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可怕的犹太人作者伍豪是何许人 > 第三章 以诚相待取信于人(第2页)

第三章 以诚相待取信于人(第2页)

1952年,英国殖民者为了镇压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出动飞机轰炸苏伊士运河沿岸村庄,村民流离失所。奥斯曼承包公司开始了为村民重建家园的工作,用两个月时间,为160多户村民重建了房屋,他的公司获利54万美金。

20世纪50年代后,海湾地区大量发现和开发石油,各国统治者相继加快本国建设步伐。他们需要扩建皇宫,建造兵营,修筑公路。这给了奥斯曼一个历史机会,他以创业者的远见,率领自己的公司开进了海湾地区。他面见沙特阿拉伯国王,陈述自己的意图,并向国王保证:他将以低投标、高质量、讲信誉来承包工程。沙特阿拉伯国王答应了奥斯曼的请求。后来工程完工时,奥斯曼请来沙特国王主持仪式,沙特国王对此极为满意。

“人先信而后求能”。奥斯曼讲究信誉,保证质量的为人处世方法和经营原则,使他的影响不断扩大。随后几年,奥斯曼在科威特、约旦、苏丹、利比亚等国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成为享誉中东地区的大建筑承包商。

奥斯曼讲究信誉的做法,在一定情况下会使自己吃亏。但在这种情况下,吃亏毕竟是暂时的,所谓有亏必有盈,某次吃亏或经济利益受损却会给自己长远的事业带来积极的影响甚至长远的影响。

1960年,奥斯曼承包了世界上著名的阿斯旺高坝工程。地质构造复杂、气温高、机械老化等不利因素给建筑者带来了重重困难,从所获利润来说,承包阿斯旺高坝工程还不如在国外承包一件大建筑。奥斯曼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阿斯旺高坝工程第一期的合同工程。但随后却发生了一件奥斯曼意料不到的事情,让他吃了大亏。

纳赛尔总统于1961年宣布国有化法令,私人大企业被收归国有。奥斯曼公司在劫难逃。国有化后,奥斯曼公司每年只能收取利润的百分之四,奥斯曼本人的年薪仅为35万美元。

这对奥斯曼和他的公司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奥斯曼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他委曲求全,丝毫不记恨,继续修建阿斯旺高坝。

纳赛尔总统看到了奥斯曼对阿斯旺高坝工程所作的卓越贡献,于1964年授予奥斯曼一级共和国勋章。奥斯曼保全了自己的形象与自己的处事原则。他并没有白吃亏,1970年萨达特执政后,发还了被国有化的私人资本。奥斯曼公司影响扩大,参加了埃及许多大工程的单独承包。奥斯曼本人到1981年拥有40亿美元,成为驰名中东的亿万富翁。

犹太人都是守约的。他们之间,只要签订了契约,就不会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了。他们信任契约,相信签订的双方都是会严格遵守的。因为他们深信:“我们的存在,是履行和字晰签定的存在契约”。他们之所以不毁约,是因为他们认为契约是和神的签约,因为人的存在本身也是在履行契约。在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也和神所定的契约相同,决不可毁。

因此,犹太人根本不会有“不履行债务”这句话,对于不履行债务者,严格追究责任,毫不客气地要求赔偿损失,对于不遵守契约的犹太人,他们会把他驱出犹太人商界,加以唾弃。

由于各个国家对契约的重视程度不同,所以犹太人在与外人做生意时,总是小心翼翼,因为对方是否守约,他还未可知。所以他们一般不太信任。

特别是再次与不守约的人打交道时,他们根本不会相信所签订的契约。所以,在与犹太人交往中,要博得犹太人的信任,第一件事便是遵守契约,无论如何都要做到这样,否则你便是白费心机,因为犹太人绝不会信任一个对他们的“神”不敬的人。

犹太人的经商史,可以说是一部有关契约的签订和履行的历史。犹太人经商的奥秘在于“契约”。世界上万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契约的内容是永不变的。遵守契约,维护契约是保证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是赚钱做生意的保障。犹太人就是在这“契约”的保障下,赚钱致富的。

