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姜得知后很是高兴,于是道:“那国相就让颍考叔继任吧!帮助叔段治理京邑”。
公孙子都一听郑庄公让颍考叔去任京邑国相,劝阻郑庄公,这颍考叔原本就是叔段的老师,只怕他们二人勾结一起,一定会出大事的。
郑庄公不以为然道:“颍考叔为人忠厚老实,并且是天下闻名的大孝子,能够恪守孝道的人,不会违反礼法,做出不臣之事”。
于是共叔段拿到了郑国最为富庶的京城,随后武姜让他和卫国联姻,迎娶的卫国公室女子为妻,生下一子,取名为“公孙滑”。
共叔段因为太夫人宠幸,得到了比新郑还大的京城,国人都知道,共叔段实际上和郑庄公平起平坐,有了太夫人武姜撑腰,甚至超过了郑庄公的风头。
共叔段被郑国人尊称为“京城大叔,京城太叔,大叔段”,随后武姜以京城防务为由,让郑庄公将郑国精锐部队三分之一分配到到京邑,交给共叔段执掌。
郑庄公同意给共叔段军队,但是却把军队管理权一半交给颍考叔,另一半让公子吕带领,驻扎在京邑边境线。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共叔段早晚会篡权夺位,祭足,公子吕,公孙子都等人都劝说郑庄公,不应该将军队给了共叔段。
而郑庄公道:“弟弟共叔段只是被母亲从小宠溺,多赏赐他点东西,他就会心满意足,不会惹出祸事”。
共叔段此后几年,开始招兵买马,绕开颍考叔,成立了自己的私人军队。
并且机构加固了京城城墙高度和宽度,规模远超新郑,其不轨之心昭然若揭。
这边郑庄公却丝毫不慌,因为郑庄公的野心并不在国内,而是要像自己爷爷郑桓公和父亲郑武公那样,带领郑国再创辉煌。
郑庄公首先想到的是,郑国未来发展,仍旧是向南发展,因为南阳盆地很多小国和异姓诸侯,可以随时没有压力的吃掉。
这样可以避免和北边晋国,东边卫国,东南齐鲁大国,发生冲突,自己郑国可以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然而,南边的宋国和陈国目睹郑国的不断扩张,他们意识到战争迟早会蔓延至自己的领土。因此,宋武公也开始觉醒并采取行动。
但要建立一个国家要想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资源来培养和发展。
于是,宋国和陈国开始制定一项临时性的过渡政策:寻求与其他大国联姻以增强自身的安全。
起初,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鲁国。由于鲁惠公的夫人孟子没有子嗣,宋国便将自己庶出的妹妹声子嫁给了鲁惠公,并生下了长子姬息姑。
尽管声子是庶出,但她成为了鲁惠公的嬖妾。公子息则由夫人孟子抚养,并被立为太子。
后来,孟子去世后,声子只是暂时管理后宫事务,行使夫人的职责,但她仍然只是一名宠妾,未能转正为正室夫人。
与此同时,郑庄公也有联姻的想法,他的重点放在了南方地区。因为郑国要南扩,需要盟友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邓国。
欢迎阅读下一章,列国联姻。
喜欢历史云盘之周王朝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历史云盘之周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