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打定,县官便开口问他说:“既然你是秀才,那你且先说说‘桓公杀子纠’这一章应该怎么讲?”这个人哪里知道县官是在考他《论语》里的句子呢,一听这话,大惊失色,浑身吓得直抖,心想:完了,出了人命案子了,老爷怎么偏偏问我呢?难道是怀疑我跟这桩命案有什么牵连吗?
于是他磕头如捣蒜,连声大叫道:“青天大老爷,我冤枉啊,小人确实不知道其中的实情啊,老爷明察!”县官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低声自语道:“果然是个冒牌货,竟敢骗到我的头上来了!”接着就命令手下的衙役把这人按倒在地,重打20大板,直打得他皮开肉绽,哭爹叫娘。
这人一瘸一拐地出了衙门,对他的仆人说:“这位县官太不讲理了,硬说我阿公打死了翁小九,把我打了20大板。”仆人问明是怎么回事后,就对他说:“这是书上的话呀,你姑且答应他,说你略知一二不就应付过去了吗?”这人一听,赶紧拼命摇头说:
“哎呀呀,你可别再害我了,我连叫不知情都还被他打了20大板,如果说知道,那岂不是要抓我去偿命吗?”
寓言中来:假充内行,到处招摇撞骗的人,一遇到动真格的场合,没有不露馅出丑的。所以,要努力获得真才实学,不要用“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满足虚荣心。
随机应变作趣诗
明代才子解缙,思维敏捷,聪颖过人。
一天,曹尚书邀解缙过府吟诗,要他当场作鸡冠花诗一首。解缙不假思索,随口吟道:“鸡冠本是胭脂染,”首句刚出,曹尚书忽然从衣袖里取出白鸡冠花道:“不是红的,是白的。”解缙不慌不忙接口吟出:“今日为何浅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得满头霜。”曹尚书听罢,不禁连连点头称好。
明成祖朱棣钦点解缙为翰林学士,命他主编《永乐大典》。解缙得以侍奉于皇帝左右。成祖经常出一些难题考他。
一次,皇帝道:“爱卿,寡人有位后妃夜里生了个皇子,你替朕做一首诗吧。”解缙立即吟道:“吾皇昨夜降金龙,”朱棣道:“是个公主,不是皇子。”解缙马上改吟:“化做嫦娥下九重。”朱棣道:“可惜已经死了。”解缙接口道:“料是人间留不住。”朱棣道:“已命太监抛入金水河里去了。”解缙续吟道:“翻身跳入水晶宫。”朱棣听了哈哈大笑道:“爱卿真是随机应变的奇才啊!”
寓言中来:解缙随机应变,出口成诗,确实了不起。这跟他平时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
刺伤恩人
鲁君下令关闭城门,到处捕捉季氏的家臣阳虎。
阳虎逃到城门口,有个守门人放他出关。阳虎却反手用剑刺伤了他的恩人。守门人忍痛怒斥道:“你为何恩将仇报?”
阳虎不予理睬,赶快逃出城门。
鲁君下令把所有的守门人都抓了起来,凡是没受伤的都治了罪,只有那个被阳虎刺伤的守门人受到了重赏。
寓言中来:报恩的目的使恩人趋利避害,方式却可以灵活多样。结果好就一切都好。
比赛吃馒头
鬼谷子对徒弟孙膑、庞涓说:“今日你们比赛吃馒头,谁能多吃到馒头算谁赢。”并规定,每次最多只能拿两只,吃完了才准再拿。
庞涓等师父刚揭开笼屉盖,就抢先抓起两只馒头大吃起来。孙膑见笼内还剩三只,就先拿了一只吃起来。
庞涓暗笑孙膑准输。可是当庞涓吃剩半只馒头时,孙膑的那只已吃完了。
他笑道:“师父,我赢了!”说完抓起剩下的两只慢慢吃起来。这样,根据师父的规定,自然是孙膑赢了。
寓言中来:手快不如心快。有时候,想在前面比跑在前面更容易获得成功。
秀才有“喜”
元朝时,浦江有个秀才,新婚不久,爱妻暴病而死。因此他忧郁成疾。名医戴思恭多次诊治,总不见好。就推荐他到义乌神医朱丹溪那里治疗。
朱丹溪切过脉,忽然说:“啊!有喜了!”秀才不禁失声大笑。
朱丹溪说:“真的,你是有喜了!哈,我给你开个保胎方。”
秀才笑得前俯后仰。回到家,逢人便说:“义乌神医朱丹溪说我有喜!哈哈!哈哈!”整天大笑不止。说也奇怪,药也没吃,半个月后,病竟完全好了。
事后,戴思恭去请教朱丹溪。朱答:“古书云,‘喜胜忧’,这秀才悲痛过度而成忧郁症,主要得调治他的精神。你看他一天笑了多少次?久而久之,病不就好了吗?”
寓言中来: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个“开心果”,还是一味医治心灵的良药。
宝石不如草
从前,有一个青年和他的朋友,一起来到一座城市。
青年对朋友说:“你知道吗,这座城市曾经救过我年轻的性命。那一年我从这里路过,突然急病发作,昏倒在路旁。是这座城市里最善良的人们把我背到这里的名医处去医治。我不知道谁是我的救命恩人,因为他们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后来我离开了这座城市,随着财富的增加,我越来越思念这座城市,越来越想报答我的救命恩人。”
“那么,你准备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