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洪熙官靠什么打败白眉 > 02(第3页)

02(第3页)

一行人等,行约两个时辰,方到清虚观前。清虚观为道教名人张三丰所创,迄今已数百年矣,传至清初,八臂哪吒冯道德道人,主持观务,因为纵容门徒与少林派为敌,为洪熙官、三德和尚等,一把火烧去大半。冯道德苦心经营,始复旧观。

冯道德既死,弟子慈云道人继任主持,前数月派无忌道人、高奎、武花月、雷念环等下山与少林为敌,誓报前仇。不料无忌道人战死,慈云道人望风痛哭,屡欲下山复仇。

当下白莲等来到清虚观前,慈云道人闻得消息,立即率领全山门徒,出门迎接,一见白莲道人,连忙作揖曰:“白莲师伯,久闻大名,恨师侄福薄,未得相见。今枉顾敝观,得识道颜,足慰平生之愿矣。”

白莲道人还揖曰:“贫道忝为长辈,原属无德无能,今日惨败至此,暂住些时,殊有辱于贤侄等辈矣。”

雷念环、武花月、高奎等,上前叩见慈云道人,方玉龙握手殷殷道故。一行人等,直入清虚观内三丰院中休息。

冯道德之侄女曰冯玉仙者,亦习技于清虚观中,居住于观后鹦鹉楼上,闻得念环、花月两师姐回来,急忙出来迎接。数人相见,自不免悲喜交集。悲的是一别以来,无忌师兄又战死,进攻万猿洞又杀败回来,此仇此恨,更无报复之期。喜的是不见多时,今又无意归来一堂聚首也。

冯玉仙与雷念环、武花月、白莲女士,回到鹦鹉楼中。冯玉仙初次与白莲女士相识,觉得白莲女士不特技击高强,轻功了得,而且绮年玉貌,若天仙之下世,冰肌玉骨,如白莲之清艳。四女惺惺相惜,臭味相投,闺中喁喁私语,感情甜蜜,不必细表。

且表白莲道人战败,遁上武当山暂避,白云龙右臂折断,作战力消失一半,门下首徒,白云虎战死于前,白云龙残废于后,只剩得云彪、云狼,技击高强,云豹、云熊,技只平平。

是晚,白莲道人卧在三丰院中床上,默念今次进攻万猿洞,已经胜券稳操,不料蓦地里,杀出一个甘凤娇来,剑术高明,为其所败,若不设法报复,一生英名,岂不是从兹丧尽。因此辗转床上,闭目沉思,欲利用慈云道人之力,两派会合,实行再次大举进攻,以雪此恨。

白莲道人沉思良久,时至五鼓,犹不能入寐。忽然耳畔听得房门外,三丰院前,有人呼喝练技之声,继又闻得风声虎虎,微微而响。白莲道人侧耳而听,心中了然,此乃剑风之声也,一定是武当弟子,于更阑时分,起来练技。自己初到武当,对于慈云道人之技,未知其深浅,今何不乘此时机,一窥其技,以定行止耶。

白莲道人想既定,一骨碌爬起床上,潜开房门,蹑足步出三丰院外。只见天阶上月色溶溶,斜照殿角,疏星三五,远挂树梢,晓风微拂,将是五鼓向尽之候矣。白莲道人步出三丰院来,顷间所闻之舞剑风声,愈近愈响,虎虎连声,似是发自左边廊下,乃隐身于石柱之后,向左一望。果然不出白莲道人所料,有两人正在晓色苍茫之中,练习剑术。其一为年约廿许之少年,武当弟子邓元。其一正是清虚观主持,冯道德大弟子慈云道人也。

白莲道人屏息于石柱之后,潜窥慈云道人教授邓元以剑术,闻慈云道人曰:“亚元,汝之根基深厚,若能苦练,必能成功。武当门下芸芸弟子之中,汝实为鸡群中之鹤,故为师不惜以绝技太极剑法,秘传于汝也。顷间所授者,乃旋转乾坤一点,今可再授第二点矣。”

