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又没有别的国家竞争,他们没必要往死里压榨工人来博取利润。降维打击就是这么爽。
他们开始没有这样做,主要还是工业需要投入,两边都还在处在战争之中,看不到钱就要先投钱进去,得尽快见到利益。
工人的利益,自然就先被放在一边了。
而后一步在讨论和设立的法律,就可以完善一些了。
李世民拿到的就是两朝根据工厂经营至今的状况,制定出法律。长孙无忌拿到之后,同样要看一看大唐的现状,再在各方面加以调整。
最简单的例子,三朝的最低工资都不能互相照抄,得比着自家百姓的普遍生活水平重新定一个标准。
长孙无忌替李世民看家,又要主持立法事务,三年忙下来,不但没瘦,还又胖了一圈。李世民觉得他是过劳肥,见到他先嘱咐:“今天没事了你就去孙真人那里看看。”
孙真人是孙思邈,现在仍在洛阳,他原本还想四处行医,但李世民开了个医学院求他带一带学生,他又没舍得走,在之前教出来小医生里面择优,又带出来二十多个能独立看诊的学生了。
虽说都还不能称大医,但一般的病能上手,比撒出去照方抓药的赤脚医生们又要强不少。而真正学得好的,他都带在身边继续深造,希望他们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并将李世民托付给他的一屋子医书分别传承下去。
而他不愿意停留在一处替贵人治病,本也是为了能更多的医治病人。现在有教出来的学生们行医四方,平民百姓要看的病他们也能治,孙思邈不是矫情的人,自然愿意留下了。
李世民尊重孙思邈,所以即使是宗室找他看病,若不是那种起都起不来的情况,自是不好大咧咧的请人上门,而是自己去孙思邈住处看诊。
长孙无忌摸了摸自己肚子,笑道:“我好得很,不用找孙真人吧。”
“才多久没见你,又胖了些,我怕你是过劳肥。”李世民正经地说,让他定要去诊治一下,然后拿过他呈上的书册,一页页看了起来。
他看得入神,长孙无忌挪位到他身旁,随时回答他提出的问题,不觉半天时间就过去了。
等合上书页,李世民活动了一下有点僵硬的身体,才发现已经中午了。
“去请太子妃。”他吩咐,又叫长孙无忌,“正好一起用饭。我不在京中时,你也不多来看望观音婢。”
长孙无忌但笑不语,妹妹嫁人了,还是在东宫,他既不方便,也没道理总上门探望。近时来得都已经算多的了,因为长孙琰初次怀孕,李世民又不在,他多来几趟也说得过去。
这就是时下的社会习俗,李世民知道,但他不以为然,只是他也没法让别人全都按他的心意来。
有长孙琰一起用餐,今天的菜就主要顾着孕妇了。长孙无忌一边给自己斟酒,一边向李世民告状:“太子妃都管到臣家里去了,不时让人去臣家中抄食谱。看见鱼脍要说,看见菜吃少了要说。这哪里是臣的妹妹,分明是个做阿姊的。”
李世民停箸,严肃地道:“这是我嘱咐观音婢的。鱼脍不可食,我同你们说过多次了。菜蔬也要多食,不然老来吃苦你就知道了。”
长孙无忌就去瞧妹妹,心想你们夫妻同心,却也管得忒宽了。鱼脍是时下的美食,就算古人中也有食生鱼而生虫致死的著名案例,也不影响时人爱吃。
尽管李世民再三警告,但这么多人都没吃死,大家还是忍不住。
至于对高油高糖食物的喜爱,更是人的天性,又哪是那么容易控制的。说来说去,现在也就是原本口味就清淡的人,以及注重养生的人,听了他跟孙思邈的话,控制起了饮食。李渊在妻子的管束下,也算是注意了。李世民夫妻俩自己当然也不用说。
其他人,就像长孙无忌一样,根本管不住嘴。
李世民叹了口气,长孙无忌赶紧道:“是臣的错,臣以后尽量……”
李世民摆了摆手。
“我不是怪你,只是想,明知道害处的事,人还是不愿意改变。可见已经形成习惯的事情,改起来有多难。眼下我们仍延用旧制,虽说暂时定下了十年一查人口和田亩的规矩,不以此为万世之法。但五十年之后,百年之后,真的能变么?”
他年少的时候,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他原以为自己不像秦国,正面临一统天下的大业,变法可能会导致失败,只能缓缓为之。他以为他可以大刀阔斧一步到位。
但真正走到这个位置才知道,就像他在后世上学时学到的那样,世上一切事物都在发展,也都互相联系。
大乱之后的初唐,人口锐减,难道不应该和大汉初立时一样贫弱吗?不说这条时间线上他带来的变化,原本的历史中,突厥确实趁势坐大,连父亲也卑词以对,连他也不得不立下渭水之盟。
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翻身破局,诸将都立下赫赫战功,更是有数人都有灭国之功。李世民也不妄自菲薄,这当然是因为他厉害。
换成宋太宗,哼,肯定不行。
但他再厉害,也是在大隋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而大隋,又继承了北朝的制度和武风。
可以说,府兵制和租庸调制度其实很适合他们现在这个情况,鼓励了良家子投军立功,为自己挣得一份家业。
他也跟始皇帝一样,不能因为穿越至后世,看到了后来的崩坏,就轻慢地以为这些是恶政,立刻就要改。
这些,都必须随着人口、土地、经济各方面的变化而变化,绝不能以为百年不变,千年不调,祖宗之法不能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