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即时处理,就是凡决定自己要做的事,不管它是什么事,就立刻动手去做,“立刻”这一点至关重要。
立刻动手,这不仅省去了记忆、记载,或从头再干的功夫,而且可以解除把一件事总记挂在心上的思想包袱。比如说,如果你有信件需要答复,应看完原信后立即动手写回信。如果拖延几天再写,就得读一次原信,当然就多费了一些功夫。如果有事非得做决定,便立刻做出决定。脑海中一旦闪现出对工作有用的想法和主意时,也马上动手记下来。无论什么事,“再来一次吧”都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诚然,有些事情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是需要花时间考虑的。但对于不太重要的事或急事,立刻动手干则是上策。
在清华大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青年画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大画家徐悲鸿请教。徐悲鸿指出了几处他不满意的地方。
“谢谢你。”青年画家说:“明天我全部修改。”
徐悲鸿激动地问:“为什么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吗?要是你今晚就死了呢?”
这个事例说明,“努力请从今日开始”不仅是人才成功之道,而且是任何有作为的人在不同的领域有所建树的重要条件。
我国“两弹一星”元勋戚发韧,也是一个惜时如金,善于把握今天的人,他常常一天干两班的工作,从不无谓的浪费时间,他在结婚的那天,刚举行完结婚典礼,突然想出了一个解决卫星发射温度过高的点子,便悄声对新娘说:“亲爱的,我有点重要的事到实验室去一趟,待会儿准时回来陪你吃饭。”
新娘一听,心里有点不高兴,毕竟结婚是人生大事,一生只有一次,但一看他那紧张的样子,只得无奈的把头点了点。谁知他这一去直到午夜时分仍没有回来,当朋友去找他时,他还在聚精会神地做实验。“啊呀!你这位新郎官哪,原来躲在这儿,害得我们找得好苦呀!”戚发韧这才如梦初醒,忙问:“什么时候了?”“已经过12点了。”他大吃一惊,边跑边说:“糟糕!糟糕!我还答应陪夫人吃晚饭呢!”
人生易老,时不我待,要想出成绩就要抓住一个又一个今天。唐代诗人贾岛为抓今天而自勉:“一日不写字,心源如废井。”康熙皇帝的座右铭中规定:“无一日不写字,无一日不看书。”
许多人也知道时间珍贵。可总是抓不住,这是什么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往往寄希望于“明天”,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向后“支”时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明天我就开始运动;明天我就会对他好一点;下星期我们就找时间出外走走;退休后,我要好好享受一下。所以,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就这样在自我安慰中悄悄地跑掉了。
他们干一番事业的愿望总在设想阶段。其实我们不必等到生活完美无瑕才做自己想做的事。今天,想做什么,就开始做。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要延误要过的生活,不要吝于表达心中的话,因为生命真正属于你的,只有一瞬间。
正如《唐·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所讲:“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
可是,我们有些人就是轻视“今天”,一味梦幻将来。往往今天得过且过,而把一切决心的付诸行动推到明天再说,说什么“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多蚊虫冬天冷,一心收拾待明年”。可是到了明年,依然故我,生活、工作、学习照旧没有起色。
当代的清华青年喊响了一个勇于实践的口号:“从今天做起!让我们抓今天,重今天,勇敢地去实践、去创造。
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说:“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初升的时候即投入工作。”
今天的事就今天做,现在的事就马上做,养成这个好习惯,你会受益无穷。
花大量的时间去工作,并不一定能保证成功,如果对时间没有很合理的规划,对时间没有进行最充分的利用,工作多么努力都是无法产生效益的。成功的时间规划可能让你事半功倍。
忙碌的人,他们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用。好像他们是最懂得珍惜时间的人。有太多勤奋的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最长,成效却不明显,而长此以往,反而对自己的健康以及生活中其他方面造成了损害。
对待时间,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的是,人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你必须争取把它花在最有用的事情上,也就是花在刀刃上。实际上,时间就是金钱。一个不珍惜时间,随意挥霍时间的人早晚会吞下懊悔的苦果。我们应该善于利用零散时间。生活中往往出现很多零散时间,要充分利用大大小小的零散时间,去做零碎的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有很多公司在召开会议上浪费了不少的时间。会议是为了沟通信息、讨论问题、安排工作、协调意见、做出决定。会议时间运用得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大家的时间;运用得不好,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浪费人家的时间。
我们还要提防时间的窃贼。比如有很多人在寻找失物上浪费了不少时间。在美国,一家钟点工服务公司曾对许多大公司职员作过调查。他们发现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相信很多人都有相同的体会吧。如果你也像许多人一样,老是要寻找乱放的东西的话,解决办法是养成有条理的习惯。
其次我们要懂得如何处理时间。最具效率和最成功的人会把时间投资在重要的活动上,并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恰如其分地掌握好“度”。他们效率高超,与众不同地运用自己的时间。对于懒惰的成功者,或任何一个顶尖高手来说,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活动上是不会带来成功的。
你可以明智或愚蠢地运用时间。处理不好时间的问题,你可能会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造成冲突。在工作中处理好时间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集中精力处理那些真正能为你赚钱的项目。
同日常生活一样,公司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倾向就是把问题复杂化。人们忙于处理大量的不仅耗时间而且完全毫无用处的活动。奇怪的是,如果工作狂们为了一些没有成果的项目而长时间地辛苦加班,他们就会自我感觉很重要。他们自我安慰说:“我很勤奋,很努力,所以我心安理得。”
如果你信奉“所有值得做的事情都要做好”,那你的结局就是把过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都投资在了一些不会给你带来真正回报的事情上。
再出色地完成那些错误的事情也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成功。比方说,如果你业务的关键环节是给客户打电话,那么你就应该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这件事情上。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花6个小时擦桌子和花5分钟打电话,要比用l个小时打电话和用5分钟擦桌子的效率的110还要少。这两种情况相比,在效率比较低的情况下,你的工作时间是6小时零5分钟,反之在效率高很多的情况下,你的工作时间却仅仅是1小时零5分钟。勤奋的人,你选择哪一种呢?
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和许多领导者的实践经验,驾驭时间、提高效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千万不要平均分配时间。要把自己有限的时间集中在处理最重要的事情上,切忌不可每样都抓,要机智、果断地拒绝不必要的事、次要的事。一个事情来了,首先要问自己:“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做?”不能遇到事情就做,更不能因为反正做了事,没有偷懒,就心安理得。这正是许多勤奋的人常犯的毛病。
智慧点拨:
《有效的管理者》一书的作者杜拉克说:“认识你的时间,是每个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有效的自由之路。”勤奋的人一定要明白,花大量的时间去工作,并不一定能保证成功,如果对时间没有很合理的规划,对时间没有进行最充分的利用,工作多么努力都是无法产生效益的。成功的时间规划可能让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