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对孩子说“不” > 第3章 对孩子的不良爱好说不(第6页)

第3章 对孩子的不良爱好说不(第6页)

“来再喝一小口。”在爷爷的吆喝中,虎虎端起爷爷的小酒盅一饮而尽,“好,是爷们!”爷爷看见孙子如此豪爽,乐得笑开了花。

“好酒!”虎虎也学着爷爷的样子洋洋自得。

“你怎么又给孩子酒喝?”这时奶奶走了过来,“他妈都说过好多次了,不能让孩子喝酒,你这老头,怎么越老越糊涂了?”

“他妈事太多了,男孩子喝点酒算什么啊?”爷爷自己也喝了一盅,“哦,喝酒就能学坏啊,我喝一辈子酒了,也没干什么坏事啊?”

“虎虎妈妈说了,喝酒对孩子健康不好!”奶奶瞪了爷爷一眼,“他才几岁啊,非要让他以后跟你一样成酒鬼?”

“行了,我们爷孙的事情,你少管。”爷爷有些不耐烦了,“来,孙子,咱们喝酒吃肉。”

说着,竟然不顾奶奶的劝告又端起刚斟满的酒盅拿到虎虎面前。说来也巧,由于工作繁忙很少露面的虎虎妈妈和爸爸此时恰巧进门。

一进门就看见虎虎红着的小脸和爷爷已经举在儿子面前的酒杯,气不打一处来的虎虎妈妈一个箭步走上前,“爸,您怎么又让虎虎喝酒啊?”说着推开酒盅,拉过孩子。

奶奶赶紧过来解围,“这不他爷爷跟虎虎闹着玩吗,虎虎就沾了一小点儿,没喝。”

“妈,”虎虎妈妈余怒未消,“不是我事多,你们二老,怎么能让孩子喝酒呢?”

“一个男孩子,喝点酒算啥?”爷爷刚才被妈妈抢白,有些不高兴了。

“算了,虎虎以后不许喝酒啊!”爸爸见气氛不对,忙过来打圆场,“爸妈你们以后不能这样惯着虎虎。”

“孩子不就是喝口酒吗,瞧你们这大惊小怪的!”也许是酒精的作用,爷爷的声音有点大。

“小孩子不能喝酒,这样会对他的健康不利的。”妈妈一边给虎虎弄着解酒的菜,一边说着,“要是您再让虎虎喝酒,我们就只好把虎虎带走,自己带了。”

此话惹怒了爷爷,他就是不明白虎虎的妈妈干吗把这件事看得如此重,于是一场因为孩子喝酒引起的家庭战争爆发了。

我们都知道,烟草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很高,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不能正常地与氧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的功能,会造成大脑缺氧。由于人的大脑对氧的需要量大,对缺氧十分敏感,因此,吸烟量过多,人们就会出现精力不集中,甚至头痛、头昏现象。而长期吸烟,还很可能导致大脑损害,令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而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消化不良、胃肠道慢性炎症等多种疾病,还会引起大脑功能失调、神经衰弱、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这些不良的行为不仅会对成年人产生这些不良影响,而对于没成年的孩子更是危害无穷,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作为家长,对于孩子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一定要坚决制止,决不姑息。

学校严格管理,注重心理调适

既然喝酒抽烟的危害如此之大,社会也极力宣传烟酒的危害,对禁止未成年人吸烟饮酒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要想真正杜绝孩子吸烟饮酒,根本还是在于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学校要严格规定针对吸烟喝酒学生的专门校规,严密注视吸烟喝酒学生的行为,并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开展主题班会,讲解吸烟喝酒的危害,让学生们共同探讨如何杜绝和禁止吸烟喝酒这一不良习惯。学校、老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调试,随时与吸烟喝酒的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和密切合作,随时了解这些孩子的行踪,积极干预孩子吸烟喝酒的行为。学校还可以充分发挥班集体和共青团和少先队的作用,组织监督和帮助小组,对吸烟喝酒的学生进行及时帮助,防患于未然。

为了更好地纠正和防止孩子吸烟喝酒,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组织体育竞技、郊游、志愿者队伍等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让孩子们心情愉悦、乐观豁达、健康向上,大力宣传吸烟酗酒有害身体健康等知识,让孩子充分认识吸烟酗酒的危害,从而远离烟酒的诱惑,主动戒烟戒酒。

