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那年,杨海泉在别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主要收购当地的土特产转卖给商人,但是没有多久,杂货店就关门了,这是他生意场上的第一次失利。他总结出一条经营之道,即: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独辟蹊径,大胆开创冷门生意,这样才能独占鳌头,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冷门在哪里呢?
一天,杨海泉遇到了一个以猎杀鳄鱼为生的旧相识,两人在一起谈起鳄鱼,谈出了兴趣。那人介绍道:鳄鱼的全身都是宝,捕杀鳄鱼的人发了大财,但是现在鳄鱼已越来越难捕了,就连小鳄鱼也在捕杀之列。
杨海泉灵机一动,立即想到:如果这样滥猎滥捕,即使是一座金山也会被挖空的,何况是动物呢?如果把鳄鱼的幼仔饲养起来,就像养羊养猪那样,长大了再杀,不就可以“无穷无尽”了吗?
然而畜养鳄鱼自古未闻,家人和亲友对此都不屑一顾,对他冷嘲热讽。
可是杨海泉毫不动摇,说干就干。他一面扮作猎鳄者,到鳄鱼产区去廉价收购幼鳄;一面很快就在自家的地里修筑了一个养鳄鱼的池子。小鳄鱼不值钱,杨海泉是一个十分勤劳的人,得到了那些猎鳄人的好感,很多人就白白地把小鳄鱼送给了他。
小鳄鱼不断多起来,但是杨海泉很穷,连很少的鳄鱼饲养费都拿不出来。亲戚朋友看到杨海泉的这种“反常”举动,都纷纷?前来劝阻。
他的母亲更是反对,以“养虎伤人,养鳄积恶”责怪他,说他是异想天开,想钱想疯了……
这也不足为奇,古今中外,哪个听说过饲养鳄鱼的事情。但是,杨海泉就是有一股“九头牛拉不回”的倔劲儿,一点儿也没有动摇。他认为,别人嫌弃的,不愿意干的,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起来才会更加宽广……
人工饲养鳄鱼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规律可循,没有老师可拜。事实证明,敢为人先的人就必须有胆量接受各种磨炼。
喂养鳄鱼比喂养一个初生婴儿还要困难。
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饲养经验,有些小鳄鱼因此丧命。成年鳄鱼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凶悍的,但是小鳄鱼的生命却很脆弱,对气候反应很敏感,对小小的惊恐也会发生痉挛而生病,严重的还会残废或丧命。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吓住杨海泉,他经过日夜认真观察,这个问题终于得以解决,成功地闯过第一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大的问题在等着杨海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小鳄鱼喜欢吃鱼类或水中的小动物,有时还要吃肉,杨海泉很难拿出这么多钱去买饲料;二是随着鳄鱼的不断长大,原来的鳄鱼池已经不能容纳了,杨海泉缺乏必要的资金扩建。
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杨海泉喘不过气来。
眼看就要坚持不下去了,杨海泉只好含泪操刀宰杀部分基本达到出售规格的鳄鱼卖掉去换取资金。就这样一面饲养一面宰杀,经过3年的时间才基本解决了经济危机问题,慢慢地经济有了一定盈余。
为了提高鳄鱼的价值,杨海泉购买了自己的屠宰设备,钻研独有的宰杀技术。当时,泰国的鳄鱼产品都是由捕杀鳄鱼的人在捕捉的时候宰杀的,设备很简单,加工很粗糙,鱼皮的质量不高。杨海泉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
杨海泉的这种举动是属于十拿九稳的,所以,很快他就生产出了高质量的鳄鱼皮产品。“海泉鳄鱼皮”很快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售价比一般的鳄鱼皮产品高出了许多。
凭借着“海泉鳄鱼皮”的名牌优势,杨海泉很快就占领了先机,他很快就成立了一家“友商贸易行”,包揽了鳄鱼皮的生产出口业务,生意做到国外。杨海泉善于经营,讲求信用,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生意当然就更加红火了,实力也更加雄厚了。
在成功者的字典中是找不到“满足”这两个字的,杨海泉也不例外。他认为,养鳄鱼这件事是没有尽头的,他完全可以把这项事业继续下去。
他想,如果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这样已经完全是够了,但是如果真是只这样,那就太可悲了……
他下了决心,不仅要用这种动物来赚钱,还要挽救这种野生动物,不要使之灭绝。考虑过去,思索将来,只有进行人工繁殖,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确定的方针是“采取留种、保种的方法,进行人工繁殖”。方针一经确定,杨海泉就马上付诸实施。对这个决定,他是极为得意的,很多年之后,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那个决定是我养鳄事业的真正开始,是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现在我还感到很兴奋!”
杨海泉在他的出生地泰国曼谷南郊的渔港北榄开始了他的新的创业。这个地方位于湄南河的下游近海处,海水和河水在这里交汇,环境美丽,气候宜人,是饲养鳄鱼的最佳地点。他非常高兴地说:“我生在这里,创业在这里,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占全了!”,他先买下一块地皮来修建养殖场,利用饲养鳄鱼来进行资本积累。经过10年的努力,他又购买了多达近百公顷的土地,开始了他更大的创业。此地有天然的水源,有天然的沼泽,所以给这个地方取了一个叫“北榄鳄湖”的名字。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个湖内就饲养了一千多条特选的优良种鳄鱼,收集了很多不是泰国出产的鳄鱼品种,多达十余类。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杨海泉的“北榄鳄湖”已经是举世瞩目的最大规模的人工养鳄湖了,率先进入了专业化养鳄鱼的行业。
1971年3月,在美国的纽约召开了世界保护鳄鱼大会,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会议,杨海泉作为泰国的惟一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他就像一个技术权威一样,在大会上慷慨陈辞,向世界顶尖级专家讲授他的养鳄经验,还讲述了泰国近50年来养鳄的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
他很自豪地宣布:“在我的养鳄池里饲养着15000头大大小小的鳄鱼!”
在那年代,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称得上猎鳄家的人,但是称得上养鳄专家的人,除了杨海泉,恐怕没有第二人了。他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世界各地的注意,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有很多人千里迢迢而来,高高兴兴而去,杨海泉的名声大振。
1973年,国际保护鳄鱼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会场就是杨海泉的“北榄鳄湖”,这是对杨海泉的事业的高度评价,是宣传杨海泉先进经验的绝好机会。
就是他这样一个穷人的孩子,几乎没有上过什么正规的学堂,现在居然走进了世界最权威的鳄鱼专家的行列,创造了一个神奇的“鳄鱼王国”,成为了泰国的巨富。
泰国人对杨海泉的成就大加赞颂,有一本杂志这样写道:“杨海泉的事业成就充分表现出了泰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
杨海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会“满足”,他知道,要保持世界惟一最大的人工养鳄湖的美誉,还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还必须不断前进……
不久,杨海泉作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北榄鳄湖”向游客开放!
把养鳄业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无疑是一个天才的创意,无疑是一步成功的好棋,这步棋下得神奇巧妙!
“北榄鳄湖”对外开发之后,参观者络绎不绝,很多国家的领导人也不断到来:印度总统基利、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等先后参观“北榄鳄湖”,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北榄鳄湖”已经成为泰国的一个旅游胜地,每年参观的人次高达百万以上。在这个“鳄鱼王国”里,除了鳄鱼,还有老虎、大象;除了动物园,还有游乐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