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文化的概念
人类早期的文明与河流有着密切联系,无论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还是人类早期的中华文明都是如此。在中国,黄河与长江这两条大河孕育了早期的中华文明。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在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在这一流域内孕育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灿若星河的古人类文明。
对于黄河文化的概念,学者多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讲。广义上来看,黄河文化是指黄河流域广大劳动人民在黄河水事及其相关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黄河文化是指黄河流域广大劳动人民及黄河水利工作者所具有的精神诉求、价值取向、基本理论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主要包括精神、理念、价值观、制度等文化现象。[1]从地理空间来看,黄河文化又可划分为多个区域文化,以上游三秦文化、中游中州文化、下游齐鲁文化为主体,包含诸如三晋文化、燕赵文化等文化层次而构成的庞大的文化体系。总体而言,黄河文化可看作是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黄河流域地区的人们所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人情、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等。
在文化演进发展的过程中,黄河文化融合不同地域的草原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并且,黄河流域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也形成了丰富而多样的黄河文化。总体说来,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黄河流域所涌现的全部文明成果的聚合。所以,黄河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是多元文化的统一体。由此看来,黄河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博大深邃。它涵盖政治、经济、军事、艺术、哲学、科技、教育、语言文学、史学、宗教、民间信仰、道德规范和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是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从不同视角对黄河文化进行解读,有助于人们对黄河文化丰富内涵的认识,同样也有助于人们对黄河文化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从文化发生的角度来看,文化是由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黄河文化是在人类与黄河的互动中产生和发展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与河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把黄河文化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庞大体系中,来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二、黄河文化的内涵
黄河作为一条自然河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人们心中的“母亲河”。它对于中华民族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它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黄河”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根基。黄河文化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所流经的每一方土地、养育的人民,并由此而产生的文明,形成丰富多样的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从抽象意义上来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体现,它表现在“民为邦本”“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多元统一”的中华“大一统”观念里。
(一)“民为邦本”“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1。“民为邦本”思想
黄河文化的内涵存在于黄河的自然母体中。黄河起源于青藏高原,流经腾格里沙漠、鄂尔多斯高原,在晋陕峡谷奔腾而下,途经中州平原、后经齐鲁大地而入大海。黄河自西向东而下,哺育黄河岸边的众多人民,孕育了深厚而久远的历史文化,这显示出黄河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家园,为人类社会、人类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作为一条自然河流,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和发展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中国的早期文明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基础上,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而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为中华农耕文明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所以黄河文化蕴含着农耕文化的特质。“民为邦本”思想是这种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是黄河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黄河宁,天下平”是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类社会的共同心愿。黄河的治理历来是兴国安邦的重大事件,一部黄河治理开发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奋斗史。这里蕴含着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兴衰沉浮。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中可以窥见“民为邦本”思想的端倪。首先,远古神话中黄帝战胜蚩尤,逐鹿中原,完成统一大业。之后黄帝带领百姓开地种田,植桑养蚕,种五谷、养家畜,发展石器和陶器等手工制造业,并把驯养的野马、牛驴等分给缺少耕畜的部落。
很短时间,城内粮畜富余,衣着用具不用发愁。这充分体现了远古社会时期黄帝作为部族首领,以民为本,以人民为国家发展之根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良生产工具,为部族发展奠定基础。这应是黄帝治世之道中“民为邦本”思想的有力体现。
再者,在大禹治水的神话中,“民为邦本”的思想更为显著。治理水患本身就是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减少洪水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大禹重农爱民,无私奉献,不畏艰辛,坚持不懈,治水获得成功。大禹在水患解除后,极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人民生存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同时,生产工具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大禹以民为本,重农爱民,也是“民为邦本”思想的直接体现。到了先秦时期,“民为邦本”思想进一步发展。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仁”为核心,提倡君王实行“仁政”,其根本就是爱民。孟子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民本意识的强调,是“民为邦本”思想在后世社会的影响,并为后代的治国安邦理论提供借鉴依据。
2。“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产生于上古社会的神话传说中,它是原始人类的宗教观念。在原始人类的思维结构中,首先显现为“万物齐一”,原始人类认为人和物可以相互转化,万物平等,都有生命性,进而发展为“灵魂不死”的原始信仰观念。在黄河流域普遍存在的黄帝神话、大禹治水神话中分别有黄帝骑龙升仙、大禹化身为熊等都是这一原始信仰的体现。除此之外,水化育万物,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水崇拜、众多水生神话故事,也都显示出“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观。
其次,在黄河流域内,古代人们为发展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祈雨等祭祀仪式以及众多的龙王庙、祭祀建筑等文化遗迹都充分展示着人们祈求通过人神沟通、天人感应而得到庇佑的心理特征。而这里的“天人合一”正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平等,人与自然协调、平衡关系的初步探索。
在现今黄河流域所修建的众多水利建设工程,如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都是人们在黄河水利实践活动中,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长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研究,总结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由此,黄河流域农耕社会的人们依照时令进行农业生产,追求天、地、人三者合一,即是天时、地利、人和,在这里强调自然与人类社会达到秩序、平衡与和谐,从而显现出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
两千五百多年来,在黄河流域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形成的儒家思想传承不息,儒家提倡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人生理想,以达到“个人内心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终极目标。这样的人生追求和目标是黄河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黄河文化蕴含优秀的民族精神黄河如一条巨龙,在中华大地蜿蜒奔腾,川流不息。古老的黄河文明作为华夏文明的起源,黄河文化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正如黄河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它是自强不息、敢于拼搏、勤劳务实、开拓进取、团结一致、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它仍然焕发着蓬勃生机,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芒。
1。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精神
数千年来,黄河哺育了华夏亿万儿女,但也为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与黄河的无数次斗争中,中华儿女形成了不屈不挠、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民族精神。治水先贤大禹历经十三年,与水患斗争,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坚持不懈、不屈不挠、不畏艰险,遭遇种种治水的磨难,仍旧初心不改,水患治理取得成功。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以大禹为代表的远古人类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同时,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一往无前、不怕挫折、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民族精神传承不衰。如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下所涌现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都是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民族精神的有力展现。
2。勤劳务实、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土生土长的华夏儿女,在黄河流域长期的农耕实践中,认识到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从而形成了勤劳务实、踏实努力的价值取向。同时,黄河沿岸的人们在与黄河的抗争和融合发展中,形成了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黄河治理与水利工程修建中涌现的英雄,如大禹、郑国、贾让、欧阳修、司马光、潘季驯、林则徐等,都用各自的勤劳智慧、敢想敢干、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的精神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当代社会同样涌现出值得我们学习的时代楷模,比如,焦裕禄。治灾先治沙,焦裕禄到河南兰考县工作期间,带领当地群众,造林防沙,育草封沙,翻淤压沙,通过多种方法治理兰考县的风沙灾害,并经过实际调研,实事求是,探索出栽种泡桐树治理兰考三害的方法。这种不怕苦、不怕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的理念,无不是勤劳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