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周王朝的历史 > 第406章 京城太叔(第1页)

第406章 京城太叔(第1页)

郑庄公继位后,年仅十四岁,外面有周平王和虢公忌父遏制,国内也不好过。

由于叔段没有得到国君位置,导致武姜极度不满,于是要求郑庄公赐叔段封地。

郑庄公于是将共城赏赐给叔段做食邑,现今的河南辉县,所以叔段被称之为“共叔段”。

武姜得知郑庄公只是将小小的共城赏赐给共叔段,心存不满,于是她提出来郑庄公年幼,不能理政,于是决定让高渠弥,颍考叔和祭足联合执政,自己则掌控郑国内宫事务,彻底架空郑庄公。

第二步:武姜以郑庄公不孝为由,绝食对抗,郑庄公只好亲自前去请安。

武姜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郑国都说你宽厚仁德,孝悌忠信,如今你父亲去世,你承袭君位。

坐拥郑国千里疆域,雄兵数万,却给你弟弟一个小小的共城,吃不饱,穿不暖。

你算什么仁君,毫不顾忌同胞之情,为娘为此天天担心叔段,寝食不安,难道你就是这样尽孝道的吗?”。

郑庄公自然知道母亲的意思,于是道:“母亲要是觉得赏赐给共叔段的封地小,那可以给他一个大一点的封地嘛!”。

武姜高兴道:“你要是念及兄弟之情,那就把制邑赏赐给叔段,再说了制邑扼守三关,只有给了你自己兄弟,郑国才能放心,岂能让外姓人掌控这么重要的地方”。

郑庄公听闻眉头一皱,心说制邑乃是郑国练兵之地,地处虎牢关,汜水关,荥阳关,要是给了叔段,看母亲母亲的意思,早晚都会让我把君位也让给叔段。

郑庄公道:“母亲,不是我不舍的把制邑给叔段,只因为父亲有令,制邑连接成周雒邑,这块地是不允许封赏给任何人”。

武姜眼珠子一转道:“好好好,就知道你不舍的,算了,那你把京城赏赐给叔段吧!”。

郑庄公道:“这……”。

怎么?难道你父亲说,京城也不能赏赐,算了,为娘不活了,啊啊啊……我那苦命的叔段啊!武姜顿时撒泼打滚,痛哭流涕。

如此一来,郑庄公无奈之下,只好劝慰武姜道:“母亲先不要伤心,此事我需要与大臣商议才行”。

郑庄公召集众人商议,公子吕和公孙子都父子两个一起出来反对,公子吕道。

君侯,太夫人原本就偏心叔段,叔段从小就把自己当成未来国君,如今没能抢到君位,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京城乃是咱们郑国东迁之后,先祖郑桓公营建的第一座都城,地处中心位置。

京城富庶繁华,里面各类工匠,商贾云集,说句实话,就算现在都城新郑,规模和经济都比不过京城富庶。

自古以来尊卑有序,没有道理臣子的封地比国君的都城还要好,这样一定会助长叔段和太夫人的野心,只怕会惹出祸端。

郑庄公无所谓道:“叔段是我的亲兄弟,他不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再说了母亲要制邑,我没给,现在她要把京城赏赐给叔段,我要是在拒绝,势必惹出更多麻烦。

如果能让母亲高兴,把京城赏赐给叔段吧!就算是我为了尽人子之孝,兄弟之情”。

郑庄公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将京城赏赐给叔段,但是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国相必须由国君任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