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上司当然也有疏忽大意的可能,作为一个好下属就应该在上司疏忽、贻误的时候顶起大梁,当仁不让地挑起重任。
一般来说,上司都不太喜欢平庸无能的部下。所以让你的上司知道你的工作能力、真才实学就显得非常重要。除非在某些可有可无的官僚机构,否则仅有心地善良、态度认真、唯命是从等“特长”是不会受到上司器重的,而必须有真本事才行。比如在商界,这是个讲求效率的世界,如果你做事慢吞吞,谨小慎微,无法提高效率,那么无论你心地如何好,上司也不会看重你。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对于上司交给的任务,不仅要一丝不苟地对待,更要干脆果断地圆满完成。如果你被上司认定是工作不紧不慢、萎靡不振、爱发牢骚或只会说恭维话的人,那么你作为这位上司的部下,就永远难以翻身。“事实胜于雄辩”,只有你干出真实的成绩,才能让上司认为你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安德烈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座停车场的电信技工。一天早上,调车场的线路因为偶发的事故,陷于混乱。
此时,他的上司还没上班,该怎么办?他并没有“当列车的通行受到阻碍时,应立即处理引起的混乱”这种权力。如果他胆大包天地发出命令,轻则可能卷铺盖走人,重则可能锒铛入狱。
一般人可能说:“这并不干我的事,何必自惹麻烦?”可是安德烈并不是平平之才,他并未畏缩旁观!
他及时,准确地报告了上司之后,并按指示下达了命令,才使事态没有进一步扩大。
当上司来到办公室时,线路已经整理得同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一般。这个见机行事的青年,因为露了漂亮的一手,大受上司的称赞。
公司总裁听了报告,立即调他到总公司,升他数级,并委以重任。从此以后,他就扶摇直上,谁也挡不住了。
安德烈事后回忆说:“初进公司的青年职员,能够跟决策阶层的大人物有私人的接触,成功的战争就算是打胜了一半—当你做出分外的事,而且战果辉煌,不被破格提拔,那才是怪事!”
此外,关于领会上司的意图也非常重要,上司一般是不喜欢啰啰嗦嗦、反反复复地下达他的指示的。善于领会上司的意图,也表明了你是一个精明果断的部下,因而更易引起上司的好感。如果一件事情需要上司反复交待几次,直到最后明确说出他的意图时你才“茅塞顿开”,那么你给他的印象也就不太妙了。正因为如此,作为下属向上司汇报工作时也应该力求简洁明了,避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其实,上司在听取你的汇报时,同时也在考察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
团结合作才能成大事
糊涂锦言
工作中,我们总是在无意中忽略认为不如自己的人,无意中忽视他人的作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也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可能个个都是完人。而且有些人才往往是两头冒尖,长处很明显,短处也很突出。对这些人才,除了用其所长外,还要注意容其所短。
在这个社会上,你不可能单独地完成一件事情,即使做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也是要花很多工序的。只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与资源,才能达到目的。不要妄想自己一个人能把所有事情做完、做好。必须记住:你不是超人。和睦地与周围的人相处,把他们的长处为你所用,这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在一个古老的国度里,王后突然得了一种病,所有的太医都医治不了。后来,有个民间的神医进宫给王后诊断,开了个药方,说能治好这个病。可是,这个药很奇怪,需要一个很特别的药引子,就是老虎的奶。老虎屁股都摸不得,更别说老虎的奶了,大家都一筹莫展。于是,国王贴出悬赏,说是谁能取得老虎的奶,便能得到100两黄金。
村里一个聪明的小孩看到这个悬赏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每天跑到山上老虎洞的附近,给母老虎送上一只活的小动物。差不多两个星期后,小孩和母老虎的关系很亲密了,终于顺利地取到了一点老虎奶,可以给王后当药引子用。
小孩高兴地往王宫走去。正在这时,他身体的各个器官吵起架来,闹得不可开交。它们各自都认为自己是在这次取奶过程中贡献最大的。
脚说:“正是因为有我,才能走到老虎洞,然后才取到了奶。”
手说:“不对,即使你到了洞,如果没有我,你用什么拿奶呢?”
