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有清一代 > 二十三 一参牝鸡司晨(第3页)

二十三 一参牝鸡司晨(第3页)

杨震说:“娘娘,朝不可一日荒废,朝政大事久而不办就会荒朝的。”

阎姬又苦笑了一下:“听说那个妖女淫妇野心勃勃,声称要与本宫争个高低,从而取代本宫。太子保儿年纪尚小,而本宫膝下也无子嗣,如果本宫惹怒了皇上,失了后位,大汉岂不是更没了指望?因此,本宫只能忍着。”

杨震见皇后言辞恳切,知道皇后也实属无奈,只好作罢。这时,他就想起了恩师桓郁,不打扰恩师也不行。他想向恩师请教,商量面对眼前局势,他该如何去做。

杨震正在去恩师家的路上,还没有等他到恩师家,就听到噩耗,几个过去与他同出师门、同窗而学的学友告诉他,八十八岁高龄的恩师已驾鹤西去。杨震赶到桓郁的家,万分悲痛。

杨震的恩师、一代帝师、一代儒学大师桓郁历经明帝、章帝、和帝、安帝四代,位居太常达二十年之久。他忠君敬业,恪守法度,颇有建树,屡受封赏。病重期间,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主动上书安帝,他百年之后,由儿子将和帝时期赠予他的一座府邸房产归还朝廷。

桓郁病重期间,他的弟子门生属下数以千计,前来探病慰问的人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然而,杨震由于太后仙逝、大将军遇难、朝廷变故,焦头烂额、顾此失彼,一直没有顾得上看望恩师,他悔恨交加。

杨震一直敬重自己的这位恩师,对恩师临终前归还朝廷府邸房产的高风亮节更加敬佩。他为这个如同父亲一样的恩师亲自操办丧事,忙前忙后,主持大葬事务,组织安排桓郁的弟子日夜为恩师守灵。按说丧事费用皆应由朝廷国库拨付,但由于安帝久不上朝,耳目闭塞,国库财力不足,加之桓郁临终前一再坚持不让儿子向朝廷开口,因此,丧事从简,少有的费用大都是桓郁的门生弟子倾囊相助,才得以安葬。送葬这天,杨震亲率桓郁弟子举行葬礼,直到护送桓郁灵柩到墓地,入土为安。杨震知道,如果太后在世的话,灵车肯定用的是皇家乘舆,由四百名羽林军骑兵护卫,皇家乐府在前方一路演奏哀乐。但是,目前安帝久不理政,杨震又无力做主。尽管如此,为桓郁送葬的生前好友和上千名弟子还是绵延数里。

在桓郁众多的弟子中,杨震是哭得最为伤心的。看到已年近古稀、哭得老泪纵横、无限悲痛的杨震,铁石心肠的人都流下了眼泪。不少人要问,桓郁的死,为何令杨震如此伤心?

东汉永平三年(60),杨震生于弘农郡华阴县(今华阴市)潼乡秦岭脚下水峪口村,他的家族“弘农杨氏”,在西汉初期是名门望族,八世祖杨喜是西汉开国功臣,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官至丞相,因拥立汉宣帝有功被封爵“安平侯”。但杨氏从西汉末期就开始没落,杨震的祖父杨谭和父亲杨宝,两代皆是甘守贫寒、生活艰辛却不曾为官的教书匠。而到杨震,童年时又更雪上加霜。杨震父亲杨宝撇下孤儿寡母三口,不幸早逝,杨震的母亲拉扯着两个儿子杨震和杨季,含辛茹苦,艰难度日。

苦孩子早当家,杨震小小年纪便挑起家中生活的重担。小的时候,割草、喂猪、担水、砍柴、放牛啥活都干,同时,与母亲一起春耕秋收、种地打粮,奉养母亲,拉扯弟弟,还开了几亩荒地种草药,以换钱买油买盐,里里外外拼命劳动,有口粮食就先让母亲和弟弟吃,自己经常饥肠辘辘。

