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安·普罗克特
1.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处原则,被称作是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费老这句话,非常具有中国式的传统智慧。
人际关系是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交动物,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和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于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效率和个人与组织之间有着极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呢?
(1)真实
待人真实,使你变得独一无二。你就是你自己,不要去刻意做作地装出其他一副样子。
(2)对别人感兴趣
确实,有趣的人会得到关注,但我相信,对他人感兴趣的人,会得到感激,因为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对自己有兴趣的人。
(3)正确倾听以获取更多信息
当你对人们产生兴趣,他们就会提供你可以用来创造价值的重要信息。比如,如果你了解到老板痛恨冗长的备忘录,那你就知道可以用简短的报告打动他,赢得他的好感。或者,在与客户用午餐时,她吐露正在寻求一种新产品,因为这和她14岁儿子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有关。你能了解到这一点,是因为你关心并询问她家庭的情况——同时注意倾听对方的回答。
用心去了解别人,寻求有助于提供更好服务的信息,这样做会赢得对方的好感。理解并认同他们的需求,会增加你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价值。
(4)体谅
如果你对他人有兴趣,并认真倾听,尽力去真正理解他们,你就能更好地体会他们的感受,你们的感受可能不会永远一致——如果一致,那你就是最富同情心的人了——但当你能体谅并理解他们的感受时,才能真正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被别人理解是人类最强烈的需求之一,但是有太多时候,我们生活中的人,要么是根本不关心,要么是不愿意花精力来了解我们真实的感受。
(5)诚实
交际艺术的真谛,不是说出对方愿意听的话,而是以对方能听得进的方式,告诉他们所需要知道的事情。我把所有的商业谋略总结成一个简单的信条:言必信,行必果。换句话说,不要承诺你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让别人对你产生不切实际、无法满足的期望;不要随口应承、大包大揽。做一个言而有信的男人、女人或组织。这就是诚实。
(6)乐于助人
小事情可以造成大改变,许多小事情累积起来,就可以形成天翻地覆的改变。
(7)守时
对多数人来说,他们拥有的时间,远远少于可以支配的收入。关心他人,给他们时间,这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通过守时、高效、迅捷的行为,节省他人的时间,会创造价值,变平庸为杰出。与他人的关系就等于你花在他们身上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把你的时间用得最好,关心他人,为他们服务。
2.不要让仇恨心理扼杀了你
很多人都说过,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抢劫,不是杀戮,不是死刑,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憎恨的情感,可怕的是人的仇恨心理。的确,仇恨作为最黑暗邪恶的一种情感,它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摧毁了我们的社会,葬送了不可胜数的生命,也吞噬了我们的健康。
一个年轻人在一家酒馆畅快地痛饮着,好像一天要把一生的酒都喝光似的。酒馆服务员有些不安,就试探着问他:“先生,您喝了这么多酒啊?”
年轻人很解气地说:“我今天要喝个痛快,一会儿我要做一件积压在心里很久的事。”服务员不解地问:“什么事儿啊?”
“我天生驼背,有一个十分讨厌的家伙,每次遇到我都会在我背上重重地拍一巴掌,这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我告诉过他很多次了,别这么做,可他就是不听。现在,我已经在自己的后背上暗藏了一个炸药包,过会儿,我就要去找他,等他再拍我的时候,肯定会把手炸个稀巴烂!”他很解气地说。
服务员吓得目瞪口呆:“啊!那你不是也被炸死了吗?”
“无所谓,只要能看到他的手炸得稀巴烂,我比什么都高兴。”
看了上面的故事,也许你会笑他愚蠢之极。不过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是否也常常作出这种伤人又害己的事情呢?当你在受到外界或他人的伤害后或者外界满足不了自己的某种欲望时,你的心中是否也曾产生这样一种报复心理呢?仇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到自己。
报复心理是指以幻想甚至计划以攻击的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的一种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人容易产生报复心态。一种是“闷罐子”型,这类人往往心胸狭窄、嫉妒心强,遇到挫折后,对领导、同事产生敌对情绪和报复行为。另一种是“炮筒子”型,这类人遇事激动,脾气火暴,性情急躁,凡事急急匆匆,争强好胜,容易动火,遇事不能冷静下来,易产生过激的报复心态。
产生报复心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个人的物质、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正确对待时容易产生。
(2)在遭到领导、朋友、家人及亲属的善意批评时,认为是某人和他“过不去”,产生报复心态并实施报复手段。
(3)在婚恋生活出现问题,尤其是相恋了许多年,花了大量钱财后,恋爱对象提出分手,就感到被蒙骗、被耍弄、被抛弃,愤怒的情绪难以排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报复之心。
(4)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对待,用犯罪手段发泄、报复他人。
(5)在遭遇不公正对待或遭遇突发事件而承受不住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