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姑娘的村子里吹吹打打,来了一队迎亲的队伍,有人就跑来老伯家通知:“快出来迎亲啊,来你们家娶亲了。”老伯跑出来一看:“不对,不是来我们家的,他们的迎亲队伍里有9头牛。”
原来,这个地方有个风俗,就是娶亲要拿牛换人。如果一个姑娘很优秀就能值5头牛,若是一般则值4头牛,差一点只值3头牛。这个老伯给自己的女儿订的标准是4头牛,要是给5头牛呢就赚了点儿,3头呢就亏了点儿。老伯看到迎亲的队伍有9头牛,就说肯定是错了,心里还想:这是谁家生出了这么好的女儿呢?我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福气呢?
迎亲的队伍却径直来到他的门前停下,老伯再次出门一看,的确是阿牛。吃过饭送阿牛时,老伯又说:“小伙子,没有搞错吧?9头牛可不是我要的啊,我只有一个女儿哟,你要是现在后悔还来得及的,你牵回去三两头我是一点儿意见都没有。”
阿牛说:“没错的,老伯,是9头牛,我是不会牵回去的。”阿牛把姑娘娶回了家。
时光一转眼过去了6年,阿炳却一直没有找到心中所谓的优秀老婆,他带着一脸沧桑和一颗受伤的、疲惫的心回来了。路过阿牛的村子就想去阿牛家看一看,看看阿牛现在什么样子。可是阿牛当年住的小草房已经不在了,阿炳就想找人来打听。抬头一看不远处有个女子,这女子不仅长得漂亮,还有风韵,身材恰到好处,简直是天姿国色,手中还领着两个小孩,就像天使一样。
阿炳就走过去和女子说:“大嫂,我跟你打听一个人,有个叫阿牛的人他搬到哪里去了?”女子说:“哦,找阿牛啊,跟我来吧。”女子领着阿炳来到一座宽敞明亮的庭院前,喊道:“阿牛,有人找你。”
阿炳看见阿牛走出来,只见他衣着得体,神采奕奕。阿炳心想:一个好男人真的是要找个好老婆的,看看眼前的阿牛,虽说6年的时间不见,却因为找了个好老婆,人不但没老反而越来越年轻了。
阿牛、阿炳老朋友见面,一定是要好好叙叙旧的。阿牛让老婆做饭招待阿炳,一会儿功夫,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就端了上来。阿牛吃得津津有味,阿炳只尝了一下,一点儿胃口也没有。看着阿牛这样幸福,阿炳不禁感叹道:“阿牛,幸亏你没有要当年那个岛上的女子,你看你娶了这么好的一个老婆。”阿牛说:“你有没有搞错,我老婆就是当年岛上那个女的。你再仔细看一下。”阿炳又仔细地看了看,还真的是那个女的,心里就更加纳闷,问道:“嫂子,6年的时光你不但没有老,还越来越漂亮了,这其中有什么诀窍,能不能教我啊?”阿牛的老婆说:“唉哟,谁让阿牛这个要死的,当年拿来9头牛呢,我一直以9头牛的标准来要求我自己的。”
在父亲的心中,女儿值4头牛,那女儿自己怎么想的?估计最多也就5头牛。但是在阿牛的心中,她值9头牛,所以用9头牛娶了她。为了不辜负9头牛,也为了让阿牛相信自己值9头牛,她一直以9头牛的标准要求自己,结果前后判若两人。
这说明了什么?自信产生魅力。自信自己值9头牛,一直以9头牛的标准要求自己,慢慢地就值9头牛了。亲爱的读者,你把自己定为几头牛呢?
自信是练出来的
有一个开公交车的司机,这天上来的乘客都在买票,一个憨憨的声音说:“我是不用买票的。”司机一脚刹车踩下去,刚想问“凭什么”,可回头一看,说话的男人长得高大威武,很凶悍的样子,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第二天,这个壮汉又上车了,还是那句话“我是不用买票的”。一连好几天,司机觉得自己男人的自尊受到了伤害,回到家中,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和老婆吵架,很是郁闷。
在一次下班的途中,司机发现一个健身中心招生教散打,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那个教练说你的底子不是很好,学这个会很吃力的,而且很苦。司机却说没有问题,坚持要学。于是他每天下了班都来这里对着沙袋用力地打,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边打嘴里还边喊“凭什么”、“凭什么”。
一晃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这天早晨,司机在照镜子的时候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完全变了一个人,浑身上下都是肌肉,看起来相当强壮。他心里想,找回男子汉尊严的时候到了,穿戴整齐之后就出门了。当车行驶到那一站的时候,那个壮汉又大摇大摆上了车,还是喊着“我是不用买票的”。
司机猛然回头:“凭什么?”