邓元唯唯。慈云道人乃又拔剑而起,在左廊下,细心教授。邓元在旁练习焉。

白莲道人暗暗而窥,觉得慈云道人之剑术,虽然能尽快疾轻盈、俯仰八表之妙,但虚而不实,阴阳未济也。夫太极剑,乃根据太极八卦而生,一共八八六十四点,以阴阳互济,虚实相承,身随剑转,变化无穷,方为上上人物。但在白莲道人目中观察,慈云道人竟未能作到此点,不禁微微而叹。再屏息潜窥,又半个时辰,白莲道人又故作微咳之声,以试探慈云道人之警觉力。不料到连咳两声,慈云道人凝神注意于练剑,竟不闻白莲道人之咳声也。

白莲道人大感失望,徐徐行回,转入三丰院,返房中休息,摇头叹曰:“唉!武当山人材凋零尽矣。道德师弟,技击高强,名震天下,不料今日传至慈云,竟然庸碌若此。贫道欲借彼力以抗少林,今此愿望已成泡影矣。”

白莲正在卧于床上自嗟自叹之际,忽然窗上一晃。白莲道人大惊,从床上一跃而起,睁目一视,床前已跪着一人,叩首言曰:“白莲师伯之言,师侄听得清楚,请师伯指点。慈云师兄之剑术,在师侄眼中观之,已届登峰造极之候,而师伯竟谓其不济,请问其缺点何在乎?”

白莲道人再视其人,则为萧道济之徒鹿儿也,惊问之曰:“鹿儿,汝几时来此者也。”

鹿儿曰:“师伯原谅,侄儿今晚想着道济师尊与鹤梅师兄之死,辗转不能成眠,五鼓将届之时,起来步月,无意中见师伯步出三丰院外,乃随后潜窥。遥见师伯欣赏慈云师兄之剑术也,乃亦从远处窥视,觉得慈云师兄之剑,矫若游龙,快若奔马,心中正羡慕不止。后见师伯回房,侄儿亦步回房中。行至窗前,闻师伯喃喃自语,谓慈云师兄之剑术不济,心中求技心切,特冒万死入房,请师伯指点耳。”

白莲道人闻言,并不恼怒,徐徐下床,扶起鹿儿曰:“鹿儿,汝年纪幼少,未知剑术之玄妙,只见其表,未见其实,便以为炉火纯青耶。汝误矣。击剑之术,形有分合,度有缓急,抱有虚实,变有顺逆,出有正反,转有平险,而激徐得时,悉中规矩,如写字焉。能剑者,意在剑先,意合心牟,乃剑术之上者也。汝今剑术肤浅,将来自悉个中道理,现在不必多谈。但有一事,足见慈云师侄,技术平常。以贫道观测,汝尤胜彼一筹也。”

鹿儿连称不敢当。白莲道人曰:“贫道不必褒奖于汝。夫练技之人,首重耳目闻明,机警善变,所谓目观四面,耳听八方者是也。顷间,贫道微咳两声,而慈云师侄竟茫无所觉,但汝则蹑于我后,而我竟不知。由此观之,足见鹿儿汝之天资,乃非凡品也。”

鹿儿唯唯,不知所答。

白莲道人曰:“武当山今日人材零落至此,无怪不敢与少林作对,而声誉日下,贫道不禁为道德师弟惜也。鹿儿,贫道今有一事相求于汝,汝肯答应我否?”

鹿儿曰:“师伯乃我之恩人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未悉师伯有何吩咐?”

白莲道人曰:“鹿儿天资聪明,若苦心练技,将来必成为一个名闻天下之拳术大家。我不忍看见道德师弟之武当派,日就衰微,故今带汝回白莲观,苦练十年,再投入武当派中,助慈云师兄复兴武当派,未知汝意下如何?”

鹿儿感激涕零曰:“得白莲师伯提挈,感激万分。我当竭其绵力,以助慈云师兄者也。”

白莲道人大喜。二人言谈之间,忽闻远处鸡声喔喔,小鸟吱吱,清虚观中,钟声报晓,天际已渐渐发白矣。白莲道人即令鹿儿先行退出,然后梳洗整装,步出三丰禅院来,直到三清殿前洪武厅上,则慈云道人早已集合百数十名武当门徒,练习技击。高奎、武花月、雷念环等参与其中。

众人见白莲道人出来,连忙见礼,齐呼:“白莲师伯早安!”

