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马俊仁,被誉为中国田径界的“奇人“、“一代名帅”。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马俊仁培养出了王军霞、曲云霞等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上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王军霞获一金一银。国际田径联合会高度评价了马俊仁的成就,把他的“马氏训练法”列入国际权威训练理论。
如今马俊仁功成名就,然而他的成功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大的挫折。
1983年3月,马俊仁带着仅训练了4个月的弟子王莉、刘艳菊参加在上海嘉定举行的第5界全国运动会马拉松比赛。比赛开始时,体能占绝对优势的王莉一路领先,至30公里把其他队员远远地抛在后面。但就在这时,在观众席上的马俊仁突然发现王莉的白跑鞋上渗出了红色,他的头“嗡”的一声,王莉的脚磨破了!王莉忍着钻心的疼痛,一瘸一拐地向前迈进。当她以第9名的成绩跑到终点的时候,晕了过去。辽宁队本来可以到手的一块金牌就这样眼睁睁地丢了,士气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
原来,赛前时间紧张,马俊仁不得不采取高强度的训练,然而这需要完备的调养手段。因为缺乏这样的条件,王莉出现了胫骨前肌炎,但她仍然坚持训练。马俊仁对此缺乏准备,对王莉采用热疗的方法,这样的结果是炎症消失,疼痛也没了,但是脚底的硬茧却也给热水泡软了。
这对马俊仁无疑是当头一棒,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别人的冷嘲热讽是次要的,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训练理论。比赛结束后,他暂时放弃了中长跑事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又当起了中学教师。他想利用短暂的休息调整一下心态和状态,然后再做打算。
马俊仁曾这样回忆当时那段痛苦历程:“当时风言风语很多……说我不是什么本科的,也不是专业出身,训练不科学。我确实感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够,怎么办呢?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则认为二人行,也必有我师。和我一起训练的人,他们身上都有优点,我要想法把他们的优点学到手。我把一个人的经验学到手就是一份力量,我把100人的经验学到手,就有100份力量,这样就提高了我的能力。”
经过5年的积蓄,1988年复出的时候,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创的训练方案,厚积而薄发,马家军很快声威大震,在国内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
1994年,在斯图加特世锦赛和北京七运会后,马家军内部矛盾激化,终至师徒反目,一夜之间,他呕心沥血培养的队员人去楼空;他又出了车祸;还未能养好伤,他的老父亲又离开人世;他旧病复发,被人拖进了手术室……对马俊仁而言,可谓命运多舛!然而,他没有被挫折打倒,又重新组建“马家军”。“马家军”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又在赛场上创造出新的奇迹,比如在2000年2月20日举行的北京国际公路赛上,由马俊仁担任主教练的中国女子中长跑队和以马俊仁新生代弟子领衔的大连经济开发区队双双捧得该项赛事女子组冠军和友好组冠军,随后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暨中日对抗赛上,又获得女子1500米和3000米冠军,并有多名队员打破女子3000米亚洲纪录,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试想,如果马俊仁在1983年嘉定兵败之后一蹶不振,失去对自己训练方法的信心,那么肯定没有日后在国际国内赛场上摘金夺银的辉煌业绩。
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如此,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踩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
所以,无论我们身处什么环境,都不能把自己贬值,只要坦然面对逆境,认清自己的价值,就一定会有告别挫折的一天。
2信念在挫折中发光
一位搏击高手参加比赛,自负地以为一定可以夺得冠军,却不料在最后的竞赛上,遇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双方皆竭尽了全力出招攻击,搏击高手警觉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往往能够突破自己的防守。
他愤愤不平地回去找他的师父,在师父面前,一招一式地将对方和他对打的过程再次演练给师父看,并央求师父帮他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
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划了一道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搏击高手苦思不解,最后还是放弃继续思考,请教师父。
师父在原先那条线的旁边,又划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较之下,原先的那条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
师父开口道:“夺得冠军的重点,不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只要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正如原先的那条线一般,也就无形中变得较弱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
大自然的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在是竞争时代,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人们所欣赏的那些成功人物都是通过竞争和不断地创新而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的。他们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坚韧毅力,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真可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天才人物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竞争意识与自我创新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奋斗逐渐形成。通过学习,谁都能有胆有识,敢于竞争,敢于创新。
不要因为弱小而不敢与人竞争,也不敢轻易创新。弱者有自己生存的方式,只要相信弱者不弱,勇敢面对敌人,我们同样能培养出竞争意识和自我创新力。
从香港渔村南丫岛闯到好莱坞的国际演星周润发,曾从事过不少现在年轻人嗤之以鼻的工作,他以亲身经历向年轻人说明,职业无分贵贱,要学习适应逆境。
发哥说:“工作无分贵贱,我做过电子厂、信差、BellBoy(门僮)与杂工,日薪8元我都做过。电视台第一份合约月薪500元、第二年700元,最红时拍电视剧《狂潮》,月薪也只是700元。那又怎么样?有工作寄托起码有奋斗心,不要说‘贡献社会’那么伟大,但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工作是人生经历,我的工作经历,对演艺生涯十分有帮助,每个行业的人都要靠经验摸索成长。”
发哥勉励处于逆境的人:自己面对困难、逆境从没有灰心过,关键是以平常心面对。
自然界有一条定律,弱者自有自己的空间。的确,无论强者弱者都有一套适应自然法则的本领,只要你认真地生活着,并不十分在意自己的强大与弱小,只要拥有自己的游刃有余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到那时,你的优势会弥补你的不足,你定能获得别人也许苦苦求索也无法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