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重生明朝蓝玉的 > 第53章 皇太孙立(第1页)

第53章 皇太孙立(第1页)

册封当日,天还未亮,南京紫禁城已是一片忙碌。太监们提着宫灯来回穿梭,最后一次检查着大典的各项准备。香官们往殿内香炉中添着龙涎香,浓郁的香气缓缓升腾,萦绕在殿内。城墙上、宫道旁,护卫们目光如炬,来回巡视,确保万无一失。

晨钟初响,朝阳刚刚跃过城墙。文武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按品级在奉天殿外列队。文官补服上的仙鹤白鹇,武官补服上的各色猛兽,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恍若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

随着第二遍晨钟敲响,钟鼓齐鸣,笙箫声声。导引官"趋-趋-趋"地引领着群臣按次序进入殿前广场。八名舞者手持彩旗,翩翩起舞,仪仗队举着明黄色的龙凤旗帜,在朝阳下猎猎作响。

东宫中,朱雄英已经沐浴更衣完毕。他身着特制的冕服,金丝银线织就的日月山河图案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冕旒上的十二条玉串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玉石相击声。

四名青衣太监捧着明黄色绣龙纹的软轿,恭迎皇太孙。锦衣卫和内侍总管牵引着五彩锦缎铺就的引道,从东宫一直延伸到奉天殿。朱雄英在侍卫的簇拥下,沿着这条彩带般的引道缓步前行。

当朱雄英来到殿门外时,钟鼓声戛然而止,一时间万籁俱寂。须臾,丝竹声起,悠扬婉转。殿前的鼓乐手开始敲击大鼓,节奏庄重而肃穆。十二名执事太监手持金如意,在前引导。

朱雄英依照礼仪,先在丹墀前稽首。随后在礼部尚书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走上台阶。他的步伐从容不迫,每一步都恰到好处,显示出超乎年龄的沉稳。走到殿门时,又是一个稽首,这才迈步入殿。

奉天殿内,龙涎香气缭绕。朱元璋端坐在正位,身着明黄色龙袍,神色威严。太子朱标则坐在侧位,一身赤红色蟒袍。百官们跪伏在两侧,头都深深垂下,不敢仰视。

礼官击地三通,殿内乐声骤起。册封使手捧明黄色锦盒,内中是用御用黄绫书写的册封诏书。他走到殿中央,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嫡长孙雄英,天资聪颖,至纯至孝,宜承大统。今特册立为皇太孙,以昭朕意。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朱雄英向前一步,跪地行三跪九叩大礼:"孙儿雄英恭谢皇爷爷隆恩。自当精勤砥砺,力学不倦,他年必使大明威德遐布,超迈前古,不负皇爷爷厚望,以安圣怀。"虽是稚嫩的声音,却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随后礼部侍郎领着百官跪伏在地,高呼:"皇太孙千岁千岁千千岁!"声音在殿内回荡,久久不息。

册封使将诏书呈上后,太监总管捧上皇太孙玉印。这方玉印以上等和田玉雕琢而成,印面阳刻"皇太孙之宝"五字,印纽是一条腾云驾雾的盘龙。朱雄英双手恭敬接过,神色庄重。

接着是赐服仪式,四名内侍捧着明黄色的常服上前,这是专门为皇太孙定制的衮服,绣着五爪金龙,象征着皇家血脉的尊贵。礼官高声宣读赐服诏书,朱雄英再次叩拜谢恩。

朝贺仪式随即开始。百官依序上前,先是三公九卿,随后是文武大臣。每人都要行三跪九叩之礼,高呼"皇太孙千岁"。整个朝贺仪式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朱雄英始终保持着端庄的姿态,对每位大臣都以适当的礼节回应。虽然年仅八岁,但这般气度已显露出几分天家风范。

仪式结束后,朱元璋在华盖殿设宴庆贺。殿内摆设了数十张案席,珍馐佳肴应有尽有。金樽盛酒,玉碗盛汤,各色点心琳琅满目。乐师们奏起《太平乐》,歌伎轻歌曼舞,热闹非凡。朱雄英被安排在太子朱标身边,举止得体地回应着大臣们的祝贺。朱元璋虽端坐在上首,却难得地露出慈祥笑容,频频与大臣们举杯。这位平日里严厉的天子,今日竟破天荒地让宴席从午时一直摆到日落。

魏国公徐达平日甚少饮酒,今日却也开怀畅饮。他望着朱雄英,不禁感慨道:"今日见皇太孙举止,使老臣想起当年太子殿下幼时。"一旁的曹国公李文忠也道:"正是,方才殿下行礼时的气度,与太子殿下一般无二。"信国公汤和更是激动地道:"诸位可还记得开平王常遇春?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今日看皇太孙,倒真是有几分外祖父的风范。"

这几位国公能聚在京师,也是因朱元璋特意下诏,令他们无不可离开之事便速速回京。这些日子朱雄英又突染重病,他们更是不敢离去。如今皇长孙病愈,正赶上这场大典,眼见这位未来的继承人举止不凡,一个个都感慨万分。

与此同时,宫外的南京城也沉浸在一片喜庆氛围中。街道两旁挂满了大红灯笼,酒楼茶肆里谈论的都是这位新立的皇太孙。有见过朱雄英的商贾称赞他天资聪颖;有听闻他事迹的百姓则传颂他的至孝之心;更有人说起他为民请命,设计孝椅的故事。皇城根下,百姓们搭起高台,击鼓舞狮,一派欢腾景象。就连往日最热闹的夫子庙,今日也增添了几分喜庆之气。沿街小贩叫卖着特制的"太孙糕",茶馆里的说书人正说着朱雄英的小故事,引得满座喝彩。

华灯初上,宫中灯火通明。远远望去,整个皇城仿佛被金色的光芒笼罩。殿内的宴席渐渐散去,朱雄英在太监的陪同下回到东宫。虽然疲惫,但他的眼神依然明亮。

回到寝殿,朱雄英并未急于歇息,而是独自立于窗前。今日受封太孙,他心中涌动着难以平静的思绪。这偌大的江山,是皇爷爷以布衣之身打下的。南征北战,历经千难万险,才有了今日的大明。望着窗外连绵的宫阙,他仿佛看到了更远的地方——那无垠的大漠,浩瀚的江南,以及更遥远的海疆。他暗暗下定决心,待他日登基,定要让这片江山比皇爷爷手中更加繁荣昌盛,开创一个远超历朝历代的太平盛世。山河壮阔,万里江山,终将在他手中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