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十一年春,孝文帝驾崩,秉承遗诏……后贤皇子江临。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训,下顺群情,即皇帝位。免修令德,勿遇毁伤。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肆服……
孙计穿着一身文袍身居百官之首,他的脸上布满了酸涩与劳累,眼袋下垂,有些发青的眼圈下挂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但他的表情却还是一丝不苟的,身姿微偻,眉头低垂,从深厚云层中挤出来的光线灼热,将孙计整个人都晒得昏沉,两片干枯的嘴唇上掀起了参差不齐的死皮,百步阶梯上的青砖上有了些微的动静,连视线都不敢往上移,孙计的双唇微微张合,与大臣们轰然席地而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帝的登基礼并未大费周章,一切都是按照祖先历来勤俭的习俗来办,微凉的二月转眼间便飞驰而去,再也不见踪影,孙桥也再未见过邯江临一面。
那个锦衣华服的少年走得仓促,如同来时一般,他的离开没激起半点水花。
孙晏安刚穿过白玉的拱门便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肉香浓郁而鲜美,仿佛就在眼前般让人闻着就觉得食指大动,他自认并非爱好口舌之欲之人,但孙晏安还是被这扑鼻而来的香味弄得满心好奇,毕竟再往前走几步便是他兄长孙桥的庭院了。
孙桥病弱,已忌口荤膳数年。
清风正端着一描金红漆木盘往屋宅的方向走,步伐稳重而矫健,孙晏安远远瞧着,上前叫住了对方,“这是何物?”他里着一袭暗蓝色长衫,外罩着件黑金丝线的短袍,一头黑发被镶着珍珠的玉冠所束,面容俊秀,斯文非常。
“少爷万安,”清风站定,垂首行礼,“这是少爷让我炖的鸽子汤。”
两个‘少爷’在清风的嘴里轮流出现,他面容平静,没流露出什么其他表情,倒像是分毫不觉忌讳的意思。
孙晏安本是不怎么在意地听着这奴才的话,左手随意地抚摸着腰间挂垂着的鸽饰玉佩,眉眼间一片清明,倒是在听完清风的话后抬了头,“兄长不爱这些灰白之物了?”
他伸手揭开安放在托盘上的砂锅锅盖,昏黄的锅盖被抬起,有雾色的水气涌出,一拥而上,往上空中窜去。
清风似乎也有些无奈,一副已经习惯了的模样,他点了点头,“少爷居此多是无事,喜好也难免变地快了些。”这才养了一月有余的鸽子,转眼间便眼也不眨地杀了。
哂笑了一声,孙晏安摘下那个鸽饰的玉佩放进怀里,心下嘀咕着:倒也是他的作风。
“给我吧,我拿给兄长,”一把接过对方双手才能托起的木盘,孙晏安一步步走上了阶梯,推门而进之前,他对身后的清风吩咐道:“你暂且退下吧。”
清风想着孙桥之前的话,躬了躬身便离开了。
孙晏安此人,一出生便是天下人眼里的富家子弟,有大名鼎鼎的孙计给他当靠山,哪怕是孝文帝在世时,最得宠的皇子也不敢随意开罪于他,孙晏安自幼便在众多先生的教导下长大,最懂的便是谦谦君子之道,坐怀不乱,宠辱不惊,与礼部尚书之子林显齐被众人称赞为‘善才’,他也也自认做到了君子该做到的懂礼、知礼、不忧不惧。
直到他终于释放出了那只久压于心底的野兽,强迫他兄长与他做了那等不顾廉耻之事。
那明明是他一直最为放在心间上的人。
一直坚信的某种信念就像是被自己亲手打破了,由血泪变化而成的种子洒落在地,又急速窜成一股股强大而危险的藤,密密麻麻地交织着,在他的心里搅动着,掀起漫天的狂风暴雨。
此起彼伏,复而又复,永不停歇。
心跳又不受控制地跳个不停了,孙晏安扣着托盘的手指收紧了一些,他整理着呼吸,踏进了房门。
孙桥正坐在轮椅上看着一卷古书,右手边的矮桌上摆放着零落的书籍与纸笔,温热的茶盏摆在漆黑的桌角,有和煦的日光偏倚着洒下,细细碎碎的阳光打在边角卷起的书页上,连同青年漫不经心的神态,仿佛都染上了一层不可亵玩的耀眼光芒。
眼尾一扫,孙桥注意到了缓缓走近的孙晏安。
苍白的嘴角勾起了一抹不深的弧度,看在孙晏安的眼里,只觉得刺眼、扎人。
“兄长……”把手中的托盘放到矮桌上,孙晏安言辞间有些闪烁,他藕白色的耳尖上沾染了一滴艳丽的鲜红,像闺阁女子的胭脂般引人瞩目,空下了的手拽了拽衣角,孙晏安踌躇着,终究也只是叫了一声兄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