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错了!”王经理斩钉截铁地说。
张小姐被记了一个小过,是偷偷记的,公司里没人知道。但是好心没好报,一肚子委屈的张小姐,再也不愿意伺候这位“是非不分”的王经理了。
她跑到孙经理的办公室诉苦,希望调到孙经理的部门。“不急!不急!”孙经理笑笑:“我会处理。”隔两天,果然做了处理,张小姐一大早就接到一份解雇通知。
看完这个故事,你会想?这是个“不是人”的公司?王经理不是人,孙经理也不是人,明明张秘书救了公司,他们非但不感谢,还恩将仇报,对不对?如果说“对”,你就错了!
正如王经理说的:“你做主,还是我做主?”
假使一个秘书,可以不听命令,自作主张地把经理要她立刻发的信,压下三个礼拜不发,她岂不成了经理?如果有这样的“暗箱操作”,以后交代她做事,谁能放心?
再进一步说,自己部门的事,跑去跟别的部门经理抱怨,这工作的忠诚又在哪里?
如果孙经理收留了她,能不跟王经理产生矛盾?而且哪位经理不会想:“今天她背着经理,来向我告状,改天她会不会倒戈,又跟别人告我一状?”
所以张小姐不但错,而且错大了,她非但错在不懂人情,更错在不懂工作伦理。他毕竟还是你的上司,也毕竟还是他做主。出了错,他最先承担。有面子,也该由他来卖。此外,你必须知道,上司之间,就算在工作上对立,在立场上也是一致的。
办公室是一个团体,作为领导,一定有其管理原则,有他的经营目的。下属的责任,就是要在这一管理原则下,让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样才能协助上司完成经营目标。
如果每个人都认为听从上司的话,顺着上司的意思去工作,就是逢迎、拍马屁,而只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么这个办公室将会成什么样子?没有统一的经营观念,没有制度的约束,做什么事情都是各人随心所欲,不用想也知道,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公司就会垮掉。下属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样你才能跟上司和谐相处。
做好身边点滴小事
糊涂锦言
我们每个人要从日常工作中做起,养成一个甘于从平凡小事做起的工作态度。你可以这样想,我现在一无所有,认认真真去做好每一件事,这对我很重要。做得好不好,后面都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如果你做每件事,都用这种心态,慢慢地养成了习惯,那你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比尔·盖茨在被问及他心目中的最佳员工是什么样时,他强调了这样一条: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满怀热情,当他对客户介绍本公司的产品时,应该有一种传教士传道般的狂热!一句话,将你的职业当成一门事业来做,它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会立即将你工作中的一切不如意一扫而空。工作越干越有劲,人越活越年轻,道路越走越宽广,生活越来越美好。
新职员要有从平凡小事做起的糊涂精神。新职员进入公司之初,常常要从最低层干起,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志向高远的你可能会很失望,这是大错而特错的想法。要知道,每台机器的正常运转,要依赖所有部件毫无故障地发挥作用。假如某个齿轮或螺丝钉突然失灵,整台机器都会连带受损。新职员和企业的关系也是这样,如果你缺席或怠工,对于整个工作的进步和效益必然会产生或大或小的不利影响,有时也可能会误大事。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既然支付薪金聘请你,自然认为你所承担的工作别人无法替代,你的劳动成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公司新进了两位员工,分别是刚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一位是刘先生,另一位是于先生。
在公司里,他们的学历是最高的,本以为到公司就会受到重用,进入重要岗位。可是安排下来的工作,令他们大失所望。他们仿佛成了杂务工,包括厕所卫生,补充办公用品,等等。于是他们便开始私下埋怨。刘先生开始厌倦这份工作,常常打电话和留意招聘信息,随时准备跳槽,工作扔到一边,常常缺勤;于先生虽然心里不痛快,却仍然安心工作、任劳任怨,把它作为锻炼自己的机会,相信总有一天会赢得认可。他还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学习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
这样工作五个月后,结果可想而知,于先生终于被调到重要岗位,结束了单调而讨厌的工作。而刘先生还没另外找到工作,却已经被辞退。
在工作中,如果你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不要忽略小事。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放在这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二是由小事开始,逐渐长才干、增智慧,日后才能干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三是从干小事中见精神、得认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赢得人们信任了,才能给你干大事的机会。
一个好高骛远的人是很难成功的。我们只有先接受了困难,才能最终做好自己的工作,你如果小事都做不好,何谈大事?我们只有睁大双眼,才能看清每一份工作都具有独特的挑战性,工作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时候都不要惧怕从小事做起,只要认真做好了你手边的工作,才能获得最真实的劳动成果。
用合作精神解决冲突
糊涂锦言
主动言和的表层含义是“好汉不吃眼前亏”,但它还包括更深的层面;主动言和是运用智慧寻找冲突的最佳解决方案,使问题最终得以处理。善于运用智慧与上司合作,让上司发现自己是个理想的合作伙伴,从而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空间!