白莲道人点首以答。俄顷,白云彪、白云狼、白莲女士等相继而出,立于殿前,观看各人练技。慈云道人请白莲道人指点一二,白莲道人乃授以一手太极拳术。太极拳全是内功与柔功,表面柔软无力,实则劲力蕴藏于中,而不外露。其练技成功者,为一无敌拳法,拳风之劲,能于二三丈外推倒敌人者也。

当下白莲道人耍了一手太极拳,慈云道人略知其精妙之处,惟是武当门徒,技击肤浅,茫然无所识,因此窃窃私议。白莲道人心中微喟,与白云彪等转步直入三清殿后客堂来,慰问白云龙之伤势焉。

只见白云龙卧在客堂后之房内静养,右臂伤势渐有起色,面色亦略觉红润。

白莲道人慰问一番之后,再出堂中,徐步堂前花圃之间,小池之侧,仰望天际白云,悠悠而过,旭日斜辉,人影照于池水之中。白莲道人俯首一望,自己之修长人影,逐波光掩映,照见头上高髻,不翼而飞,只用黑布包裹头上,戴上布帽一顶,以作掩饰。睹此情景,不禁想起甘凤娇此妖妇来,剑术高强,一剑刺来,斩去发髻,险些儿刺中眼睛,一命归西也。

白莲道人想至此,又羞又愤。然而白莲道人老奸巨滑,喜怒不形于色,沉思自己来此武当山,原欲暂作休息,然后与慈云道人会合,再度与少林派决战,以复前仇也。不料今日清晨,潜窥慈云授技,平平无奇,与洪熙官相较,亦未有战胜把握,遑论与甘凤娇、哈和尚、过江龙等对敌耶?慈云道人不足恃也。

白莲道人沉思良久,认为暂时无战胜少林派之希望,不若先行返回九莲山白莲观来,医治白云龙之伤势,一方面整军经武,苦心练习,一方面广求技击高强之同门为助,等候机会一到,再来大举进攻,一举而把少林派扑灭,方为计之上者矣。

白莲道人想既定,即令白云彪、白云狼等,收拾行装细软,准备一二日后,即便起程回山。白云彪等遵命准备。

光阴荏苒,转瞬已过两日,白莲道人辞别慈云道人及武当山众师侄,带领着白云龙、白云彪、白云狼、白莲女士、鹿儿等,离开武当山,买舟东下,返回白莲观来。方玉龙愿随从同到白莲观修炼,高奎、武花月、雷念环三人以白莲道人之技,远胜慈云,因亦离开武当,投入白莲派内,一同回山。

慈云道人率领全体武当弟子,送到山前,依依惜别。冯玉仙以雷念环、武花月等远去,不忍分离,临歧牵袂,珠泪纷飞,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虽然不舍,亦不能不忍痛而去,声音呜咽,凄然叫声:“再会!”雷念环等,遂随白莲道人返回九莲山白莲峰白莲观去矣。

白莲道人等离开武当,卖舟东下,沿着长江,船如箭发,两日之间,已到武昌,乃舍舟登陆,直到南昌,转入福建省境。一路上,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半月之间,已回到白莲峰白莲观中矣。

代理主持白云熊,闻得师尊白莲道人回来,连忙率领全观师兄弟,出门迎接。白莲道人回到观内,先安顿好白云龙入房休息,立即召集全观门徒,在演武厅上聚集,令全观门徒,自即日起,加紧戒备,严密把守白莲观前后,以防少林派前来报复,并令白云熊立即下山,前往闽北各县,召集技击高强之门徒回来,协助防守。盖白莲派弟子多人,分在闽北各地设立武馆,教授武技,树立势力,俟机会来临,白莲道人实行称兵举义也。

白云熊奉命,即日起程,五六日间,各地首徒,纷纷回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