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伤寒杂病论主要讲的是什么 > 第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3页)

第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3页)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革更?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革更?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革更?,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粹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革更?、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革更?,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旋复代赭汤方:

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按)。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革更?,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鞭、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发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