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要显得比对方更聪明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都是低调内敛的,他们从不自恃有才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俗话说:“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如果你真有才华,也千万别显示你比别人聪明,那样不仅会让你失去更多的朋友,还会招来忌恨。
在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当我们让朋友表现得比我们聪明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得到肯定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聪明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甚至对我们产生敌对情绪。因为谁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有人对他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聪明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应运而生。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守拙”。“守拙"即在别人面前故意掩盖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别人觉得自己更聪明,以赢得别人的好感。可以说,“守拙”是一种掩饰自己、保护自己、积蓄力量、等候时机的人生韬略,更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
赵公是某市的领导。两年前的初夏,赵公去省里参加科技方面的一个会议,他决定要带个懂科学的技术人员一同前往。于是学土木工程的大学毕业生,当时在科委当干事的小钱便轮到了这个美差。
开会期间,白天的宴席上,推不掉的酒有人代喝了;会议中的科技名词,有同音译传到耳中。晚上看文件,觉得口渴,一杯热茶已放在手边;身上觉得热时,定了向的摇头电扇及时地送来徐徐的凉风。他扭头一看,对自己体贴入微的小钱正在看书,头上、脸上满是细汗珠子。
开会回来之后不久,小钱便成了赵公的秘书。
小钱当了秘书后,发现赵公爱下象棋。于是他参加了市象棋大赛,并
赢得了冠军,却谦虚地说只是随便下下。
该市棋坛不乏高手,冠军岂是随便下下就可以弄来的?从那以后,闲暇无事,赵公便叫小钱陪他下几盘棋。
其实,小钱是位家学渊源的棋手。他还没上学就跟颇有造诣的爷爷学棋。爷爷不仅向他传授棋艺,而且教诲棋德,告诫他不可恃强凌弱,如碰到棋艺不高,又以权势压人的人不可故意失棋,否则失棋即是失德。
小钱明白,根据赵公的脾气,既不能胜他,以免背上骄傲自满的罪名,也不能轻易让他取胜,让他认为自己没有本事。于是,赵公和小钱下棋,竟成了一种乐趣。每次和人说起他的秘书,老赵总说:“人聪明,但不骄傲,难得。”小钱很快被提升为市委办公室主任。
第二年春天。小钱正要报名参加市象棋大赛赵公叫他也给自己捎带报个名。赵公虽爱下棋,却从未参加过本市大赛,他怕输了,脸上不光彩,但经过与小钱这个上届冠军经常对抗,颇增了几分自信,他觉得应向全市人民显示一下自己的棋艺和智慧。
文化宫孙主任深知赵公的棋风。当年他在文化局当干事,就是因为和老赵下棋发生了争执,从此长期得不到提拔。小钱以孙主任过去的遭遇为鉴,决定要在这盘棋上做点文章。他要求赵公只参加决赛。
决赛开始了,小钱和赵公对决。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拼搏,终于赵公获胜了。周围一片溢美之词。赵公也不禁露出了一副“一览众山小”的神情。
不久,赵公退居二线时,极力推荐小钱接替他的工作。他在给省委的报告中强调,小钱不仅符合提拔干部的标准,而且具有谦虚、谨慎、好学的品质。
学会“守拙”,这是一种做人的韬略。特别是当你发现自己的才能的确在别人之上的时候,尤其是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你的上司的时候,使用这一策略更加重要。如果你表现得比他聪明,就等于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自尊心。所以,当你完全有能力赢了上司的时候,也要守拙,不要显示出你比他更聪明。
与小钱相比,下面这位律师的做法就逊色了许多。
有一位年轻的律师,参加了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这个案子牵涉到一
些重要的法律问题。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年轻的律师说:“海事法的期限是6年,对吗?”律师愣了一下,看看法官,然后率直地说:“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这项期限。”这位律师后来对别人说:“当时,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虽然我是对的,他错了,我也如实地指了出来。但他非但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我这边,但我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个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这位律师确实犯了一个“比别人正确的错误"。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些?所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诉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一无所知。"而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裴尔爵士则更加直白地训导他的儿子:“你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们更聪明。”
聪明、有才华是好事,这是事业成功的资本,但是如果你把这当做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资本,过分外露自己的聪明才华,那么终究会得不偿失,甚至会导致你人生的失败。
6。想与同事和睦相处,就不要过分张扬
今时今日竞争日益激烈,表现自己绝没有错,但是过分张扬也是得不到好处的,只会处处给自己树敌,招人嫉恨。所以,要想与同事和睦相处,也是要讲点技巧的。要知道,表现自己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看不出你在表现。
在现代人际交往与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潜能,表现出自己的优势,是适应挑战的必然选择,这并没有错。但是,表现自己要分场合、方式,不能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或是很别扭,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特别是在众多同事面前,只有你一个人表现得特殊、积极,往往会被人认为是故意造作,推销自己,结果常常得不偿失。
在同事需要关心的时候关心;在工作上该出力的时候努力,全力以赴,才是聪明的表现。而不失时机抓住一切机会刻意张扬自己,自以为是关心别人,结果只会让同事觉得你虚假而不愿与你接近。
避免因为过分张扬而遭到同事排挤的正确做法其实很简单:
第一,过分张扬自己,不如什么也不表现。
喜欢自我张扬就像孔雀喜欢炫耀美丽羽毛一样正常,甚至有人说:“张扬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热忱变得虚伪,自然变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什么也不表现。
爱张扬的人,在其谈话中不论是否以自己为主题,总有突显自己的作用。这种人虽说可能被人高估为“具有辩才”,但是也可能被认为是“口无遮拦显得轻浮"或经常想要“引人注目”等,暴露出其自我显示欲的否定面,常使别人产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绪。
据说丘吉尔虽然经常爱用夸张的词汇来自我表现,但是在关键时刻他却会说:“我们应该在沙滩上奋战,应该在田野、街巷里奋战,应该在机场、山冈上奋战一我们决不投降。”请注意,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善于利用张扬个性来表现自我的人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未露声色。他们与同事进行交谈时多用“我们"而很少用“我”,因为后者给人以距离感,而前者则使人觉得较亲切。要知道“我们”这个字眼,代表着“你也参加的意味”,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参与感”,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异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图影响他人。
善于利用张扬个性来表现自我的人,杜绝说话带“嗯"、"哦”、"啊”等停顿的习惯。这些语气词可能被看做对开诚布公还有犹豫,也可能让人觉得是一种敷衍、傲慢的官僚习气,而导致令人反感。
真正的展示教养与才华的自我表现绝对无可厚非,只有刻意地自我张扬才是最愚蠢的。卡耐基曾指出,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
在办公室里,本来同事之间就处在一种隐性的竞争关系之下,如果一味刻意张扬自己的独特,不仅得不到同事的好感,反而会引起大家的排斥和敌意。
第二,不要在同事面前显示你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