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卢勤老师教育孩子视频 > 11 章(第1页)

11 章(第1页)

让孩子从小养成自觉地认真地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具体要怎么做呢?怎么做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观察力呢?我想有这么几点。

一、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

许多孩子一写作文就发愁,为什么呢?因为他对周围的人、事、动物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写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如果你问他,你家门前有几棵树,都什么树啊开什么花啊?很多孩子答不上来。因为天天从树跟前过,从来没有认真看过。我仔细观察过,我家门前有两棵白玉兰,两棵紫玉兰。白玉兰花开得早谢得也早,紫玉兰呢,开得晚谢得也晚。所以你不妨啊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先把家门口、街道跟前、那小区跟前的环境好好地观察一下,然后记下来。那都是独一无二的。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莫泊桑,拜大作家福楼拜为师。福楼拜要求莫泊桑到马车站去观察马匹,他说你去看看,马车站有多少匹马呀,你仔细观察那些马,然后用一句话描绘出其中一匹马与其它几十匹马不一样的地方。莫泊桑就去了。经过反复的磨练,莫泊桑锻炼出超人的观察力,因此他的小说以人物的刻画细致、入木三分而着称。他的代表作《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漂亮的朋友》让人百读不厌,在世界文坛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所以你想想,这观察这事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如果你带孩子去动物园看猴子,那你就引导孩子观察这只猴子跟其他猴子有什么不一样啊?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啊?你想得越仔细越多,这只猴子在你孩子眼睛里就活灵活现了。所以眼睛不是白长的,一定要多看多观察,观察的不一样。

二、用发现的耳朵去聆听

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听有两种,一种是用耳朵听叫听见,一种是用心听叫聆听。聆听就要蹲下来用心去听,果然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很多年前我认识一个藏族小姑娘叫伊娜。九岁那年爸爸带她去草原,回来的时候她画了一幅画,一个藏族小姑娘赶着牦牛去草原,还配了一首小诗——我和牦牛去草原,那里有青青的小草,那里有蓝蓝的天,那里没有人捉小鸟,那里的太阳,脸上没黑烟。唉,这画画的太好了,诗也写得太好了,反映了中国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这诗配画荣获了国际大奖。后来伊娜当选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来北京领奖的时候我就采访了她,我问她你平时最爱去什么地方啊?她说小树林和菜市场。我又问她,你看到什么呀?你又听到什么了呀?她说在树林里,我看到蚂蚁在搬家,听到它们在说话。在菜市场,我听到被砍下的牛头在哭泣,我当时就被这位藏族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需要这样有爱心的孩子才能听到牛头在哭泣啊!这种独特的观察力成就了她。她长大以后成为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小孩子有时候能听到我们成人听不到的声音,他的心和大自然动物的心是相通的。所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小溪流水声,海水拍打沙滩声,微风习习声,大风咆哮声,小鸟唱歌声,青蛙鸣叫声。当孩子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他就学会用耳朵来观察世界了。说完我们的耳朵,我们再说说大脑。

三、用观察的大脑去思考

观察力包括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感知因素,就是视觉听觉;二是思维因素,看到听到的还不够,还必须开动脑筋去思考,去分析比较,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对于虫子,我们平时也是司空见惯的,可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法伯却发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毛毛虫。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它出去外面揽食或者玩儿的时候,都要跟随在另一个同类的后面,从来不敢另去找到自己的新路。法伯发现之后就做了一个实验,他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做了很多这种毛毛虫,然后把它们一只一只首尾相连地放在一个花盆的周围。在花盆不远的地方放了一些这种毛毛虫很爱吃的食物,一个小时之后,法伯前去观察,发现毛毛虫正在一只接一只地围绕着花盆在转圈。一天之后,法伯再去观察,发现毛毛虫仍然一直紧跟一只地围绕着花盆,疲于奔命。

七天之后,法伯再去看的时候,发现所有的毛毛虫已经一只接一只的首尾相连地死在了花盆的周围。后来法伯在实验的笔记里这么写的,在众多的毛毛虫里面,只要一只稍微与众不同,大胆尝试走出圈子,便立刻避免死亡的命运。他的发现告诉人一个真理,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是没有出路的。人要大胆的创新,开拓进取才有活路,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容易成功,就像中国改革开放,没有国家这样干,我们做了,于是我们就成功了。那么这种观察力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我给你讲一个农村小女孩的故事吧。八岁的女孩小杨住在偏远的农村,爸爸是一名乡村的教师,小杨的爸爸在家里经常给她讲一些有趣的小事,教她生活的技能,培养她观察生活的变化。所以小杨从小就爱问为什么呢?有一天,小杨发现家里的小猪拉了一条蛔虫,她就问爸爸,小猪为什么会拉蛔虫?爸爸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和她一起养了三只小猪,分别用普通的饲料、荞麦皮、荸荠皮三种饲料来饲养,结果用荸荠皮喂养的小猪拉出了蛔虫,另外两只没有。这个发现让小杨特别兴奋,她撰写了一篇小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