眼睛说:“你俩都说错了,要是没有我,连老虎都看不见找不着,更别说取奶了。”
这时,舌头也突然加入进来,说:“如果我不能说话,你们取到了奶也没用。”
脚手眼们一听,马上把矛头一致对着舌头,群起而攻之:“你这个没有骨头的家伙,取奶的时候你出了什么力了,竟然在这里妄自尊大。”
舌头一看情势不妙,赶紧闭口不语。
进了王宫,舌头又开口说:“我就不说了,等会儿你们就知道到底谁最重要了。”
到了王后面前,小孩献上老虎奶,王后分辨不出这是什么奶,便问那小孩。
小孩回答说:“这是狗奶。”这时脚手眼们才知舌头的重要,连忙向它道歉。于是,舌头才改口说:“不,是我说错了,这是货真价实的老虎奶。”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用的,此时无用,彼时也许就有用。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在与人相处中,我们必须正确看待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并且努力使自己扬长避短,和别人团结合作。
要养成尊重上司的习惯
糊涂锦言
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你的上司被你超过,这对你来说并不是件好事,甚至于产生严重的后果。
职场中,如果你的能力确实超过上司,有必要先装装糊涂。有些上司在他们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难免有一些人会背叛他,或是得了他的好处却不知报答,久而久之,他们对别人都不太敢推心置腹了。这种人觉得属下就应该言听计从,这样他们才会有成就感,所以他们有时会提拔能力比自己低的属下。因此,当你的才能高于上司时,不可过于锋芒毕露,以免引发上司的猜忌之心。
张强应聘到公司任职时,部门经理对他有戒心,因为张强各方面明显比他强,部门经理是自学成才的“土八路”,张强是海外归来的“洋博士”。张强一上班,部门经理就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弟,我随时准备交班”,眉宇间透露出一丝悲凉。可张强知道自己的身份,部门经理是上司,他是经理的助理,他们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而且张强也没有想“抢班夺权”的歹念。
于是张强在大智若愚上做点文章,以消除上司对他的戒心,因为如果张强稍有张扬,他的才气就会喷涌勃发的,立刻会反衬出上司捉襟见肘的尴尬。在业务会上,张强对自己的真知灼见、远见卓识有意打下埋伏,留下思维的空间给经理作总结。平常张强尽量表现“俗”一点,收起他的锋芒,经常向经理请示汇报,不擅自作主,特别是一些决策性的工作,张强都等经理表态。有一次,经理出差不在家,有一笔生意其实张强看得很准,肯定能赚大钱的,他还是向远在千里之外的经理请示,说自己吃不准,请经理定夺,把“功劳”让给经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经理对张强消除了戒心,他把好多重大的决策权都主动下放给张强,使张强能纵横驰骋地发挥自己的才华,没有后顾之忧。
一般说来,大多数的人对于在运气、性格和气质方面被超过并不太介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喜欢在智力上被别人超过。因为智力是人格特征之最,冒犯了它无异于犯下“弥天大罪”。当领导的总是要显示出比其他人高明,处处为上。因此,有时作为下属的你取得了上司得不到的某种利益及好处时,会使上司受到冷落,面子挂不住。这时就需要你有舍得分享功劳的勇气,给上司某种心理补偿,让他得到平衡,如听得最多的莫过于“在某某的指导下,我取得了成功”云云,来点谦虚和韬晦。因此要懂得先保护自己,收敛锐气,待时机成熟再展现才华,一鸣惊人,减少中途夭折的危险。
忠言逆耳顺着讲
糊涂锦言
一个真正的聪明下属在表述自己的想法时,一定能够选择恰当的言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对企业负责。也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有正面作用。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重复多了,人们难免会形成错觉,即规劝别人的话必须难听,不难听的话不配称“忠言”。不过,忠言如果顺耳不是更好吗?
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扬言要杀掉敢于触犯龙颜的魏征,长孙皇后听后十分着急。如果用逆耳的“忠言”劝说李世民,李世民不仅不容易接受,反而会使事情弄得更糟。会说话的长孙皇后取顺耳之言规劝李世民。她说:“自古以来主贤臣直,只有君主贤明,当臣子的才敢直抒胸臆、有话就讲。今魏征敢于直言劝谏,全赖圣上贤明。”李世民闻后龙颜大悦,打消了杀魏征的念头。长孙皇后就是善于运用了忠言顺耳的糊涂智慧才救了魏征。在职场中作为下属掌握这一智慧先称赞其成绩,再委婉指出其不足,既照顾了领导的面子,也使领导易于接受。
王处长是一位刚刚提拔上来的新手。一次生活会上,他要求大家提提意见,大家碍于面子,没有人敢伸这个头。最后,处里的“元老”刘文革说了:“王处长到处里后,可谓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处里的工作现在已有了头绪。人比以往更团结,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只是最近大家手头有点儿紧张,希望王处长能替大伙解决解决。”王处长听到,意识到该给大家搞些生活福利,采取了一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