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当地的调子,是一种民歌和小曲,一般是在农闲时由庄户人家挑担自演。
这种调子不像祁阳班子那样有好几担行头,只是一担就挑完了。演出也简单,戏台、门前、树下都可以。两个人边唱边跳,虽说曲子俚俗,也可博众人一笑。
社戏一般请的是祁阳班的高腔戏,白天唱,晚上一般是调子。
要唱戏就要有头,于是村子里又要选人当头。要在祠堂和土地公公庙里抽猪头、上香、拜祭。
随后就是在南门外在的那个大坡上以前祖先住过的地方立木架,搭个简易的草顶戏台,再请人糊八仙、鹤鸟、鱼龙等戏形纸扎插于其上。
这些纸扎先用竹篾子扎成架子,糊上白纸,再在纸上上色,画眼睛、翎毛、鳞片、尾羽,插在稻草顶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戏班请来了后,先在下村祠堂前的戏台上唱了三天,再到上村的草戏台上唱三天。
这几天家家都去亲戚家请人来观戏,毕竟三年一次的社戏不是每个村子都有的,而且大家都很自觉地轮流着来。
所以舂米房也人满为患,大家都在舂米、磨粉为待客做准备。
冬月里可用的鲜菜不多,不过是白菜、菠菜、莴笋、葵菜、菜薹、芋头,自家磨的豆腐,或苦槠豆腐或栎子豆腐或米豆腐、魔芋豆腐。
倩倩被禹寿接回来,帮着何氏用大缸发了几缸绿豆芽备用。
嘎公、嘎婆,舅舅、舅母、姑母、姨母,几家亲戚把房子都住满了,连蚕房和旁边的小织房也收拾出来铺上厚稻草做地铺。
何氏为这几天想了许多菜式,也是难为她。蛋饺、扣肉这些大菜她不是很会做的也勉强做了,以便让老人们能在戏台前放心地观戏。
倩倩帮着张氏煮糖、拉糖、拌米花糖,炒了苎麻籽和紫苏籽作配。
每天一大早,就扛着长凳到戏台前占位,然后把小食担子放在一边,让张氏坐着看戏兼守摊子。
正戏第一天,周夫子也请来了。
辰时末准时开戏,锣鼓一响。第一回目通常是教坊司的打院本唱大四套如《群仙会》。
随后是《目连戏》里的几大折,像傅荣上寿、傅荣升天、目连救母。
《薛平辽金貂记》中的还乡折,或者是北曲《不伏老》,《苏英皇后鹦鹉记》的《回府祭台》《思妻观表》,当然少不了武生戏像《黑旋风仗义疏财》《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以及各种劝善戏文。
最受小孩子欢迎的便是跟着戏班插科打诨的猴戏和杂耍,以及《西游记》。
不过说真的,对于几个字都不识的乡民来说,也就听个热闹。听多了也可哼几句,农闲时刮白聊天唱几声,惹得人们欢笑连连。
有几个,比如已出嫁的英凤,就很喜欢哼唱,不过是些小生小旦们的唱词,还被倩倩嘲笑痴男怨女。
这些东西,若是不记得词通常是不大能听懂的,最多就是看个热闹。是以倩倩除了喜欢的武打戏驻足看完了外,其他的也就是听一小段,有这个时间不如回去多读点书。
但那些老人家是不同意她的看法的,在听《目连传》时经常眼红红的,眼泪流得哗哗哗,大约是感同身受吧。
至少她现在还年轻,没感觉到那么难受伤感。但她也不是没事做,比如小时候会跟其他女仔男仔躲到草台下面和后台偷看换装,这实在是不成体统的行为,还因此被大人训斥。
倩倩看了回戏便提了篮子到旁边的菜地里摘了些田菜薹,扯了些蒜苗,在旁边的陂塘里洗了。
戏台传来的锣鼓声小了,想来院本唱完了,后面便是《目连戏》戏,听这音色倒像是女吊和男吊。这戏一定要白天看,晚上看了是会做噩梦的。
到井边时将菜再次过一遍水,拿到家里,何氏正在削芋头,见她回来了便叫她去剖鸡杀鱼顺便挑水。柏崽早陪着大人看戏去了,家里也就她能帮把手。
挑水回来后又将鸡鱼斩好,舀了酒酱醋出来,片好姜切好蒜苗,把要用到的花椒、茱萸、山鸡椒、芥菜籽之类的调料也拿出来。
何氏将扣肉夹上芋头,下面垫上大头菜叶子,锅里放水,放上竹制蒸篦。盖上盖子,用湿的棕丝围好,便点火开蒸。