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重生明朝蓝玉的 > 第48章 筹备工坊(第1页)

第48章 筹备工坊(第1页)

商议结束时,蓝斌见朱雄英脸上略带倦色,连忙说道:"殿下今日思虑了这许多,该去歇息了。这些具体事务,就让小臣去安排。"

朱雄英虽还想继续商议,但见表舅坚持,也只得点头应允。待送走朱雄英后,蓝斌独自回府。

"郑叔。"刚踏入府门,蓝斌就唤来管家,"去把府上最会经营商铺和最会管理工坊的几位掌柜都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郑福闻言,恭敬地答道:"少爷稍候,老奴这就去请。"说完便匆匆去了。

不多时,老周和张安两位掌柜来到偏厅。老周是蓝府商铺中最有经验的掌柜,在城中经营布庄二十余年,为人精明能干,却从不贪墨。张安原是铁匠铺的老匠人,后来做了管事,最懂得如何处置工匠之事,如今管着蓝府几处作坊,都是井井有条。

"两位请坐,"蓝斌让他们在案前落座,"今日找你们来,是要商议孝椅工坊和商铺的事。这事虽小,却关系重大,要格外用心。"

“张掌柜,”蓝斌取出图纸,“工坊选在城西,要地方宽敞,通风敞亮。我要将制作区分成几个独立的区域:木工要单独一处,专门制作椅子的框架和靠背;铁匠铺也要单独设置,专门打造调节机关;漆工和编织也都要分开。每个区域的工人只做一样东西,不许串岗。

待木工完成椅子框架和靠背制作后,需自行仔细检查各个榫卯连接处是否紧密牢固,木材表面有无裂缝、虫蛀等瑕疵,尺寸是否精准无误,这是自检环节,务必保证交到下一道工序的部件品质上乘。

而后,工坊会让御用监来组装椅子的大匠进行专检,他们会拿着特制的量具和工具,对木工自检后的框架和靠背进行更为严苛的查验,一旦发现问题,即刻要求返工修正,只有通过专检的部件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当铁匠打造好调节机关后,需与木工制作的部件进行交接。交接之时,双方要共同检查各自部件的匹配度,铁匠需确认框架和靠背预留的接口位置是否精准,木工则要查看调节机关的规格与安装部位是否契合,这便是交接检。任何一方发现问题,都要及时沟通解决,确保整体产品的质量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保障,如此方能打造出上乘的椅子。”

"少爷考虑得周到。"张安点头道:“但是工坊招募的匠人少爷有什么要求呢”

"匠人的选用很有讲究。"蓝斌正色道,"我已经从御用监请了几位大匠来指导。大匠们会先培训一批老匠人,每人只教一道工序。等这批老匠人熟练后,让他们去教新招来的农家子弟,一样只教一道工序。这样传下去,既能保证手艺,又不会泄露全部工艺。"

"至于招募的农家子弟,年纪要在二十岁上下,手脚灵活的。先招二十个人试试,若是生意好再多招些。他们只需要专心做好自已负责的那道工序就行。"

张安又问:"工钱该如何计算?"

"全部按件计算。"蓝斌道,"木工每做一个椅背三十文,铁匠每打造一套调节机关五十文,漆工上一遍漆八文。多劳多得,这样他们才会用心。每个月月底结算,工钱按时发放,绝不能拖欠。"

"那成品的组装。。。。。。"张安正要问。

"组装是最关键的工序,"蓝斌打断道,"只能由御用监派来的大匠负责。他们经验丰富,对孝椅的每个部件都了如指掌,才能保证最后的成品完美无缺。"

转向老周,蓝斌说道:"商铺选在东市最热闹的地段,要装修得雅致些。前面摆放三种样式的孝椅:普通版三十两、高级版六十两、豪华版九十两。后面要设一间雅室,专门接待那些要定制的贵客,定制价要一百五十两起。"

"少爷,"老周思索道,"这价钱不算低,可有把握卖得出去?"