杨震的父亲杨宝是一方名儒,从青年时代起就研习欧阳派的《今文尚书》,在杨震兄弟俩小的时候,父亲在学馆教授学生之余,就教两个儿子读书习字。杨宝去世后,粗通文墨的杨震的母亲深明大义,不但接过了小杨震兄弟俩的教育任务,更时常以祖先的丰功伟绩训导他们,要兄弟俩刻苦读书,求取功名,光耀门庭。杨震少有大志,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且悟性极高,时常能举一反三。他学习的自觉性也强,他家的村子水峪口村后面是山,山下小溪旁环境宁静,是杨震每天读书的好地方,即使劳作辛苦,杨震也从未间断学业,而且时常带着弟弟小杨季一块儿到溪边读书。杨震奉母教弟,乡里称孝。

艰苦的童年对杨震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小年纪就饱受了生活的冷暖辛酸。少年时代,杨震读到屈原的《离骚》,那千回百转的慷慨悲歌令他热血沸腾,也使他那愤世嫉俗的性格中多了忧国忧民的成分。杨震的母亲看到大儿子从小就有大志,不管生活多么艰难,都不忘记读书,就非常支持杨震。

也许是上天眷顾,就在杨震十五岁那年,他父亲生前的好友桓郁,得知关西弘农潼乡挚友杨宝去世多年,便从京城赶来潼乡,看望生活艰辛的杨震娘儿仨。

桓郁时任朝廷太常,是东汉著名的儒学宗师。桓郁一生桃李满天下,教过的学生里,有两个非常出名:一个叫刘庄,即东汉的汉明帝;还有一个叫刘肇,即东汉的汉和帝。汉和帝虽然英年早逝,但却被世人称为一代明君。世人称赞桓郁是“两代帝师,可谓亚圣”。

杨震母亲尽其所有招待桓郁,令桓郁非常感动。桓郁看了杨家的家境,深知娘儿仨生活的不易。特别是得知杨震从小聪明好学,且与杨震交谈过后,甚为赞赏,当下表示:一是留下一些钱,以作杨母与小儿子杨季的生活补贴;二是他要收下杨震为学生,并带杨震到洛阳去求学,杨震在洛阳求学期间的花费全由他承担,从而减轻杨母的生活负担,解决杨家生活的困境。

天大的好事!娘儿仨感动得跪地连连磕头。

杨母当场对杨震说了一句让杨震终生不忘的话:“儿啊!你若辜负了你父亲的清名,辜负了你恩师的恩情,娘永远不认你!”

杨震就这样跟随桓郁,到京城洛阳做了桓郁的学生。

桓郁把杨震带到京城,让杨震免费入住自己开办的书院里学习。

桓郁所办的桓氏书院设在太常府的偏院,桓郁接收学生极严,只收二三十个学生。在桓氏书院学习期间,杨震用功刻苦,悟性极强,学业优秀,受到桓郁的表扬,受到其他求学学生的羡慕。桓郁不但教授杨震儒家学问,更教导他要博采众家之长。杨震一一谨记,各类儒家典籍不但通读,更烂熟于心,同时也广泛涉猎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各门学问,还经常参加京城各学府及太学院的集会交流,常对各类学问大胆评说,令众青年才俊折服。又因杨震为人正派,口碑甚好,不出几年,就得到了“立身刚正”“明经博览”的好评。

但桓郁对杨震更重要的影响,却是做人。桓郁此人,除了是当时著名的学问家,更是出名的刚正直臣,他的官职是九卿之一的太常,执掌朝廷的官员选拔和宗庙祭祀、礼仪规范。他生活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认死理,比如朝廷礼仪有不合规范的地方,哪怕是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他都不放过,大事情更是不含糊。一次,朝廷搞一个庆典活动,皇帝想搞得排场一点,有些大臣也想借机浑水摸鱼,桓郁认为这是铺张浪费,在朝会上向皇上上奏章,闹得皇上下不了台。还有一次,汉章帝出巡多花了点儿钱,桓郁知道后当场大怒,连篇累牍地上奏章,指出汉章帝奢侈浪费,气得章帝命侍卫把他拉出去,他竟一怒之下在家罢工不上朝。有人劝说他,整个大汉都是皇上的,皇上多花朝廷的钱,用不着生那么大的气。他争辩说,那钱不是皇上的钱,那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事后,章帝见他还不上朝,就亲自去他府上探望,好言好语一番才算了事。