有些上司,脾气暴躁,自认为高高在上,手握生杀大权,因而把下属当作佣人看待。总是威风八面、架子十足,不仅口气粗暴,而且言辞也充满悍气。他们常常会在言语中说出些让下属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的话,自己却浑然不知。下面让我们看看张小姐如何应对她的上司。
“早上好,李先生。”她对上司说:“我交上的文件您签字了吗?”李先生先是瞪着他那双灰蓝色的眼睛茫然了一秒钟,然后便把他的办公桌惊天动地地翻了一遍,最后他犹豫了一下,向她摊开两手说:“张小姐,我从未见过你的文件。”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几年前,她就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昨天看着您的秘书把我的文件放在您的办公桌上,您可能把它当成废纸丢掉了!”但是现在她不会这样说了,既然眼前这位绅士模样的异乡人永远不明白诚实可以增加威信,她又何必与他计较呢?她只不过是需要他的签字而已。于是她平静地说:“那好吧,我到您的秘书那里去看看有没有我的文件。”随即她便下楼回到她的办公室,把电脑中的文件重新调出再次打印,当她再把文件放到李先生面前时,他连看都没看就签了字,其实他比她还清楚文件原稿的去向。
是的,这就是张小姐在与上司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式。张小姐不赞成在冲突发生以后一走了之,因为在新环境里还会出现老问题,到那时你又怎样呢?她也不赞成为了争口气大闹一场,因为吵闹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有可能断送了薪水奖金,还是实际些吧!说到实际,谁是谁非也并不重要,可能即便她对了上司错了,她也会开动脑筋为上司寻找一个台阶下,无论如何解决冲突的前提是合作!
加班是福不是亏
糊涂锦言
加班也是“减压”的方式之一。你可以借加班之机,处理那些被一再推迟的琐碎小事。当你独自留在办公室里,正是绝佳的“还债”时机,把平时积累下来的工作项目整理出来,对自己的发展只会有利。
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鞭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在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现在已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升迁,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干一点”。
我曾经拜访道尼斯先生,并且询问其成功的诀窍。他平静而简短地道出了个中原由:
“在为杜兰特先生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杜兰特先生仍然会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因此,我决定下班后也留在办公室里。是的,的确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但我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帮助。”
“工作时杜兰特先生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亲自来做。很快,他就发现我随时在等待他的召唤,并且逐渐养成招呼我的习惯……”
杜兰特先生为什么会养成召唤道尼斯先生的习惯呢?因为道尼斯自动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并且诚心诚意为他服务。这样做获得了报酬吗?没有。但是,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使自己赢得老板的关注,最终获得了提升。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其实,提前上班,主动加班,别以为没人注意到,老板可是睁大眼睛在瞧着呢?如果能提早一点到公司,就说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点到达,可以对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
在工作中并不是多做一件事或多帮别人干一点儿活就是吃亏。其实这是一种福气,说明领导信任你。比如,领导让你帮同事一把,这不是吃亏,这是为集体做好事,还加强了同事之间的友谊。假如领导让你加加班赶赶任务,你不要以为你就吃亏了,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领导只叫了你,而没叫其他人,而且,你还可以从中学到不少新东西,提高自己的能力。正是那句老话“吃亏是福”,这里说的“吃亏”是一种贡献精神,你贡献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每次你多做一些,别人就欠你一些。多做一些,机会将随之而来,这个亏,相比下来,是“福”啦。
当仁不让担大任
糊涂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