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人生要学会放过自己的说说 > 第11章 有张有弛把烦恼都关在门外(第3页)

第11章 有张有弛把烦恼都关在门外(第3页)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活的更加从容,因为我们心里有所准备。

有时候你会觉得矛盾,觉得痛苦,每次遇到,请告诉自己,不必为了这个郁闷,两三天就可以过去了。这很自然。人是生命,生命当中有很多偶然的东西,我们不可能掌握它,所以,别拿自己的痛苦太当真。

有间庙宇,被盖在一座大湖中央,大湖一望无际,庙中供奉着传说中菩萨戴过的佛珠链子,庙里只有一艘小舟供和尚出外补给用,外人无路接近,把佛珠链子放在湖中庙,更显现佛珠链子的珍贵与安全。

庙里,住着一位老师父,带着另外几位年纪较轻的和尚修行,和尚们都期望能在这个山清水秀的灵境中,加上菩萨链子的庇佑下,早日修道完成。这几位和尚潜心修炼,直到有一天老师父召集他们说:菩萨链子不见了!

和尚们都不敢置信,因为庙中唯一的门二十四小时都会由这几位和尚轮流看守,外人根本进不来,佛珠链子不可能不见,和尚们议论纷纷,因为他们都从和尚变成嫌犯。

老师父安慰这群和尚,说他并不在意这件事情,只要拿的人能够承认犯错,然后好好珍惜这串佛珠链子,老师父愿意将链子送给喜欢的人。所以老师父给他们七天静思。

第一天没有人承认,第二天也没有,但是原来互敬共处的和尚们,因为多了猜疑,彼此间已不再交谈,令人窒息的气氛一直持续到第七天,还是没有人站出来。

老师父见没有人承认便说:很高兴各位都认为自己是清白的,表示你们的定力已够,佛珠链子不曾诱惑得了你,明天早上你们就可以离开这里了,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

隔天早上,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尚们一大早就背着行囊,准备搭舟离开,只剩一个双眼失明的瞎和尚依然在菩萨面前念经,众和尚心中松了一口气,因为终于有人承认拿了链子,让冤情大白。老师父一一向无辜的和尚道别后,转身询问瞎和尚:你为什么不离开?链子是你拿的吗?瞎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还在,我为修养佛心而来!

既然没拿,为何留下来承担所有的怀疑,让别人误会是你拿的?师父问到。

瞎和尚回答:过去七天中,怀疑很伤人心,自己的心,还有别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担才能化解怀疑。老师父从袈裟中拿出传说中的佛珠链子,戴在瞎和尚的颈子上:链子还在,只有你学会了承担!

不为小事而烦恼

做人应大气一点,别老醉心于鸡毛蒜皮的小事。要知道在小事上纠缠,是对时间的浪费,也可以说就是对于生命的无端消耗。一个人虽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也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有位朋友总抱怨他家附近商店里的售货员态度不好,像谁欠了他钱似的。后来,朋友偶然知道了售货员的身世:丈夫因车祸去世,老母瘫痪在床,上小学的儿子患哮喘病,他每月只能开很少的工资。一家三口住的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难怪他一天天愁眉不展呢。这位朋友从此再不计较他的态度,甚至还悄悄地帮助他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他们还成了好朋友。

在人际交往、工作、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小错误很多,如将你的姓名搞错,或者在谈话所表述的内容上,把“广西自治区”说成是“广西省”、“3元钱1公斤”说成是“4元钱1公斤”、“托尔斯泰”说成了“泰戈尔”等,诸如此类鸡毛蒜皮、无关大局的小错误,大可不必去当面纠正,假装没有发现好了。这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做人的智慧。

一个人最想拥有的东西,就是这个人的大事。虽然很多事情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但是,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大事,才有可能谈得上高效率。然而既有趣又悲哀的是,我们通常都能够很勇敢地面对生活里面那些大危机,却经常被一些小事情搞得垂头丧气。

在日常生活中,小事也会把人逼疯。例如在仲裁过四万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之后,芝加哥大法官埃尔文·约翰逊就曾经说过:“婚姻生活之所以不美满,最基本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小事情。”纽约的地方检察官派蒂·波森也说过:“我们的刑事案件里,有一半以上都起因于一些很小的事情。”

怎样化解这些小事对我们情绪的干扰,并且使我们把情绪波动的时间腾出来工作呢?

