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郁金堂青衣呀 > 第247章(第1页)

第247章(第1页)

>

亲贵抄邸报给子女,用作精研分析是一回事。

天下三百六十州,刺史每年进京只有一次,又要述职,又要沟通关系,简直跑不过来,所以都派驻邸务留后使在京传发邸报,京官有不够格参加朝会的,也借此一览要务。

所以官场中人人传阅邸报,以为纲领,市井中也偶见议论,朝廷明知如此,因要激浊扬清,索性将邸报当做公开发表的通告,用字措辞,可见一时风气。

但殿议中各部官员发言如何,泄露出来,可是死罪!

颜夫人手眼通天又胆大过人,既投入东宫门下,冒险为瑟瑟传递消息,这并不奇怪,可看这份记录的格式,并非偶然为之,竟是日日如此,甚至司马银朱手里还留有副本,整理做档案,时常翻阅,回味分析。

他浮想联翩,谨慎道,“……那朝议郎可背了个大干系。”

“郡马方才夸赞张娘子见解过人,须知人之见解,皆在见识。”

司马银朱笑得深沉,甚至含着一丝讽刺。

“高宗中年罹患头风,陡然把重担推给圣人,朝野非议,怕的并不是女子干政,而是圣人接不接得住,亏得那时圣人旁听政务已有十年,才勉强接下,往后越做越顺手,四十年历久弥新,放眼九州上下,单说苦劳,便无人能与她老人家相比,就连相爷在时,人赞他中流砥柱,遍历三省六部,其实在中枢不过区区二十年,论经验见识,与圣人如何能比?”

武崇训缓了口气。

“女史所说固然不错,我方才叹服张娘子,便是因为她来京日短,区区三四年,便能有自出机杼之见解。”

“——是吗?”

司马银朱悠悠摇头。

“郡马以为张娘子的见识,从府监的碎碎叨叨中来么?府监精明却无知,不知民,不知兵,更不知财,能教她的,唯有内帷花样,不外乎圣人年迈,公主跋扈,相王桀骜,魏王无能,梁王奸猾……”

她口若悬河,就算听不懂内容,单那流畅轻快的声调就令人信服。

但武崇训听他针砭时弊,连梁王也骂在内,还微微皱眉。

瑟瑟热血上头,挣开武崇训的手,攥着个胭脂盒子听得认真。

“唯有远在房州的太子,贤愚不明,好就好在疏于往来,十几年不曾挨过圣人雷霆迁怒,还留了一线亲近。又好在,自来皇子争权,倚仗母族、妻族,太子两样皆无,提携上来,唯有感武家、张家的恩不可。”

武崇训眉心动了一动,指着册子,“女史是说,张娘子也有这个?”

司马银朱理所当然地一点头。

“朝议郎从六品下,听的是天子文章,拿的是布匹烂纱,自然好收买。”

瑟瑟赌气。

“宵小贪吃不要性命,女史给他加倍就是!怎能许他卖两家!”

司马银朱失笑,撇下她,独问武崇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