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明末乱世恨怎么成王 > 第79章 危局(第2页)

第79章 危局(第2页)

他们深知,一旦如实上报赋税拖欠的真实情况,自己极有可能成为朝廷问责的对象,面临严厉的惩处。

于是,他们绞尽脑汁,用尽各种手段来隐瞒真相。或是将赋税拖欠的责任推诿给其他同僚,或是归咎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以此来逃避朝廷的追查。

为了打破这种地方官员之间的利益同盟,崇祯帝在次年九月做出了一个大胆而颇具争议的决定。

他派遣了一位被认为“有心计”的太监张彝宪,赋予其总理户、工二部钱粮的重任,并允许其设立专门的官署,以总督的身份与体统行事。

太监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上,始终扮演着一种特殊而微妙的角色。他们因与皇帝的亲近关系,得以获取皇帝的信任与支持。

由于他们并非传统的士大夫官僚体系出身,与外廷官员之间不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与人际关系网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彝宪的走马上任,意在以一种强硬且超脱的姿态介入赋税征收与财政管理工作,打破地方官员长期以来形成的默契与庇护。

他凭借总督的权威,能够直接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考核与问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官员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使得他们不敢再像过去那样肆意妄为地拖欠赋税。

张彝宪到任后,召集地方官员议事。

他坐在大堂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说道:“咱家受陛下重托,总理户、工二部钱粮。今赋税拖欠严重,尔等须如实禀报,若有隐瞒,休怪咱家无情。”

一位地方官员小心翼翼地回答:“公公,非是我等不尽力,实乃百姓受灾,赋税难征啊。”

张彝宪冷笑一声:“哼,百姓受灾,你等就可推诿责任?咱家只看结果,不管缘由。”

然而,张彝宪的介入并非一帆风顺,反而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矛盾与问题。

太监群体由于缺乏系统的政治、经济与行政管理教育背景,在应对复杂多变的财政事务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他们更多地依赖皇帝赋予的绝对权威,而缺乏灵活务实的政治手腕与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张彝宪在总理户、工二部钱粮期间,过于注重赋税征收的数字指标,而对地方的实际情况与民生疾苦缺乏深入的了解与体谅。

他所采取的管理手段常常显得简单粗暴,过度地压榨与逼迫地方官员,这无疑激起了地方官员内心深处的不满与抵触情绪。

崇祯四年十二月,一场围绕考选官员与赋税征收的风暴席卷而来。

朱由检在审阅考选官员的政绩资料时,发现其中不少官员在任职期间未能完成赋税征收的任务,顿时怒发冲冠。在盛怒之下,他下令将户部尚书毕自严关进监狱。

毕自严在户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一直致力于整顿混乱不堪的财政秩序。

他曾精心谋划并推行了一系列旨在增加赋税收入、优化财政管理的改革措施。

在赋税制度方面,他尝试对征收标准、征收范围进行合理的调整与规范,力求做到公平公正、高效有序;

在财政收支管理上,他倡导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严格把控每一笔财政资金的流向与使用,力求减少浪费与贪污现象。

然而,在当时那种极端复杂恶劣的局势下,尽管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但其努力所取得的成效却未能达到崇祯帝的期望。

崇祯帝将他打入大牢,一方面固然是对他未能圆满完成赋税征收任务的强烈不满与问责,另一方面也是企图通过此举向整个官场传递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即赋税征收工作在朝廷的战略布局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官员都不得掉以轻心、敷衍塞责。

喜欢明末风云:乱世殇歌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