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孩子家庭语言使用
一、日常语言
(一)跟爸爸妈妈日常交流的语言
孩子跟爸爸妈妈日常交流的语言,普通话占53%,方言占35%,根据对方来确定占12%。
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分市来看,银川和石嘴山使用普通话占比最高,达到75%,其次是吴忠和中卫,占比53%和45%,固原最低,只占20%。分点(调查点,指市区、县城或乡镇3类调查点,下同)来看,市区使用普通话占比最高,为62%,县城次之,为49%,乡镇最低,为32%。分年级来看,按照小二、小五、初二、高二的顺序,使用普通话的占比逐渐降低,分别为68%、58%、46%、38%。
方言的使用情况。分市来看,固原孩子使用方言占比最高,达到65%,其次是中卫和吴忠,分别是42%和33%,最低的是银川和石嘴山,分别只有17%和16%。分点来看,乡镇使用方言占比最高,有58%,其次是县城,为35%,最低的市区为28%。分年级来看,从高二到初二、小五、小二,使用方言的占比逐渐降低,分别为46%、38%、32%、24%。详见下3表。
(二)跟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日常交流的语言
孩子跟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日常交流的语言,从三个角度(分市、分点、分年级)来看,其变化趋势,与跟爸爸妈妈日常交流的语言相同。简单地说就是,从北到南,从市区到乡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使用普通话的占比越来越低,使用方言的占比越来越高。跟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日常交流的语言,与跟爸爸妈妈日常交流的语言相比,有所不同的是,使用普通话的占比整体上都低一些,使用方言的占比整体上都高一些。这应该与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会讲普通话的比例较低有直接关系。详见下3表。
(三)跟兄弟姐妹日常交流的语言(只调查非独生子女)
跟兄弟姐妹日常交流的语言,三个角度的变化趋势,以及整体上说普通话或方言的比例,与跟爸爸妈妈日常交流的语言情况基本相同。详见下3表。
(四)在家最常用的语言
在家最常用的语言,整体上普通话占比为57%,方言占比为42%。3个角度的变化趋势与上相同。详见下3表。
二、学习交流语言
跟家人交流学习问题时的语言,普通话占比整体上达到71%,方言仅有22%。可见普通话在学习交流中的地位占有绝对的优势。其变化趋势与其他观察项目相同。详见下3表。
三、涉外语言
涉外语言指与客人交流的语言,包括在家与客人交流的语言,和在家庭之外的环境与客人交流的语言。这里的家人是指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等和孩子在一个家庭里共同生活的其他人,或者虽没有在一个家庭里生活,但是有很近的血缘关系的人,主要指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家人之外的其他人即为客人。
(一)跟客人交流的语言
在跟客人交流时,根据对方的语言来确定自己语言的占比为26%,而跟爸爸妈妈交流时根据对方语言来确定自己语言的占比是12%,跟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交流时根据对方语言来确定自己语言的占比是9%,跟兄弟姐妹交流时根据对方语言来确定自己语言的占比是13%,学习交流时根据对方语言来确定自己语言的占比是6%。显然,礼貌原则在这里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对方的语言来确定自己的语言,主要是为了与客人使用的语言保持一致,照顾客人说话的方便。
(二)在外最常用语言
在外最常用的语言,普通话占比83%,方言占比1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家最常用的语言,这两个数据分别是57%和42%。显然,家庭环境更有利于方言的使用和传承。从统计来看,家庭之外的环境中,使用普通话的占比整体上都相当高:分市来看,银川孩子达到了98%;分点来看,市区孩子达到了91%;分年级来看,小二孩子是88%。详见下3表。
四、语码混用与转换
(一)在家说话时是否会出现语码混用现象
社会语言学家把任何一种语言或它的变体都看成是一种语码。语码混用是说,在使用一种语码时,由于特定的原因,大量混合使用另一种语码要素的情况(郭熙,2004:169、191)。方言区的人,如果会说普通话,说普通话时混合使用方言要素,或者说方言时,混合使用普通话要素,都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因为“语码”是专业术语,一般受调查者不理解,因此在调查含有该术语的问题时,调查人或调查组织者会对问题进行解释,使受调查者完全明白问的是什么意思。
调查统计表明,有10%的孩子自认为“经常会”语码混用,有46%的孩子自认为“偶尔会”语码混用,两者相加是56%,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存在语码混用现象。同时,语码混用,也是从北到南,从市区到乡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现比较明显的逐渐增多的趋势。详见下3表。
(二)在家说话时是否会出现语码转换现象
随着社会领域或角色的变化,从一种语码变换为另一种语码的情况,就是语码转换(郭熙,2004:195)。这在方言地区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调查统计显示,8%的孩子“经常会”语码转换,35%的孩子“偶尔会”语码转换,两者相加为43%,比语码混用的比率(56%)略少一些,但整体上也不低。同时,与语码混用一样,也有从北到南、从市区到乡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多的趋势。详见下3表。
第二节家长家庭语言使用
一、日常语言
(一)跟孩子日常交流的语言
家长跟孩子日常交流的语言,普通话占46%,方言占40%。对比孩子跟爸爸妈妈日常交流的语言,普通话占53%,方言占35%,可见,家长与孩子日常交流时,孩子用普通话的占比要比家长稍高一些。从变化上看,从北到南,从市区到乡镇,从低年级家长到高年级家长,普通话使用率越来越低、方言使用率越来越高的趋势很明显。尤其是固原市,家长使用普通话的占比只有14%。详见下3表。
表2-10c左第一列从孩子的年级对家长进行分类,“小二”指小学二年级孩子家长,其他以此类推。本文家长问卷统计表中出现年级都是指这种情况,下文不再说明。
(二)跟其他人日常交流的语言
家长跟其他人日常交流的语言,普通话占28%,方言占56%。变化趋势与上一观察项目相同。尤其是固原,家长用普通话跟其他人交流的,只有7%,而用方言的占比高达82%。与家长跟孩子日常交流的语言对比(普通话占46%,方言占40%),家长跟其他人交流时普通话占比明显要低,方言占比明显要高。说明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跟孩子交流时应该要使用普通话。详见下3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