远行了。  他们首先抵达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小水对小山说:“在我们的故乡,麻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小山同意了,两人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子背上。  接着,他们到达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毛皮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返乡后还有很高的利润!”  小山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要搬上搬下多么麻烦呀!”  小水把麻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他们继续前进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苦寒,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药材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麻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  小山拍拍驴背上的麻布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在驴背上,何况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卸上卸下太麻烦了!”小水把毛皮都换成了药材,还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充满金矿的城市是个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药材,当然也缺少麻布。小水对小山说:“在这里药材和麻布的价钱很高,黄金很便宜,我们故乡的黄金却十分昂贵,我们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这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  小山再次拒绝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驴背上很稳妥,我不想变来变去呀。”小水卖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守着一驴背的麻布。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小山卖了麻布,只得到蝇头小利,和他辛苦的远行不成比例。而小水不但带回一大笔财富,还把黄金卖了,便成为当地最大的富豪。谁能让思维变得更及时更快,谁就能赢得精彩;那些固守死理、一成不变的人,则只能永远平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