家长改变观念,尽量以身作则

为了更好地改善和教育孩子远离烟酒的困扰,作为家长也需要学习,改变观念。有些家长总是认为,在节日里孩子喝一点酒精比较低的酒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而有些家长甚至有意让孩子学习喝酒,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孩子饮酒的习惯。而有些家长自身就常常抽烟喝酒,而且还常常当着孩子的面,从不忌讳;更有些家长在看到孩子吸烟饮酒的时候不以为然,觉得早晚都要学会,只要不影响学习就行了。

由此可见,家长对于孩子吸烟饮酒的教育是多么重要,作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尽量避免或者尽量少在孩子面前吸烟饮酒,并努力改掉自己吸烟饮酒的坏习惯。当发现孩子小小年纪就吸烟喝酒时,千万不要打骂,要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情,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待孩子这一不良行为,家长要耐心教育纠正,与孩子一起改正这一不良行为,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生活态度,给孩子提供更自信、更健康的生活,正确树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孩子彻底改变他们以往吸烟喝酒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7.离群的“丑小鸭”

悠悠长得不算漂亮,人也很瘦弱,平时说话的声音比蚊子还小,许多阿姨都戏称她是个“林妹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悠悠就不太愿意跟周围的小朋友们玩,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她就是不愿意上幼儿园。爸爸妈妈没有时间单独看着她,所以即使不愿意也要去幼儿园过集体生活。

这天,妈妈初次把悠悠送进了幼儿园,跟老师简单交代了几句,就急匆匆地赶去上班了。悠悠一直在幼儿园门口目送着妈妈离去,老师看着初次来幼儿园的悠悠有些伤感,就赶紧把她带进班里,给她介绍小朋友们。

别说,小朋友们对新来的悠悠很是欢迎,纷纷拿出手中的玩具跟她玩,还热情地和她聊天,可是悠悠却还是不怎么开心。

上过几堂课后,到了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是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在幼儿园的院子里开心的嬉戏。唯独悠悠自己一个人呆在教室里,不出门,不管哪个小朋友叫她,她都无动于衷。

老师看到悠悠独自坐在教室里,就过来劝她跟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悠悠根本就听不进去,说什么都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就独自一人玩着妈妈给她带来的布娃娃。

老师正在想主意让悠悠和大家一起玩,这时一个小朋友进来,看见悠悠手里漂亮的布娃娃,“悠悠,你的布娃娃好漂亮啊,咱们一起玩好吗?”说着过来拉悠悠。

“不嘛,这是我的,就我自己玩,”悠悠甩掉小朋友的手,“我才不要跟你们这些疯孩子一起玩呢!”

此话一出,不但惊到了老师,更激怒了小朋友,“你才疯呢,就你这样,没人喜欢你,以后我们都不跟你玩了!”说着转身跑出了教室。

“我才不想跟你们玩呢,哼!”老师惊讶地看着一脸无所谓,在一旁嘟囔着的悠悠,心想,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没想到她这么孤僻,看来等她妈妈接她的时候,一定要和她好好谈谈了。

其实,悠悠这样孤僻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少见,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和生活理念的改变,大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当中而不能自拔,他们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不关心,把自己孤立其中。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加,这种孤立不仅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些孩子甚至因为在竞争中失利而采取躲避的方式,使自己陷入孤僻的怪圈。

小玉也是个有些敏感的孩子,他平时很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一天小玉从学校回到家中,就一直沉默,不愿意说话,不管妈妈怎么问他,他都不说。起先妈妈没有太注意小玉的这一表现,心想,孩子么指不定又跟谁闹别扭,过两天就好了。

可是出乎妈妈的意料,从此以后小玉越来越不爱接触人,平时总是在家里不出去,也不和同学、小朋友玩了。妈妈总想弄清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借着接小玉的机会,找到了小玉的老师。

妈妈从小玉老师嘴里得知,最近小玉在学校里也不合群,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从不和同学们一起玩,就连课间也不出教室门,老师也问过他,但没有得到答案,老师也正想与小玉妈妈协商此事。

妈妈隐约觉得这中间必有什么事情,于是回家跟小玉做了耐心的长谈,经过努力,妈妈终于打开了小玉的心扉,得知小玉不愿意跟同学和小朋友接触的原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