积压了很久的怨愤一下子喊了出来,震得车都有点儿摇晃。大汉一愣,心想:坐了这么久的车,还没有人这么横,看来今天还要费点事啊!只见壮汉把手伸进口袋,“嗖”的一下掏出个东西来,拿在手里一晃:“我是有月票的。”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自信是练出来的。
工作中,每完成一件小事就是一项小成就,每天的事都完成,就是一天的成就,当你积累了足够多的小成就时,信心就渐渐积累起来了。
重复产生力量
一位著名的销售大师,在他结束推销生涯的大会上吸引了销售界的5000多位精英参加,许多人问他销售秘诀是什么,他微笑着表示不必多说。这时,全场灯光暗了下来,从会场一边出现了4名彪形大汉。他们合力抬着一个铁架走上台来,铁架下悬垂着一只银亮的大铁球。当现场的“粉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铁架已经被抬到讲台中央。
吊足了大家胃口的大师这时应该开讲了,但他没有。他走到了铁架前,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朝铁球敲一下,铁球纹丝没动。全场哗然。隔了5秒钟,他又敲了一下,还是没有动,于是他每隔5秒钟就敲一下。这样如此持续不断,铁球还是没动,台下的人开始骚动,陆续有人离场而去。但大师还是静静地在那里重复一个动作——敲铁球,感到被愚弄而丧失了耐心的粉丝越走越多,最后留下来的所剩无几。
终于,在不断敲击的累积作用下大铁球开始慢慢晃动了。经过一个多小时,大力摇晃的铁球,就算任何人走上台用力去抱也不能使它停下来。这时,大师面对仅剩下来的500人,指着晃动的铁球开口说了一句话:“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以这种持续的毅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当成功来临的时候,你挡都挡不住。”
没有听见这句话的4500人,或许与成功擦肩而过,走向了平庸;而留下来的500人后来都成了行业的翘楚。
重复产生力量,放之四海而皆准。培养自信也是如此。如果每天坚持默念“我行!我能行!”就会通过自我的积极暗示心理,逐渐树立信心,逐渐有了心理力量。
第2堂课:摆正心态
心态摆不正的原因分析
不懂得检讨自己
仔细观察会发现,凡是失败的电话销售人员,必定一怨公司,二怨产品,三怨政策,四怨市场,五怨客户,就是不怨自己。比如,公司实力不行、产品竞争力不够、政策太死、市场竞争太激烈、客户太难缠,而没有很好地检讨自己有没有问题。
工作中不出成绩,大部分的情况并不是外部原因,也不是没有一个好的领导,更不是公司整体管理水平不行,而是没有摆正工作心态。一个人若只会将问题归结于外部,不懂得检讨自己,自然不可能看清自身问题,也就不会进步。
一切向钱看
许多销售人员都有这样的心态,即认为销售就是千方百计地把产品卖给客户,把客户的钱从他们的口袋里掏出来。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对销售人员来说,要同时经历这两件事:说服客户,不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客户的脑袋,进而把客户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吗?而如果你有赚客户的钱的心态,那么想完成这两件事,希望渺茫。
孔老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人,心态不同,表现出的言行举止是不同的。如果你一切向钱看,那么眼里放的一定是“绿光”。想想,客户看见你这头“狼”会怎样?当然是离你远远的。
这山望着那山高
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职场达人,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心中总在比较自己所在的公司和另外一些公司。他们总是不满足于现在,永远梦想着其他公司会更好。他们对公司的管理制度不满,对公司文化不满,对薪酬待遇不满,甚至因为休假的问题而对公司怨声载道。
在这些人的眼中,其他公司好比是天堂,一切是那样的完美,而自己的公司俨然成了地狱,却从没有考虑过,地狱和天堂只是一念之差造成的。他们不懂得剖析自己,却很懂得挑别人的毛病;不懂得如何服务好现在的公司,却很向往别的公司的风景。
一个人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销售,能力再强也是枉然。
摆正心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