"这你就要会说了,"蓝斌微笑道,"要这么跟客人讲:这孝椅是皇长孙为了让皇上和太子爷能舒服些,特意设计的。根据人体的骨骼结构和肌肉习惯设计出来,坐着办公不累,躺下休息也舒服。最难得的是,皇长孙说这么好的东西,就该让更多人享受到。本来按用料和工艺,这椅子至少该卖两三倍的价钱,但皇长孙说太贵了,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孝椅的便利,这才定在现在这个价,这个价基本都不挣钱。"

"明白了。"老周眼前一亮,"既抬高了孝椅的身份,又彰显了皇长孙的仁德,还让买主觉得占了便宜。这生意确实好做。"

"不过你们两个都给我记住,"蓝斌神色骤然严厉,声音也冷了下来,"这生意八成利润要上交内库,账目上绝对不能出半点差错。你们在蓝府这么多年从未出过差错,我不想你们在这么关键的事情上行差踏错,若是让我发现你们有什么小心思,我会让你们尝尝我蓝斌的手段。"

说完,他的脸色又和缓下来:"当然,若是你们把事情都办得妥妥当当,年底重重有赏。你们也都是府里的老人了,家中子弟若是想读书或是去军中历练,尽管来告诉我。只要你们把这摊子给我看好了,这些都好说。"

两位掌柜听到前半句还心中发寒,听到后半句顿时眼前一亮,连忙叩首道:"少爷放心,我们一定尽心竭力,不敢有半点马虎!"

蓝斌又将一些细节交代清楚,这才让他们退下准备。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他陷入深思:这孝椅看似只是一件小物,却是开启大明工商业的一把钥匙。只要将这第一步走好了,就能让皇上和太子看到工商业的益处。

"农家子弟农闲时能来工坊做工赚钱,工坊缴税能让国库更充实,士绅大户有了更多营生的去处。。。。。。"蓝斌轻声自语,"若是这些好处都能通过孝椅这件小事展现出来,必定能让皇上和太子重新思考重农抑商的弊端。到那时,农业和工商业齐头并进,百姓有了两条腿走路,大明才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这孝椅工坊和商铺不仅关系到蓝府的未来,更关系到整个大明的命运。一定要成功,一定要让这第一步走稳,才能为将来的大计打下基础。

想到这里,蓝斌唤来了郑福:"郑叔,这孝椅的事情你一定要亲自盯着。"

郑福是府里的老人了。他原本是父亲蓝玉帐下的亲兵,与他弟弟郑虎一起追随父亲南征北战。两兄弟都是百战老兵,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立下过不少战功。

有一次激战,敌军主将率兵突袭中军,郑虎为了保护父亲,挺身而出,不幸被敌军砍倒。父亲大怒,亲率亲兵杀入敌阵,冒着万箭穿心的危险,将郑虎的尸首抢了回来。战后,父亲不顾朝廷谕令,坚持将那个敌将碎尸万段,为郑虎报仇。从那以后,郑福对父亲更是死心塌地。

后来郑福厌倦了战场的杀戮,父亲便安排他到府中当管家。虽然只是个管家,但府里上下都知道他的身份特殊。毕竟他不仅是父亲最信任的老部下,他的弟弟更是用性命守护了家主蓝玉。所以在蓝府,郑福虽是管家,却极受尊重,办事也极有威信。

"郑叔,"蓝斌转过身来,语气里带着亲近和信任,"你是看着我长大的,也是父亲最信任的人。这孝椅虽然只是个小物件,但对我来说,却关系到一个更大的谋划。我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大明更加富强。这第一步一定要走好,还要靠你多费心了。"

郑福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少爷,如今已经有了这般胸襟和见识,当真不负蓝将军的期望。"少爷放心,"他郑重地说,"老奴一定把这事办得妥妥当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