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科举寒门读书郎笔趣阁 > 第164章 赴京赶考(第1页)

第164章 赴京赶考(第1页)

李固没答话,懒得再说这个问题。

自顾自的往井底深处走,将带下来的大刀放置回原本的位置。

李承平差点冒虚汗,要不是爷爷是自己的至爱亲朋,他都怀疑是不是要杀他灭口。

摸着兵刃,质地还不错,大概是一柄前朝官造的兵器,不然就爷爷他们当初那个草台班子,多半研制不出来。

新政权沿用前朝的东西,这件事本身就很正常。

朝廷是不禁兵刃的,想要预制上好的鞍马和武器,自可去匠铺找大匠锻造,只要不是像造反似的批量定制,朝廷是不会闲着无事管的。

但甲胄却是万万动不得的,不说工艺复杂,即便是简单的皮甲,都不是普通人有胆量私藏的,九族消消乐那是真的,假不了。

李承平是故意这么问的,谁让爷爷有这么多好东西却不说,拿不准他就藏了东西。

顺嘴炸一炸,难保还有啥好东西。

这些武器码放整齐显得多,但李承平觉得远远达不到武装一个百户的地步。

瞧出孙子眼中的疑惑,李固坦言道:“就跟钱粮运输有损耗一样,武器储存也是很考究的。”

武器需要定期擦拭,并在表面涂抹一层油脂,以防止生锈和腐蚀。

其次,存放环境也很是考究,武器需要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以防止武器受潮、变质和损坏。

一河村的兵器放在井底就有这方面的考虑,不知是谁的主意,放置兵器的地方被抬高的很多,防止积水,细细一瞧,左右还各有数个通风口。

想到了什么,李承平打量了一圈,“爷爷,这些武器是陕西各个村子都有吗?”

记得陕西很多村子的民户都是从中原过来的军户,被朝廷差不多三次重整户籍的反复筛选,不少百姓由军变民。

既然这些武器朝廷不收回去有经济和乡团军事的考量,那就说明陕西有很多村庄亦如一河村一样。

李固肩膀耸了耸,拽拽别在腰上的烟杆。

“确是如此,我们这些人有不少。”

李承平一乐,看来西北这块地方是注定离不开他了。

西北马政这些年很是败坏,有阁老想要整顿,俨然是一副要在西北用兵的打算。

如今单是河套地区就纷乱不断,打仗拼的就是个钱粮底蕴。

太祖时期留下来的乡团武器,利用的好,保不准就是大功一件。

不过这都是后话,李承平挑了件趁手的短刀,取了根头发试了试,锋利的很,一点都不像几十年前的老物件。

李固笑着点头,孙子肯听他的就好,这样他们也能放心些。

反正是该带的不该带的,李承平那是一件不落的全部给带上。

。。。。。。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陕西三十五年的年尾。

“年后何时走啊?”柳安坐在炭盆旁,烤着手问。

马上就要过年,临行前确实要规划好行程,先前商量的行程,有部分发生了变化。

从西安到京城,主要是沿着黄河和太行山麓行走,经过洛阳、郑州、安阳等地。

可眼下却得从安阳绕开,看邸报,黄河又发了洪水,安阳遭了灾,损失惨重。

不说盗匪出没的几率变高,单单是官道都堵塞难行,与其耽搁不如换条路,也安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