犹太人的一句经商格言是:“绝不漏税”。

犹太人之所以想买“列支敦士登”国籍,是因为“税轻”,税轻对于拼命赚钱的犹太商人来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因为他们绝不漏税,在不漏税的情况下,尽力寻找“税轻”的商业,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是每个犹太人的想法。

犹太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都重视交税,是因为犹太人有一套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税钱是和国家所订的“契约”,不论发生任何问题,也都要履行契约。谁逃税,谁就是违背了和国家所签的契约。违背“神圣”的契约,对犹太人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为什么犹太商人特别注重契约呢?据说“契约”一词起源于圣经的旧约,指“契约”是“人和神之间的一种约定”。旧约上的故事大都是描写因为违约而遭大谴的事情。这也使得欧美的大多数人都非常重视契约。犹太人与别人做生意,一旦双方达成共识,就必须订齐契约,这就决定了双方在契约上的义务关系。所以在订契约时,犹太人非常慎重,逐条推敲,与对方讨价还价,尽可能考虑到交易上可能发生的一切意外情况,并且要聘请律师严密审定,以确保自己的权益。

犹太人没有国家和政府,是以契约来生存的,维持他们生命的就是契约。他们的契约规定了所有主要的方面,其中最主要是规定了商业规则。由于犹太民族较早、较多地从事商业活动,因此很早就致力于商业活动的规范化,而《塔木德》中提出的一些观念,被公认为现代商业法规的思想渊源,并对以契约为基础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法律规范。

犹太人对契约深存恐惧心理,它甚至转化成为类似图腾的神圣之物,犹太人的重信守约在全球商界中是有口皆碑的。《圣经》中记载,由于犹太人违反契约,上帝发怒,降洪水惩罚,犹太男人则必须以割礼作为遵礼而遵守规则的见证。“唯有诚实正直的经商之道才是生存处世的最高法则”,这是犹太人从违反与上帝的契约而遭受的痛苦中深切体会到的一点。犹太先知还告诉他们,世界末日来临时大审判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做生意的时候诚实吗?”

于是,《塔木德》中留下这样的警句:“遵守契约,尊重契约,你获得的将不止是尊重”,“契约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天平”,“不讲诚信会受炼狱的惩罚。”

3.每次生意上的合作都是初交

生意场上最忌讳的就是轻信别人。

中国有句成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它提醒人们做事千万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因为有多次经历后,就不再那么警惕了。在商业活动当中;商人之间都以利益维系,一旦不注意,就可能受骗上当。金钱的关系往往会把人的良知和道德扭曲,因此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商海骗术上演,一方可能由巨骗变成巨富,而另一方就可能倾家荡产、并欲告无门。

在犹太人的生意经中有条叫做“每一次都是初交”,讲的就是“切忌轻信”,意思是要把每一次生意都看作与对方第一次打交道,不要因为对方先前与你有来往就放松警惕,更不能被对方表现的真诚所迷惑。

在这方面,犹太人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呢?

每个人在童年时期都有一颗纯洁的心,他们并不知道世界的真实面目,—只觉得世界很美好,世界在他们心中就像一片蔚蓝的天空。他们不仅相信自己,而且信任周围所有的人。如此天真单纯的人,当然是无法应付复杂的社会的。犹太人的习惯是不相信任何人,甚至连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也不相信。

于是,这些父母便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世界是复杂的,绝不能轻信任何人。

有这样一则故事正好说明了犹太人的教育法:

3岁的约翰,有一天和姐姐在客厅里玩得正高兴。这时,爸爸刚从外边回来,把约翰放到壁炉台上,然后松手道:

“约翰,跳到爸爸怀里来。”

约翰因爸爸也和自己玩,显得很高兴,笑着往爸爸怀里跳。可是,当约翰快要落到爸爸怀里时,爸爸却突然抽回了手。约翰自然就落到地上哇哇地哭开了。“爸爸真坏!”父亲则笑着站在一旁,以嘲弄的眼光望着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