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跟罗伯茨协商,希望得到向其他电脑公司出售软件的许可。这对罗伯茨也是有好处的,因为他能得到其中一半收入。但罗伯茨害怕竞争对手壮大起来,断然拒绝了盖茨的请求。
盖茨跟罗伯茨据理力争无效,就哄骗与恳求。他做了许多努力,但罗伯茨就是坚决不干。无奈之下,盖茨决心通过法律手段,与微型仪器公司解除合约,断绝合作关系。
这场官司持续了几个月,最后,法庭判微软获胜。从此,盖茨再也不用受罗伯茨的牵制了。而罗伯茨的电脑失去微软的软件支持,已无畅销可能。他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在官司结束前,卖掉了微型仪器公司,转而经营一家农场。
在以后的岁月里,比尔·盖茨名扬全球、富甲天下,人们更多的知道的是比尔·盖茨,而不知道曾经与比尔·盖茨的名字排在一起的罗伯茨了。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在合作中,追求自己一方赢,最后导致惨败的事例太多了。他们明白,如果你只想着一己之利,那换来的也是别人一己之利的想法,他们也会因为获得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你的利益,即使他们利益的得失与你的利益没有丝毫的关系。
那些有远见的商人只玩“非零和游戏”,他们不是绞尽脑汁考虑如何占便宜,而是想方设法支持合作者赢,从而达到自己赢的目的。结果,他们总能笑到最后。作为一个企业家或者投资者,就应该有这种气魄和度量,在自己获利的同时为他人多考虑一下,也许带给自己的就是更多的财富了。
做大富人要有培养小富人的意识
“而且,我告诉你们,如果你想做大富人,一定要有培养小富人的思路。”老怀特滔滔不绝地教诲这杰克、马布里和麦基。
“培养小富人?”麦基急切地问道。
“对。这个道理,如同想做元帅一定要培养将军,领导一定要培养几个得力下属一样。因为你的部下或下属是支撑你事业的基础,他们越有实力,你的根基越厚实。当你爬到一定地位后,部下或下属甚至是支撑你身家性命的基础。”看着听得津津有味的年轻人,老怀特欣慰地说道,“所以,具有高财商的商人在自己赚钱发财,在向大富人的目标进发时,一定会带着部下,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合理的回报。”
财商魔法书:“利润分享”计划
亨利·福特初创公司时,定下了一个奋斗目标:让普通人在吃得更好的前提下都买得起汽车。而且,他要让自己的工人率先成为这一目标的受益者。为此,福特拟定了一个“利润分享”计划,实行“五美元工作日”。他规定,任何一个福特厂的工人,最低日薪不低于五美元,即使车间清洁工也不例外。与此同时,他将工人的日工作时间从原来的九小时降为八小时。
当时的五美元,是一个令人眼红的数目,福特公司不久后生产的T型车,每辆售价仅五百美元,随后降到三百多美元,这意味着福特公司的员工只需工作两三个月即可买得起一辆小汽车。
福特为什么将员工薪水定到这么高呢?他说:“在我的公司里,宁愿有两万名富裕、满足的工人,也不愿看见一小撮新贵族。”
福特的“利润分享”计划,引起各界的热烈反响。当福特公司宣布招收四千名新员工时,每天有一万多人从美国各地赶来,冲进福特厂的大门争抢工作机会,热闹的场面一直持续到招工结束。这使福特公司能从容挑选最好的员工。
“利润分享”计划还引起新闻界极大的兴趣,福特每天不得不想方设法躲避新闻记者们的“围追堵截”。为了应付崇拜者们打来的电话,他只好拆除了房间里的电话。
福特的“利润分享”计划还招来了金融家、企业家的愤怒和攻击,他们咒骂“五美元工作日”,咒骂福特是实业界的叛徒、江湖骗子、幻想家、追逐名利者,并预言福特的行动会导致一场全国性的罢工传染病,会使其他付不起高薪的业主一败涂地。《纽约时报》则断言这个计划是“道地的乌托邦幻想”,从它诞生起就注定会失败。
对别人的颂扬或批评,福特一笑置之。他说自己推出“五美元工作日”,不是为了图名声,更不是为了挨批评。而是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出发,采用对公司最有利的做法。在他的观念中,对公司有利必然包含着对员工有利,因为劳资双方的利益不可分割。
正如他所预料的,自实行“五美元工作日”后,福特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特别珍惜到手的工作机会。他们忘我的劳动,推动了公司快速成长。结果,福特公司的利润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持续大幅度增长。
受此激发,许多汽车制造商也把最低日薪提到五美元。于是,福特又实行“六美元工作日”。结果,这一年福特公司的产量翻了一番。后来,福特在他的传记中说:“八小时工作日,五美元日工资,是我们降低成本的最出色的措施之一。而六美元工作日比它更便宜。”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所谓双赢,即两个“赢”,第一个“赢”,代表的是让对方得到全部的价值与服务,当对方的需求或欲望得到满足时,第一个赢也就形成了;第二个“赢”,是指你因所做的工作或提供的服务而获得的完整回报。当你以自己有利的工作或服务也能让对方满足时,第二个“赢”也就产生了。
那些企业家能给下属合理的收益,绝非出于慈善的需要,而是出于利益的需要,带来的不是不可控制的成本,而是不可预期的收益。作为一个企业家,将企业做大做强最大的希望在不就在于发挥员工的潜力?而给员工一定的好处就可以驱动员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发自主地为公司出力。其他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的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
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正是因为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才更看重员工的利益,舍得付出薪水,从而招募到那些有才能和进取心的员工。而这些员工因为得到了老板的利益,自然更加努力创造价值。在这样一个双赢的良性循环中,企业家越来越富有,员工也因为自己的劳动获得越来越多的利益。
满足别人,别人也会满足你
“其实,做一个上班族真难,我每天拼死拼活,又是加班又是贴钱的,老板还只给了我那么一点儿工资,至于我现在一点儿存款都没有。”麦基对自己“抠门”的老板很是抱怨。
老怀特看着他,严肃的说:“你这样想就错了。人虽然都是自私的,但要想获得更多,你就得放下你的自私。当你上班只是为了自己赚钱,仅在考虑自己的收入的时候,你不如去想想,我为公司做了多少,我应该先为公司多做一点点;当你在做生意,只想自己赚多少钱的时候,你先想想我是否应该为客户多想一点,多做一点,为行业多想一点,多做一点,甚至考虑一下社会与国家,也许你会赚得更多。”
财商魔法书:连锁商店大王的成功之道
美国连锁商店业大王贝尼是在身无分文的牧师家长大的孩子。他把基督教思想带入商店经营里去,以信用、诚意和不给别人添麻烦为原则,在美国经营了1643间连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