最专制的沙皇俄国凯瑟琳女皇二世在厨子把饭做坏了的时候,通常只是付之一笑。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与夫人刚刚结婚的时候,罗斯福夫人每天都在担心,因为她的新厨子做饭做得很差。后来她说:“可是如果事情发生在现在,我就会耸耸肩,把这事给忘了。”事实就是这样,“耸耸肩”就是一个好做法。

罗斯福夫人还对她的厨子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参天大树的残躯。它刚刚发芽的时候,哥伦布才刚刚在美洲登陆。第一批移民到美国来的时候,它才长了一半大。400年来,它曾经被闪电击中过14次,被狂风暴雨侵袭过无数次,它都安然无恙。但是在最后,一小队小甲虫攻击了这棵大树,那些小甲虫从根部往里咬,持续不断地往里咬,渐渐伤了大树的元气,终于使大树倒了下去。

是的,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也是可以经历雷电的打击,却经不住一种叫做忧虑的小甲虫的咬噬。

罗斯福夫人所言差,而我们更要清清楚楚地说,在多数的时间里,我们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扰,只要把目光转移一下就行了——让我们有一个新的、能够使我们开心一点的看法一一如此一来,热水炉的响声,也可以被我们听成美妙的音乐。很多其他的小忧虑也是一样,我们不喜欢它们,结果弄得整个人很颓丧,原因只不过是我们不自知地夸大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当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果断地舍弃那些小事。

懂得遗忘,就是人生

人生短短几十年,何苦撑的那么疲累,何不学会忘却?一味的追求完美,而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完美了反而是一种缺陷,有缺陷的东西才真正的完美。人生更是如此,没有遗憾人生的人,并不快乐。所以追求的完美,其实就是追求一种完美的心态。

生活里有鲜花和笑脸,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苦酒,它会让你尝够酸甜苦辣,让你苦不堪言,有苦难言,“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满腹辛酸与谁说。这时,我要告诉你:“学会遗忘”。遗忘那些不值得回忆的事情,对于现在所面对的痛苦,也是一种解脱,对疲惫不堪的心境,也是一种安慰,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可以算是另一种的升华。

人生在世,欢笑与快乐有时也会伴随着忧虑与烦恼。正如成功伴随着失败,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整天胡思乱想,把没有价值的、消极的东西也记存在头脑中,那他或她总会感到前途渺茫,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头脑中储存的东西,给予及时清理,把该保留的保留下来,把不该保留的予以抛弃。那些给人带来诸方面不利的因素,实在没有必要过了若干年还值得回味或耿耿于怀。这样,人才能过得快乐一点、洒脱一点。

一个人如果把什么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大脑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回忆,那实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且对你的精神状况更是有害而无益。

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不同现象。有一些人的思维特清晰,把所有那些大大小小、恩恩怨怨的事记得一清二楚,对什么事情也着眼地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结果呢?这些人非但解决不了事情,而且更患上难治愈的心病,最后弄得屈屈而终。但有些人面对烦恼时,解决方法就是将该记下的事情牢牢记下,该遗忘的,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抛诸脑后,脑子里不停想着快乐的事情,别以为这些人是消极的做法?很多时候我们的脑子里烦恼不堪,想问题钻了牛角尖走进了死角,左想右想结果都会一样;我们可从尝试抽离自己,暂时把烦恼忘记,相隔一段时间后再追忆那些还未解决的事情,到了那时,可能你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心中的烦恼。

在人生的旅途当中,如果你永远把那些成败得失、功名利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等都牢记着心中,让那些伤痛的心事,烦恼事、无聊事永远困绕着你,这样的生活你会活得快乐吗?在心中留下永不褪色的烙印,那就等于背了沉重的包袱、无形的枷锁,就会活得很累很苦,以至令你精神恍惚、心力交碎,生命之舟就无所依从。而且你更会在茫茫大海中迷航,甚至有反覆的危险,如我们在烦恼当中,调节自己适当地把事情遗忘,把不该记忆的事情如流水般忘掉,那就给自己拥有愉快心境的机会,完满将烦恼的事情解决,那就可以做到香港其中的一位学者——陶桀先生所说的心境:“如烟红尘往事促忘却,淡然如水于心底洗擦”人生有这样的心境,又有何求呢?

人生当中必须经过甜酸苦辣四个不同的阶段,每当你在不同的阶段总会有一些体会,问题在于你是否用积极角度来看待事情?还是用消极的方法?你愈是急于解决烦恼,烦恼愈是解决不了,更有些时候是反效果的,换转方式,可否尝试学习将问题暂时放下,忘却所有已发生的事情,找个宁静的地方轻松一下,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忘却所有烦恼,然后,你就会自自然然便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因为你会渐渐发现,我们都会随着这些烦恼而成长。

众所周知,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你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你首先必须尊重别人,多记住的优点,而学会遗忘别人的过失。其次,一个人要学会遗忘自己的成绩,有些人稍微做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起来,沾沾自喜,这显然是造成失败的一个原因。成绩只是过去,要一切从零开始,那样才能跨越人生新的境界。同时,一个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应该看作是一件微不足道小事,以至于遗忘。这样,你的处事之道方能获得他人的赞许。

人生需要反思,需要不断总结教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要学会遗忘,用理智过滤掉自己思想上的杂质,保留真诚的情感,它会教你陶冶情操。只有善于遗忘,才能更好地保留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多点宽容,多点谅解。一切的不快都只是过去,从零开始,从明天开始,那样才能跨越人生新的境界。要知道,胸怀宽广的人总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