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试玉娘子是谁 > 第314章(第1页)

第314章(第1页)

>

这挑战了所有人,她自打立下这一条,耳朵总在发烫,想来背后没少被人骂。

上门来想跟顾衍誉理论的族老不在少数,不乏有真学识和受人尊敬的,因此很叫顾衍誉郁闷。人前表现得强势不容置喙,人后气得她鼻子歪。

但她根本也没有展现出愿意与人讨论的姿态,强硬地把这件事敲定下来。

这并非顾衍誉一拍脑袋的不审慎之念,而是由整个大庆公认最有学识的人——戴文嵩牵头,与众多清流官员、学士一起反复讨论过的,皇帝也点了头。

聂弘盛想削弱世族也会走这条路。

从前在一户之内,儿女之间的资源不平均,儿子之间的资源也不平均,倾尽所有只捧出一个继承人,竞争失败的什么也没有。

而皇帝更愿意看到士绅豪族被化整为零。

他不想看到太尉的儿子将来继承太尉的权柄,将军的儿子在其父的托举下自动成为新的将军。没有迭代和更新,不止官场权力固结,其他所有领域都是如此。长此以往,难免民怨沸腾,动摇国本。

最简单也最温和的办法,是从源头开始,好比王孚这样,有十几个儿子的,再加上不知其数的女儿,一经分割,势力便会被大大削弱。想要家族荣耀永续或许不能,但对更多人而言,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

它是一个符合更多人利益的办法。

但也不难猜到,若直接大规模宣布推行,会引起怎样的风波。皇帝,当然不干这个事。

乐临顾氏先行,也算顾衍誉给皇帝的投名状之一,她只能自己先背了这个“黑锅”。若有朝一日这族规能变成律法,由乐临至整个大庆,也不难想象,要骂的都得先骂顾衍誉。

就跟现在,没有什么不同。

这些个父母很难就事论事地直指新的族规不好,从前是约定俗成,儿女们有些话不提,但眼下族规在上,要父母硬说一句冒着违反族规的风险,也只分给你们哥哥一人,你们什么也没有。岂不是把不近人情贴在了脸上?

因此他们只骂顾衍誉,先把这个人骂熟了,由她想出来的办法当然就算是昏招。

更有女孩儿早早在家里“表忠”,甚至写了契书下来,言明自己不会分走兄弟的财产,其父在酒桌上提起,大赞女儿的孝道,话传到顾衍誉耳朵里自不必说,其父胆敢公开宣称自己家里不守族规,被狠罚了一次。

不过那是少数,对更多人而言,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得到什么,那是一种小心的、声音微弱的期待,也许直到它成真,当事人才敢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有。

对乐临宗族的大换血也带来新气象,比如顾衍誉的功绩终于也不被捂得密不透风,这里也开始唱她皇城救驾的戏。

有一个下午,顾衍誉见到一个小姑娘拿着木头做的剑,骑在凉亭的栏杆上假装在骑马打仗,哼着戏里的唱词。她见了顾衍誉很高兴,还给她分了半拉松子糖,小姑娘很豪气地说:“我以后,也要像家主这样。”

顾衍誉蹲下身,跟她碰了个拳头:“我以后,也要有个女儿,像你这样。”

后世看来,这位顾衍誉顾大人一生做了很多事,而从乐临开始的这些改变,是影响最为深远的。

不过当时的顾衍誉没空想太多,她只是忙于做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