而在教授学生上,桓郁更不含糊,不但学业上严格要求,而且生活上更是细致管教,细致到学生们每天的起床、吃饭、睡觉,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许剩饭,要一粒不剩地吃完。睡觉的时候,要晚睡早起,不许睡懒觉,要按时起床,打扫屋内和院子卫生。违反规定者,按院规打板子。就连拜他为师读书的皇太子和其他皇子,自以为优越,违反了院规,也照样被他打得两手肿胀。

杨震为了报答恩师的大恩大德,让桓郁少雇一个仆人,他主动为桓府劈柴、挑水、打扫院落,不管啥活儿,他不嫌脏不嫌累,抢在前边干。而到夜里,他就钻进桓郁的书房,捧着一卷卷竹简坐在烛灯下阅读背诵。

杨震自师从桓郁以后,总是比别的学生睡得晚,一直到深夜还在点着蜡烛用功读书。他把自己埋进桓郁书房的一捆捆竹简里,不是读《楚辞》,就是读《太史公书》,或者《论语》等儒家经典。早上总是比别的学生起得早,天不明就起来背书,等别的学生起来后,就开始一起打扫里外的卫生,从不叫苦。

几年下来,杨震用功阅读的各类书简能放几间房子,把“五经”从头到尾看了不知多少遍。

杨震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和与人交流学问。他晚上用功读书,白天上课,课间与儒生们在一起热烈讨论,交流学问。

这样的学生桓郁自然从心里喜欢,于是,就给杨震搞“特殊化”,不光教杨震做学问,而且教杨震学政务。他先是命杨震做自己的助教,协助他完成教学上的一些事务;后来,又命杨震协助他处理太常府一些日常的政务;再后来,桓郁连给皇上的奏章,也经常交给杨震起草,最后他再修改润色。杨震起草的奏章往往令桓郁非常满意,几乎一字不动,不用加工润色。之后,桓郁关于太常府的日常工作方案,也命杨震参与谋划。为了使杨震得到各方面的历练,桓郁常常带杨震参加各种应酬,这样,官场形形色色的众生相,数年时间杨震都已亲历。特别是桓郁刚正不阿的品质,更使杨震耳濡目染,从而使杨震形成了一个做人处事的原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要坚持,错要改正,不改正就要揪住不放,皇帝老子也挡不住。

正是这段经历,为杨震日后从教、从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譬如:杨震协助桓郁处理教学事务,为他后来在家乡开办学馆打下基础;他协助桓郁处理太常府事务,为他后来从政处理政务打下基础。

桓郁在学问方面指点杨震攻研欧阳派的《今文尚书》。

欧阳派的《今文尚书》始创于西汉欧阳生,是汉朝儒家学派里特殊的一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把儒家典籍《尚书》也焚了,汉朝时整理典籍,由秦博士伏生口述《尚书》残本,以汉朝隶书誊写,因此名为《今文尚书》。

汉朝以来,《今文尚书》又分为大小夏侯派系和欧阳派系。儒学大师桓郁,师承欧阳派的《今文尚书》,并成为《今文尚书》的传人。

桓郁自从收下杨震这个学生后,看到杨震勤奋好学、善于钻研,就决定把杨震作为《今文尚书》的下一代传人,悉心教授。因此,杨震把欧阳派《今文尚书》当成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四本书之一,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也正是这一门学问,铸就了杨震清廉人格之魂。

欧阳派与别的学派大有不同,别家学派大都是研究理论,而欧阳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今文尚书》里的重要思想,他们不但批注研究,更会悉心钻研,核心思想就是:仁义,清廉,即儒家弟子要以仁义治天下,以清廉谋福祉。因此,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重要思想,并从此奠定了华夏长达两千多年传承儒家思想的基础。

所以自西汉以来,这个学派代代传承,出大儒,出清官,比如西汉的欧阳高,东汉初期的董宣、郅珲等人,可谓英杰荟萃,而杨震也成为后来的大儒、清官。

对这个学派,杨震自然是不陌生的,因为他的父亲杨宝也是欧阳派弟子,恩师桓郁更是欧阳派大师,他学起来自然驾轻就熟。加上他学习刻苦、勤于思考,不但学业优秀,更善于钻研摸索,所以进步极快。

杨震就这样在恩师桓郁的教授下,一学就是五年。二十岁那年,一件事情的发生,使桓郁确信:杨震已经可以圆满出师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